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首脑会谈和危机管理是中日关系正常化之道
日期: 2013/01/31 15:31
――以将成为世界典范的新模式解决钓鱼岛问题――

日中科学技术文化中心理事长
日本福井县立大学终身教授 凌星光

9月10日,日本内阁决定钓鱼岛国有化之后,中国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如今,在钓鱼岛周围海域与空域仍然处于中日双方巡视舰和军用机相对峙的局面。这种紧张关系有可能长期化,中日关系的前途也就暗云浮动。

一 中方的立场和主张

中方主张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1)钓鱼岛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窃取,1895年1月的内阁决定就不敢公诸于世;2)开罗宣言明确规定归还中国,但战后,钓鱼岛被置于美国非法统治之下;3)1972年,美国将冲绳施政权归还日本时,将钓鱼岛包括在其中,是违法的;4)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时,周恩来和田中角荣会谈中谈到搁置钓鱼岛问题;1978年签订和平友好条约时,邓小平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得到共识,日本却说“不存在领土问题”就等于放弃共识,等于否定40年前建立的和平友好关系,意味着要回到对立关系。
中国只是要求日本承认“有领土问题”“有搁置共识”,并希望通过对话和平解决问题,根本不存在好战或强横态度问题。日方应该认识到其所以成为大问题就是因为日本否定此事。

二 钓鱼岛国有化的严重性

野田佳彦首相说到国有化是出于“为了平稳且安定的管理的考虑”,但中方则认为这是一出野田首相和石原知事合演的“双簧。从读卖新闻所报道的分八个阶段国有化后措施看,其目的很明显是为了加强实际控制。而且据说野田首相主张采用第二阶段的设立灯塔,但在冈田副首相的坚决反对下,才采取了第一阶段的维持现状。由此可见,野田首相主张国有化的目的与石原慎太郎一样是为了加强实际控制的。

中方强烈反对国有化的理由在于日方“行使了主权”。“不存在领土问题”的说法本身虽然有问题,但这还只是说说而已,没有行使主权,便从“中日关系大局”着想,中方一直采取了克制态度。2010年,日方对渔船冲突事件中被捕的船长“要按照日本国内法肃然给予处分”,这就意味着行使主权,因而遭到中方坚决反对。最后,释放了船长就暂时得到解决。

这次的钓鱼岛国有化是日方以“不存在领土问题”为前提,按照日本的法律单方面地进行交易的。很显然,这是向全世界宣示日本行使了主权,从中方来看是背信弃义的行为,是否定40年来延续下来的中日友好关系的基础的行为。从而使中方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划定了钓鱼岛周围的疆域线,就是说中方也开始行使主权了。由于石原的挑衅,日本反而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了。

三 围绕钓鱼岛问题的三种前景

当前,围绕钓鱼岛问题的前景可以考虑以下三种,但最后结果只能是搁置争议、共同管理、共同开发。1)双方巡视舰和军用机相对峙的局面持续下去。中日双方都不放第一枪,但也有像石原慎太郎那样不惜一战的主战论者,很难说现在这样的僵持局面能够维持到何时。2)在加强实际控制论者的煽动之下,发生不测事态,也可能出现死伤者。3)在发生不侧事态之前,日方承认有领土问题或者连此争议都加以搁置来进行首脑会谈,以谋求缓和紧张局势。并且以危机管理为突破口,以渐进方式实现共同管理、共同开发。

有人可能会问,搁置主权、共同管理、共同开发,究竟能否实现。我们必须认识到二十一世纪不是主权绝对化时代。中日两国有识之士,应该寻求超越于现代国际政治框架的符合于新时代的解决办法。现在,中国退出实际控制是难以想像的,从而搁置主权争议,实现围绕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的危机管理,乃是紧急课题。就是说,中日两国举行首脑会谈重新确认四个文件,并要确立围绕钓鱼岛问题的危机管理机制。然后,经过一定的冷却期间,进一步推进共同管理、共同建设(灯塔、渔船避风港等)、共同开发(海底油田、矿物资源等)。对日本来说,这将为解决竹岛问题和北方领土问题提供范例,而对中国来说,这将有助于解决南海争议。

四 美国的亚洲战略和日本的选择

如果钓鱼岛问题能够实现“搁置主权、共同管理、共同开发”,最不舒服的恐怕就是美国。在美国的霸权地位发生动摇的情况下,正以离岸战略来想维持其霸权地位。离岸战略就是美国不出兵而支援中国周边国家来加强对中国的牵制。其好处是美国能获得渔夫之利,即在经济上能够获得出口武器的利益,同时在军事外交上可以利用同盟国之力牵制中国。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两面态度就是佐证。

由于美国回归亚洲,东亚和平受到威胁,其背景就是有美国的这样战略。尽管中日双方有识之士早有识破,但处于无法打破它的矛盾之中。原因在于中日之间存在的复杂心态和战略展望的缺失。

展望今后30年的亚洲,中美日三方的格局可以预测以下三种前景。1)中美联合,使日本就范。现在,这个可能性最大。2)美日联合,使中国就范。在今后10年内,可能还有一定牵制作用,但从长期看这几乎不可能。理由是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有效期限只有10年,最长也就20年。3)中日联合,使美国就范。就像在欧洲出现欧盟那样,迫使美国承认在亚洲形成东亚共同体。钓鱼岛的危机管理和共同管理就将成为其第一步。

五 中美日三方应该解决的课题

对亚洲来说,第三种前景为最好,问题在于日本如何选择。要实现它,就必须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日本采取另一个“以输制胜”战略。有一种说法,日本在战后承认输给美国,并在美国的支持下实现经济恢复和发展,“以输制胜”战略获得成功。现在日本人中有一种第二次世界大战种败给美国,但没有败给中国的心态。中国人对此很有不满之情,这也是反日情绪之根所在。对追赶美国即将成为世界第一的中国,日本宜采取“以输制胜”的战略,以谋求日本经济的复兴和世界地位的恢复。中国也可以说采取“输而制胜”战略获得了今日的成功。这就是否定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来认输,并引进市场机制,构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制胜了。

第二是就中国所倡导的和平发展和和谐世界及反对霸权主义,要拿出更加具体的行动。自称不谋求霸权也无济于事,只有他国认可才有意义。美国也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霸权主义国家。为了得到日本和周边国家的理解,中国一方面要加强说服力,另方面在行动上不能与自己主张相矛盾,要采取谨慎态度。
第三是争取军事超级大国美国的理解。在美国有识之士中,也有应将六方会谈发展成为东北亚集体安全机制、以及东亚共同体的形成未必有损于美国的主张。实际上,奥巴马第二期总统就职演说中强调了对话姿态,对日本选择第三之道,美国也不会那么强烈地去反对的。中日要加强合作,共同致力于说服美国当局、有识之士、一般舆论为要。

2013年1月23日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99/14549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