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第三次单身危机袭击中国
日期: 05年11月3期

   最近,季涛的父母三天两头打电话,催促27岁的儿子赶紧交女友结婚,可他自己觉得单身生活还没过够。季涛并没有意识到,他正置身于新一波都市青年单身潮中,这股潮流正引起中国社会的某种不安。
   2004年,北京十几名母亲自发在公园里替自己“年纪不小”的单身子女“相亲”。就这样,适龄青年婚恋问题作为一个影响了越来越多人们的新“危机”,从隐性到显性,进入社会公众视野。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家庭社会学研究室副主任王振宇说:“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很多年轻人不认为结婚是必需的,单身已成为一部分青年人的选择。”
   全国妇联妇研所理论研究室的陈慧平博士认为,如果说以往的单身危机大多是客观因素造成的,是在价值观趋同的情况下产生的,那么这一次的单身危机则反映出社会变迁中人们观念的变化。
   无论是生活方式上,还是对待婚姻的价值观念上,这次单身潮都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点。很多人是从被动单身到主动单身,成为这次“单身潮”区别于前两次危机的最大特点。
   王振宇认为,如今,很多青年人不是找不着婚恋的对象,而是不想婚恋,所以才出现了父母着急、子女却不以为然的状况。这并不是青年人的单身危机,而是青年人的选择多样化了。“他们的心理年龄还很小,认为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
   个人的危机程度很轻、周边乃至社会的危机感更重,成为此次单身危机的另一个特点。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的陈新欣女士也表示,如今的人们对生活选择多元化,“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已经不再受到认可。单身已经不再代表着不幸。“现代人对婚姻的诉求也在发生变化。”一家交友网站经理金先生认为,过去不少大龄青年是“为结婚而结婚”,到年纪了,赶紧找个差不多的人凑合过日子算了。但是现代青年的婚姻观、价值观都发生了改变。“他们更看重思想的交流,要求有共同语言。另外,不婚族、晚婚族的增多,也令青年人对适婚年龄的焦虑感逐渐减少。”现在的青年解决单身问题形式也更加多样、时尚。如单身俱乐部、酒吧交友、单身旅游团等都是时下流行的方法。
   单身女白领越来越多,是这次单身潮的另一个特点。陈新欣认识的一个20多岁的女孩儿,丝毫不把结婚放在心上,她一个人工作,炒股,赚钱不少,过得也很快乐。在各种交友派队、相亲会上,往往可以找到这种条件优越、长相不错的单身女性。26岁的A毕业后一直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她表示,很多白领女性过于忙碌,在交友方面其实是弱势群体。她自己时常工作到晚上10时,根本没有时间交友。
   郝麦收认为,这几年显现的青年单身问题主要集中在女性身上,而且是越优秀的女性,择偶越难。这是因为,她们当中很多人在学业上、工作上都很优秀,但错过了最佳的择偶机会,再加上眼光高,无奈地成了单身贵族。
   一家婚介所工作人员王女士表示,如今的“婚配难”与过去的“老大难”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过去的老大难,一般都是指外表条件比较差、经济能力比较低、文化程度不高的大龄青年。但现在你会发现,现在很多大龄未婚青年,不仅文化程度高,经济能力强,而且相貌也绝对不差。甚至有部分人因为太优秀反而使婚姻问题变得困难。”
   郝麦收分析说,社会处于转型期,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加。很多年轻人忙着求学挣文凭、寻找好工作拼命挣钱、发展自己的事业,等到有时间关注个人的恋爱婚姻问题时,通常已经进入了事业的稳定期,也错过了最好的、最有激情、有“感觉”的年龄段。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婚姻生活的主流生活地位仍然是稳固的,婚姻在社会发展与人类繁衍中仍将发挥其重要作用,单身生活可以得到尊重,但不值得提倡。”陈慧平认为。
   在实际接触中陈慧平发现,到了30多岁的时候,许多单身的人最终还是选择了结婚,走上了一条比较传统的婚姻之路。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8/1449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