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人生第一步 准生证难办
日期: 2012/12/30 16:59

12月23日新华网报道,截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将近2.3亿流动人口。异地高考、异地医保报销、异地办理准生证、异地结婚登记、异地退休养老等等。贴上“异地” 标签的这些事,似乎都成了百姓生活中的“难办之事”。

其中,异地准生证被一些读者戏称为“史上最难办证件”。人民日报时评《准生证不该折腾人》曾指出,准生证办证难的原因在于:“人户分离”之下,居住地并不掌握流动人口的生育状况,户籍地也无法跟踪流动人口情况,导致人们不得不在不同省市间来回奔波,加大了办理难度;各地准生政策不统一,材料要求、手续流程五花八门,有时还相互“打架”;现实中一些办理人员不主动、不负责、不作为,“打官腔、甩冷脸、踢皮球”。

11月30日,国家人口计生委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简化准生证办证程序,流动育龄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现居住地乡镇、街道均有责任为其办理第一个子女生育服务证。这个通知能否解决准生证办证难问题,《人民日报》此后刊发一系列相关报道,其中提到,有基层办事人员在被问及这个通知时回答,“你是看新闻看到的,那是新闻,要到我们这儿,那就得等。”

对此,山东蒙阴县信访局一位公务员向《南方周末》来信指出,基层不为通知所动是因为“考核”两个字。在基层,奉为圭臬的不是上级通知,而是考核指标,而现行各级考核充斥着合法生育率、放环率、管理率、结扎率等指标,完不成就是严厉的问责。基层也不能追究这种考核是否违法,只能遵照执行。

至于“异地难题”,据前述新华网报道分析,这背后存在三大矛盾:人口流动与户籍制度管理之间的矛盾、外来务工人员“流入易”与“融入难”的矛盾、优质资源有限与公共服务均等化需求大之间的矛盾。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李汉林认为,破解“异地难题”不能“单兵突进”,而涉及户籍制度、高考制度、社保制度、财政体制等一系列改革。如教育领域,将义务教育经费跟着流动人口,而不是按照户籍人口下拨,会有助于各地财政安排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90/14497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