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冯学敏文化采风录:风凰印象(组图)
日期: 13年01月1期 评分: 9.90/10
冯学敏文化采风录:风凰印象(组图)
作者访问沈从文故居

冯学敏 撰文摄影

风凰古城,一座西邻贵州隐在碧山绿水和细细雨丝间的青色小城、一座人情质朴的湘西边远小城。古城的历史巳有1000多年,古称“镇竿”。 风凰是昔日的边陲军事重镇,有“黔楚咽喉”之称,也是湘西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自古以来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的聚居地。楚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结合,苗汉文化的相互交融,形成了风凰独具一格的地域文化。风凰城有着古老的历史渊源,这里有古寺、古塔、古阁,也有奇山、奇水、奇洞和奇泉。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小城奇人辈出,有鸦片战争中抗英的民族英雄郑国鸿,有民国总理熊希龄,有文坛泰斗沈从文,有著名画家黄永玉……那份人杰地杰的荣耀成了小城源远而神圣的文化风景。

风凰古城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的小城之一。“在每条街道里,每条舟上,都能感受到历史的重现,这是中国一片纯净的土地,一个没有受过西方影响的地方”。

风凰古城历经风雨沦桑,古貌犹存、散发着浓郁的湘西风情。

巳故老朋友、上海新民晚报原总编辑金福安老师生前曾多次向我推荐过风凰。应凤凰县旅游局邀请,今年我在贵州办完个展后,专程前往得以成行。

风凰古城腑瞰

沱江古街

一、雨中风凰

进入古城,映入眼窗的是沱江和两岸的吊脚楼,层叠的屋顶黑压压的铺展一城,陈旧地诉说着那久远的年代……。微雨过后的小城,空气格外的清新,远处的山峦上萦绕着一层薄雾,青翠欲滴的山林在薄雾中时隐时现。烟笼的古镇里,风凰渐渐从幽幽梦境中苏醒,各式店铺开门,不时有苗家女晃动着脖子上或手腕上的银饰,匆匆走过街道,留下一阵悦耳的铃声和迷人的馨香。炊烟袅袅升起,小贩的吆喝声和孩子的嬉闹声此起彼伏,在古镇里飘荡着。岸边洗衣的妇女们蹲在石板上洗衣服,忽远忽近的烟囱吐着缭绕。那些由木桩作架,以纵纵横横的杉木板作壁,支撑起湘西富有民族特色的吊脚楼,壁连着壁,檐连着檐,悬挂在高高的河壁上,连同木楼后面的青山倒映在沱江清澈的波光里。那种和谐、淡雅的意境,只有从唐诗宋词或中国水墨画中才寻得见。

傍沱江而建的古街形成于元明,现在保留的是清朝的遗存。东门是流动的生活图卷,北门却更多的是历史的沉积。清一色的石板老街宽不足5米,全长3000多米, 串连无数小巷,疏密有致地组成了风凰古老的建筑群。逛逛老街,两边店铺林立,有染坊、酒坊、银器作坊、杂货土特产店,街上的土特产琳琅满目,有罐罐菌、米酒、山蕨野笋,传统的姜糖更是满街飘香。沿街还有许多风凰小吃,有酸萝卜、酸缸豆、麻辣炸锅巴、炸小鱼螃蟹以及传统小吃凉粉、社粉、桐叶巴。城内大街小巷中辣子与熏肉的香味四季飘香。更让我惊奇的是,过去称湘西匪区的贬意词 “土匪”竟被冠用在众多的食品、菜谱上而为时尚。类似江南的“叫花鸡” 被称之为“土匪鸡”。 还有什么“土匪腊肉”、 “土匪酸鱼”……。鼎沸的吆喝,低语的讨价还价,演绎着一幅风凰的“清明上河图”,一幅湘西的市井图。

苗家妇女

漫步古城, 踩着多少年来被人们的脚板打磨得油光发亮的青石台阶,仿佛走进了历史的隧道,两边都是明清古建筑。古老的建筑,古雅的招牌,客栈上还留有明清时期的韵味,古老木板上刻着古老的文字,渗透着古城的历史风霜。

雨中行人很少,街道上流淌着一种宁静,就像沱江一样静静地流淌。青石板路纵横交错成小城的血脉,积淀着古城悠久的历史文化。

夜幕降临,夜色中的风凰又是另一番情景。沿江一路过去都是吊脚人家,上面挂着的红灯笼倒影在沱江里,灯火犹如纷纷扬扬的落花一般洒落在江面上,。如果说早上的古城像水粉画,那么晚上的古城就是浓墨重彩的油画,妩媚动人。
沿江的酒吧比比偕是,据说风凰的乡村酒吧仅次于丽江、阳朔和拉萨,为中国的第四位。古风与时尚、自然氛围中的前卫酒吧或隐藏在街市中或暴露于江边,与古城原本的质朴落后不和谐地协调着。

灯红酒绿的夜晚,看不到风凰的影子。我失望慨叹,这不是我希望看到的古城之夜,更不是我梦境中的那座蓦然宁静、端庄安祥的古城。
深夜,沱江边的酒吧开始安静了,风凰古城像酣睡的婴儿。午夜我走在古城中,呼吸着当地特有的那种带有姜糖香味的空气,扛着三角架和照相机,在蒙蒙细雨中捕捉风凰古城宁静的古色古香……。

静静的沱江河
 
二、沱江泛舟

沱江, 风凰人的母亲河。清晨的沱江上笼罩着层层雾气,似清纯女子蒙上了薄薄的面纱。对岸的吊脚楼朦胧典雅,像海市蜃楼一般浮于水面。这情景真是美不胜收,这才是我印象中的沱江……。

沱江是绕过小城边廊的一条。沱江泛舟,坐船顺着江水漂流而下,江水近乎空灵,江底青幽的鹅卵石与随波舞动的水草清晰可见。水中倒影着江边的古城墙、淘米浣洗的女人、摇晃的木楼和搭在栏杆上随风飘动的白床单,像是电影中的一幕。一座座古朴的吊脚楼松散地排列在两岸,吊脚楼是湘西山区土家族、苗族特有的建筑。飞檐翘角悬于沿河两岸,一根根木柱撑起一栋栋小巧玲珑的房子。清澈的沱江水从城中穿流而过,青如罗带。齐腰的水中,还有几个女人在捞河虾,她们穿着齐腰的胶靴,手拿着虾漏慢慢地左右划开,然后抬起来,漏中连带水藻和一堆惊呆的河虾。船驶江心,悠然、从容、宁静的心情油然而生。

沱江夜景

悠悠吊脚楼

沱江中心的虹桥始建于明代, 是一座三孔桥眼的古桥,风凰标志性的建筑。因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又叫洪桥。苗家祖祖辈辈从桥上穿行而过了千年,沱江水从桥眼下也脉脉含情地流了千年。桥头悬挂着黄永玉先生的撰文和对联:“今宵皓月,谁在回龙潭上,华灯楼船,彩影荡漾,弦歌映山山映水”。

远看虹桥,庄重典雅,古色古香,给人以无限美感;走近虹桥便感商业气息压抑,各种商店栉次鳞比。虹桥周围是繁闹的商业集市, 虹桥楼上还有茶室,临江品茶,俯瞰古镇风情,心旷神怡。

虹桥边侧是一代“鬼才”著名画家黄永玉的画室―夺翠楼。木质结构建筑,飞檐穿斗的5层楼房,玲珑透剔,匠心独道,成为古城亮丽点。

北门外沱江河道中的水车和跳岩堪称古城一景。全长100米,15个岩墩依次横列在沱江河床上,旧时这里是进出古城的主要通道。朴素的岩墩微微裸露出河面,几百年来默默地承载着古城居民的脚印。
电影《边城》、《芙蓉镇》、《湘西剿匪记》都曾在这里拍摄过外景。

三、文豪沈从文与鬼才黄永玉

曾被冷落了近半个世纪的现代著名作家、人性与自然的大师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在这里诞生。

沈从文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出现的最优秀作家之一,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中, 沈从文的以风凰为舞台背景的小说《边城》仅次于鲁迅先生的《呐喊》,被列为第二位。沈从文俨如的一块风凰的招牌,可以使人们从其笔下了解风凰。

沈从文故居在古城中营街,一座典型的南方老式四合院,古色古香,具有浓浓的湘西明清建筑特色。沈老在这里度过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童年。正是这种古朴雅致的环境陶冶了他的性情,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故居的陈设简陋而古朴,通体墨色,书桌上摆着笔砚、草纸还有手稿。沈老一生中出版了九百多万字的作品,故居所陈列的只是他生前的部分遗墨、遗稿和遗物。故居里墙上挂着沈老和夫人相濡以沫的合影,温馨而幸福。还有沈老温文而雅的石膏雕像,一双温暧的眼晴,那么善良而慈祥,“人生朝露,文章千秋”的题记,是对沈老简洁的评价。

1988年,86岁的沈老去世后的墓地位于沱江畔, 墓地没有围柱,没有多余的装饰,却内涵丰富。沈从文的墓地背倚青山,面朝沱江,侧耳倾听还能隐隐约约地听到沱江的水声。在五彩巨石上镌刻的几行墓志铭:“照我思索,能理解我; 照我思索,能理解人”。沈老的表侄、以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而家喻户晓的一代“鬼才”、著名画家黄永玉在碑上题字:“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埸,便是回到故乡”。 沈老的骨灰一半埋在碑后,另一半洒入沱江。集山的阳刚之美和水的阴柔之气于一体,安息在故乡。

风凰小城骨子里的东西,我感觉是清秀的山水,边城的气息,古城的“古”色,单纯的安静,淳朴的民风,充满灵气的底蕴。

匆匆行走风凰古城, 书香文墨四处飘溢,感受到古老和生命的延续,一如既往,生生流转。风凰城里留下了我的屐痕,也留下了我深深浅浅的感叹。


清晨的风凰、深夜的风凰、雨中的风凰,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风凰。

2012-12-12东京

作者虹桥自拍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14484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