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明报
深圳特区是邓小平当年拍板设立的,邓小平曾经三访深圳,1992年邓小平南巡的大部分讲话内容都是在深圳讲的,深圳也是内地唯一有邓小平雕像和画像矗立的大城市,可以说深圳与邓小平的关系密不可分。
今次习近平将深圳定为其当选中共总书记后离京出巡的首站,今日还将到莲花山公园向邓小平像献花,并走访邓小平去过的渔民村,象徵意义明显﹕借向邓小平致敬,向海内外展现自己对邓小平路线的传承,显示力挺改革开放的态度,塑造开明形象。
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际,正逢内地在八九六四之后左风正盛,反和平演变的口号甚嚣尘上,冲击了邓钦定的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中国到了一个十字路口,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扭转了这一局势。有评论认为,目前的中国与20年前颇为相似,又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因此习近平此次有仿邓小平力挽狂澜之举。
不过,亦有分析认为,邓小平20年前的南巡,当年力挺南巡、提出为改革「保驾护航」的杨尚昆、杨白冰兄弟被解除了军权,执行邓路线的急先锋广东省委书记谢非也失意政坛抑郁而终,显示改革开放大局可以维持,但改革派也要付出代价。
习近平南巡 反腐“杀出一条血路”
世界日报
北京和广东两地盛传,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已南下广东,再走「南巡」之路,要吹改革之风。
来自北京官场的消息显示,习近平昨天南下广东,凤凰网报导,昨天下午三点半左右,八辆车组成的一个车队进入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区。这是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廿三天后,首度出京,此行其既具象徵意义,又可能具有实际功能,备受各方重视。
今年是中共十八大政治权力重组之年,再过廿余天,将跨进二○一三年,也将迎来中共改革开放卅五周年。目前北京传出风声,明年将大举纪念这个特别的改革开放周年,也要趁势再度推开改革大门。
广东是习近平之父习仲勛主政之地。当年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勛,提出建言要广东试行对外开放,继而被邓小平要求推动改革,要他与广东的干部筹办经济特区,说「中央没有钱,你们要杀出一条血路来」。习仲勛后来在广东,大办深圳、珠海和汕头特区,是当时改革开放的勐将之一。
今年是邓小平「南巡」廿周年。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至一月一十一日间,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一路发表谈话,大吹改革之风。后来整理出的「南巡谈话」,成为中共六四事件和左风渐炽后,重启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大政治推动力。
习近平登台后,出手极快,开始全面表现他的政治抱负。北京政界人士分析,习近平正以反贪腐入手,建立负责任的政治形象,以换取民众支持。他的下一步棋,不用怀疑,是要推动全面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也包括政治体制改革。
这种种背景下,习近平南下,特别是抵达深圳,凸显了唤醒改革的意图,稍后从他在深圳和广东的言行中,更可判断他的改革思路。
对习近平的「南巡」,另一种分析是,习近平初登场,即放手反贪腐,近期已有多位高官被拘,其中包括刚进入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之列、现任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且拟选任河南省长之职的李春城。
习近平的强度反腐,不可能没有阻力。最近官场中,已传出习近平反腐「力度太大」、「办事太急」的说法,更大的隐性阻力,还可能逐步显现。
在这层意义上,习近平这次南下广东,现实意义被解读是秉持其父的刚硬之风,要在中共的反腐和中共党的救亡上,「杀出一条血路」。
广东不仅在历史上,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发源地之一,现实中,近期还是反贪腐的先行之地。现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更成为反腐急先锋之一,中共十八大一闭幕,他回到广东即下手抓贪官。习不仅要到广东表示政治支持,他个人也要藉「南巡」之路,发出强烈的政治讯号。
深圳特区是邓小平当年拍板设立的,邓小平曾经三访深圳,1992年邓小平南巡的大部分讲话内容都是在深圳讲的,深圳也是内地唯一有邓小平雕像和画像矗立的大城市,可以说深圳与邓小平的关系密不可分。
今次习近平将深圳定为其当选中共总书记后离京出巡的首站,今日还将到莲花山公园向邓小平像献花,并走访邓小平去过的渔民村,象徵意义明显﹕借向邓小平致敬,向海内外展现自己对邓小平路线的传承,显示力挺改革开放的态度,塑造开明形象。
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际,正逢内地在八九六四之后左风正盛,反和平演变的口号甚嚣尘上,冲击了邓钦定的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中国到了一个十字路口,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扭转了这一局势。有评论认为,目前的中国与20年前颇为相似,又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因此习近平此次有仿邓小平力挽狂澜之举。
不过,亦有分析认为,邓小平20年前的南巡,当年力挺南巡、提出为改革「保驾护航」的杨尚昆、杨白冰兄弟被解除了军权,执行邓路线的急先锋广东省委书记谢非也失意政坛抑郁而终,显示改革开放大局可以维持,但改革派也要付出代价。
习近平南巡 反腐“杀出一条血路”
世界日报
北京和广东两地盛传,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已南下广东,再走「南巡」之路,要吹改革之风。
来自北京官场的消息显示,习近平昨天南下广东,凤凰网报导,昨天下午三点半左右,八辆车组成的一个车队进入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区。这是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廿三天后,首度出京,此行其既具象徵意义,又可能具有实际功能,备受各方重视。
今年是中共十八大政治权力重组之年,再过廿余天,将跨进二○一三年,也将迎来中共改革开放卅五周年。目前北京传出风声,明年将大举纪念这个特别的改革开放周年,也要趁势再度推开改革大门。
广东是习近平之父习仲勛主政之地。当年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勛,提出建言要广东试行对外开放,继而被邓小平要求推动改革,要他与广东的干部筹办经济特区,说「中央没有钱,你们要杀出一条血路来」。习仲勛后来在广东,大办深圳、珠海和汕头特区,是当时改革开放的勐将之一。
今年是邓小平「南巡」廿周年。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至一月一十一日间,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一路发表谈话,大吹改革之风。后来整理出的「南巡谈话」,成为中共六四事件和左风渐炽后,重启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大政治推动力。
习近平登台后,出手极快,开始全面表现他的政治抱负。北京政界人士分析,习近平正以反贪腐入手,建立负责任的政治形象,以换取民众支持。他的下一步棋,不用怀疑,是要推动全面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也包括政治体制改革。
这种种背景下,习近平南下,特别是抵达深圳,凸显了唤醒改革的意图,稍后从他在深圳和广东的言行中,更可判断他的改革思路。
对习近平的「南巡」,另一种分析是,习近平初登场,即放手反贪腐,近期已有多位高官被拘,其中包括刚进入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之列、现任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且拟选任河南省长之职的李春城。
习近平的强度反腐,不可能没有阻力。最近官场中,已传出习近平反腐「力度太大」、「办事太急」的说法,更大的隐性阻力,还可能逐步显现。
在这层意义上,习近平这次南下广东,现实意义被解读是秉持其父的刚硬之风,要在中共的反腐和中共党的救亡上,「杀出一条血路」。
广东不仅在历史上,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发源地之一,现实中,近期还是反贪腐的先行之地。现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更成为反腐急先锋之一,中共十八大一闭幕,他回到广东即下手抓贪官。习不仅要到广东表示政治支持,他个人也要藉「南巡」之路,发出强烈的政治讯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