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日本企业出售资产难如愿
日期: 2012/11/21 19:18
陷入困境的日本消费电子产品巨头曾经不愿意出售资产。而现在,它们考虑剥离表现不佳的业务或非核心业务的意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

银行家们说,虽然这看起来是海外买家的机会,但达成交易并非易事。
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 Group)负责亚太地区科技业投资银行业务的梅茨格尔(Jan Metzger)说,日本公司进行重组的意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得多。

他说,日本公司拥有的先进技术和知识产权对中国大陆、台湾、韩国或美国的潜在买家极具吸引力。

但这其中存在错位。日本公司希望在交易中包含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务,而潜在买家通常只想要某些技术和知识产权。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MS -1.03% )亚太区科技银行业务主管维特斯坦(Daniel Wetstein)说,日本公司通常希望出售包括其国内制造业务在内的业务,而由于这类业务相对较高的成本,潜在买家通常不是那么感兴趣。

花旗集团 C -0.28% 亚太科技、媒体和电信企业及投资银行部门主管艾彭(Nikhil Eapen)说,陷入困境的日本公司历史上一直得到支持它们的国内银行的帮助。

但随着这些科技公司不断公布亏损,日本国内银行的态度也在转变。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驻日本的科技、媒体和电信部门联合主管Yuhiko Yano说,银行继续提供支持越来越难,除非这些公司实施大规模重组。

Yuhiko Yano说,日本科技公司可能考虑出售的业务包括半导体、个人电脑和手机。他说,一些亚洲公司可能会对这类业务普遍有兴趣,而美国公司可能有所侧重。

美国的美光科技公司(Micron Technology Inc. MU +0.36% )今年早些时候同意以25亿美元收购日本芯片生产商尔必达(Elpida Memory Inc.),此前这家日本唯一的电脑和移动设备DRAM芯片生产商申请了破产保护。尔必达是苹果公司(Apple Inc. AAPL -0.85% )的芯片供应商,在智能手机存储芯片方面拥有一些技术优势。

另一家陷入困境的公司夏普(Sharp Corp.)在本月发布收益报告的同时发出了预警,令人对其生存能力产生怀疑,并突显出重组的紧迫性。

Reuters
夏普今年早些时候同意将位于日本的先进液晶显示面板工厂的一半股权出售给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董事长。鸿海精密是世界最大的外包电子产品生产商,又名富士康。

不过美光和鸿海的例子可能是例外。维特斯坦说,虽然买卖双方的错位有办法解决,但谈判可能要很长时间。比如,买家在出价之前可能要求卖家重组资产。

如果不久前的一起收购案能说明问题,那么日本商界并不一定正在向外国买家敞开大门。

今年9月,一名政府官员说,日本政府支持的投资基金日本产业革新机构(Innovation Network Corp. of Japan)正在与一群国内汽车和电子产品生产商讨论向陷入困境的芯片生产商瑞萨电子(Renesas Electronics Corp.)注资。这名官员说,相关讨论旨在阻止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KKR & Co. KKR -1.07% 以13亿美元收购该公司的提议。

KKR仍希望达成交易。

维特斯坦说,其他一些潜在交易所涉及的资产如果被认为具有战略重要性,也可能面临政府部门或相关公司在国内的企业客户的阻挠。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7/14435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