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讯 日本野村证券日前进行的调查显示,日本散户投资者对投资中国资产的态度趋于冷淡,似乎是对中国消费者抵制日货的回应。
基金研究公司Lipper一位分析师表示,最近几周日本投资公司放弃了发起基金投资中国上海股市的计划,这些基金的总规模达到670亿日元(8.4亿美元)。
在日本最大券商野村证券最近进行的散户投资者月度调查中,投资者被要求选择一种三个月时间框架内“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目标,人民币得到的评分跌至历史最低水平。
自从日本在9月中旬对中国东海钓鱼岛实行“国有化”,化妆品公司资生堂(Shiseido)和手表制造商西铁城(Citizen)等日本企业的在华销售均大幅减少,因为中国消费者份份避开日本品牌产品。
分析师指出,现在日本家庭对此作出回应,减少对中国股票、证券额银行账户的投入。
三菱东京日联银行全球市场研究部东亚区主管Cliff Tan在香港表示:“在这些事情里面,情感发挥了一定作用。即使钓鱼岛争端没有发生,(对日本投资者来说,)中国也会失去一些光彩,因为这里的经济增速放缓。但是政治问题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日本这个全球最大的净债权国家,这群被成称为“渡边太太”(Mrs Watanabe)的私人投资者加起来控制超过1500万亿日元资产,能够对外国资产和货币的价格产生巨大影响。
东京Diam资产管理公司(Diam Asset Management)的产品开发主管Yoshihiro Hamada表示,钓鱼岛争端给投资 于中国的日本基金“蒙上一层阴影”。自从10月以来,该公司难以找到日本银行和证券公司愿意推销其价值9400万人民币(1500万美元)的债券基金。
Lipper表示,在已经取消10月发起A股基金的4家资产管理公司中,只有冈三资产管理(Okasan Asset Management)这一家公司表示愿意再次尝试。冈三资产管理希望在月底前融资100亿日元。
随着日本企业在当前情况下重新审视中国扩张计划,他们开始放缓增加对人民币的敞口。根据Dealogic的数据,日本企业最近一次在香港市场发行“点心债券”是在7月份。
很多人预期,随着紧张局势小退,投资流动将有所恢复。
东京国际货币研究所(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Affairs)经济学家Kenji Ueda表示:“如果我在中国经济和日本经济之间进行投资选择,我认为很多人会选择前者,问题在于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