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莫言与日本的文学缘份
日期: 2012/10/14 17:02
中文导报讯(记者 张石)莫言最初是以张艺谋导演拍摄的电影《红高粱》的原作者身份在日本为人所知的。该电影夺得1988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莫言因之在日本声名鹊起。

最早将莫言介绍到日本的是井口晃,他翻译了《红高粱》(1989年)和《红高粱(续)》(1990年),均被收入日本最早的“新时期文学”集大成的《现代中国文学选集》系列(德间书店)。

1991年日本还出版了藤井省三、长堀佑造翻译的《来自中国农村——莫言短篇集》(宝岛社),里面收录了包括《秋水》、《枯河》在内的早期作品。1992年出版了藤井省三翻译的小说集《怀抱鲜花的女人》(JICC出版局),里边收录了《透明的红萝卜》、《苍蝇·门牙》等早、中期作品。

1999年开始,日本出版了由吉田富夫翻译的多种莫言作品,如《丰乳肥臀》(1999,平凡社)、《至福时刻——莫言中短篇选集》(平凡社,2002,收录《红蝗》等4篇)、《檀香刑》(中央公论新社,2003)、《白狗秋千架——莫言自选短篇集》(日本放送出版协会,2004,收有早期作品14篇)、《四十一炮》(2006,中央公论社)等等。

2004年年12月25日到2005年1月5日,莫言在日本北海道进行了他的文学之旅。此行是受日本札幌市政府的邀请,由旅日作家毛丹青与上海文艺出版社共同策划的一次中国作家的北海道文学之旅,实现了莫言多年以来欲到北海道考察的愿望。
从北海道最南端的襟裳岬,到刘连仁生还地当别町,从阿寒湖到肯塔基牧场,莫言此行贯穿北海道南北。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强掳至北海道强制劳动的刘连仁与莫言同是山东高密出身,刘连仁曾在北海道逃至山间,由于与世隔绝,他不知道战争已经结束,在山中度过了13年的逃亡生活。刘连仁虽已去世,但他的儿子当时正与日本政府及当时强掳他来日的企业打官司,希望为父亲讨回公道。莫言这次也走访了刘连仁被发现的石狩管区内的当别町,他觉得刘连仁孤独地在山中生活13年的生命力对他特别有感召力。莫言还看望了当年救助刘连仁的日本乡民。当年参与救助的5人中已经有3人逝去,他们对莫言说要把刘连仁的故事一代一代传下去,说日本人过去干了许多坏事,很对不起中国人。莫言很受感动,他觉得战争是政治家们操办的事,却使普通人的命运发生巨大的变化,战争就是这样让不相干的人相聚到一起。好的小说就是要触及人的命运,写人面对每一只野兽、每一粒冰雹、每一片森林的境遇。
  
莫言说他最初的北海道印象是从电影《追捕》中得到的,当时《追捕》中的演员中野良子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以后看到的日本演员很多,有的也许更漂亮,但是中野良子的美在他的心中是不可动摇的。他说日本电影《狐狸的故事》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狐狸长大之后它们的父母要把它们赶出家门,这对人类的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也有一定的启示。

碰巧的是,他在北海道的雪野中遇到了一只狐狸。以前,在他的印象中,狐狸是非常神秘的,但是这只狐狸一直向他跑来,当他喂这只狐狸食物时,狐狸很着急,还把他的手咬了一下。莫言幽默地说:这只狐狸好像在对我说:我们是朋友,别跟我来这一套,快把吃的给我吧!

莫言说,通过这次北海道旅行,我感到狐狸已经没有那么神秘了。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143737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