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导报讯(记者 孙辉)日本宣布钓鱼岛“国有化”后,引发了中国大陆及台湾一系列反制措施。三周以来,中国海监船、渔政船及台湾渔船频繁出入钓鱼岛海域,日本海上保安厅从全国海上保安本部调集巡视舰进行应对。从目前来看,这种对立局面将会长期化,日本方面担心,长此以往,将会影响到海上保安厅在海南救助、海上交通等方面的工作。
“又回来了!”海上保安厅的干部一声叹息,面对中国公务船他已感到头大。10月1日,虽是中国国庆节,但中国海监船、渔政船并没有休息。日本海上保安厅第11管区本部称,1日中午进入钓鱼岛附近海域的4艘海监船已于当天晚间驶出“毗邻区”,但仍然在附近海域活动。2日上午中国船只继续在该海域附近活动,东京时间2日上午7时30分左右,2艘中国渔政船在钓鱼岛附属的南小岛东南约30公里的“毗邻区”内向西南方向航行,这两艘海监船是1日夜间进入“毗邻区”的。
9月11日,日本政府宣布钓鱼岛“国有化”3日后,6艘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巡航。18日和24日,再次进入该海域。25日,约40艘台湾渔船和12艘台湾巡视船抵达钓鱼岛海域。
26日中国大陆和台湾的船只虽然撤离该海域,但是为了躲避台风。
上述保安厅的干部称,如果局面没有根本改观,中国船只巡航该海域将会长期化。
日本海上保安厅第11管区海上保安本部担任巡航钓鱼岛海域任务。该本部位于那霸市,有9艘巡视船。因为船只需要补给、检修等作业,不可能全部派出。在此情况下,日本若对应中国船只,只能从全国各地调配巡视舰艇。
日本《读卖新闻》称,巡视艇多用于海湾周边,如果在岛屿等海域长期巡逻,则需要配备能搭载直升机的大型巡视舰等。日本海上保安厅一次性事件可调配30艘,长时间可调配20艘。东日本大地震时调配的舰艇超过50艘,但这是极个别的突发事件。
一名海上保安厅干部表示,虽然暂时对海上救助工作没有影响,但在同一海域连续发生事故,可能会难以应对。
日本海上保安厅,是国土交通省下属的一个行政机关,主要职能是执行交通安全、海难救助、防灾、环境保护和维持治安等任务。
当前,海上保安厅辖区按照11个管区划分,各管区设置海上保安本部,下设地方海上保安部作为基层机构。海上保安厅还有总务部、装备技术部、警备救难部、海洋情报部、灯标部等5个职能部门以及海上保安大学和海上保安学校等培训部门,总共有1万多人,全国各地有121艘巡逻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