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日股市同病相怜
日期: 2012/09/30 13:10
中日股市同病相怜

中日股市同病相怜 日本股市钻石底弱足20年

上证综指颓势不改,周三一度跌穿2000点大关,低见1999.48,再创44个月新低。

再看因钓鱼岛之争与中国怒目相向的日本,东京股市剧挫184点,9000关失守,收报8906点,跌幅2%。

中日股市同病相怜

中日在钓鱼岛主权上剑拔弩张各不相让,但两国股市表现却五十步笑百步,屡托不起同病相怜。彭博近日发表了一幅中日股市比较图【附图】,红线代表日经平均指数,蓝线代表上证综合指数。骤看之下,两市走势如出一辙,只是日经比上证早二十年,而急升与急跌所花时间略有差别而已。

这当然不是说,中国股市必将成为日股翻版。即使弱足二十年的日股,谁又敢说“永不超生”?这些年来,博日本股市火凤凰重生的外资,一鸡死一鸡鸣,从【附图】可见,日经指数整个1990年代在15000至20000点之间横行,当时高呼15000点乃日经“钻石底”的分析员多不胜数,结果如何,答案早已写在墙上。

日本泡沫旧事

博客上这阵子疯传一篇发表于政经刊物Prospect(《展望》杂志)的文章,作者Mark Kitto 以亲身感受,诉说他何以在发了十六年“中国梦”后,毅然跟这个他曾经锺爱的国家说再见;文章题目直截了当,就叫Why I'm leaving the country I loved(为什么我要离开我爱的国家)。

老外谈神州,多少带点国人不易理解的情意结。然而,此文之所以引起无数网友共鸣,不一定全因中国;更重要的是,作者的有感而发,勾起了许多曾被跨国企业派驻海外工作人士的集体回忆,而大多数有相关经验者,每每第一时间想到日本。潜台词是,跨国企业派驻海外的员工,即所谓expats,倘若一批接一批地撤离某个国家,此风不难成为当地经济前景的“领先指标”;从日本的经验判断,这个指标非常准确。

中国是否也出现了expat exodus的征象,不能以一篇文章作准。但外派人员与所在国的这种关系不难理解。首先,企业投放大量人力拓展海外市场,房屋津贴、回国旅费、税务顾问以至子女教育医疗保险,样样皆涉额外开支,成本高昂,目标市场若非增长潜力优厚,又或具有无可抗拒的成本优势,机会主义挂帅的外商是不会胡乱投放资源的。过去二三十年的中国,增长潜力、成本优势两大条件兼而有之,跨国企业自然趋之若鹜。

从expats个人立场出发,撰写上文的Mark Kitto,其感受并非不能理解。企业要游说阁下离乡背井当“拓荒牛”,回国后升职加薪事业更上层楼,总之要令阁下深觉没有不接受的理由。然而,身处海外的员工远离决策层视线,“老板”分分钟连你的名字都抛诸脑后。人情薄似纸兼且山长水远,阁下跟公司以外的本国连系,不消多久亦会“一刀两断”;更危险的是,expats的事业路线与主流接不上轨,海外市场状况若非想像般好,派驻外地的员工往往陷入两头不到岸的困局。

不幸遇上经济衰退,雇主有裁员压力,expats很易成为“被牺牲”的高危一族。

日本泡沫爆破前,外资企业派驻东京的expats,不少便成为雇主“开刀”的对象。那源于在东瀛经济和资产市场亢奋的日子中,深信日本将取代美国成为环球经济中心指日可待的企业比比皆是,在对日本前景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驱使下,过度投入资本和人才,泡沫一爆,除了大举撤出日本,别无选择。

中国是否已出现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的情况,expat exodus已启其端?现在便回答这个问题,言之尚早。

然而,不妨换个角度看:中国的崛起,令她此刻处于跟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日本差不多的位置,如果资金与人才加快流出内地,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肯定是负面的!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7/14343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