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海玲
若竹会,是东京一所中学里的外国人父母会。20年前成立时,旨在帮助日语不好也不了解日本的外国人父母能够在异国互通信息而培育小孩,由该校一位关心教育的前泽老师倡导开始。前泽老师说话,总是那样引人深思。他说,日本由于岛国根性,比较狭隘,所以,各位日语不好的父母,或者外国籍的学生,要有事主动找老师。比如说一个外国籍妈妈,日语很差,很不流利地给老师打电话,于是,老师不知怎么办,感到头疼,或说困惑,而困惑正是思考和学习如何对应的开始。他于是去找日语比较好的家长,让他们之间互相通气,打消不安。这也是若竹会的开端。
虽然近年来,父母日语也都很好,也都比较了解日本。但大家依然很愿意聚在一起。如今若竹会,基本清一色中国人,也有很少几个韩国印尼等的。面对日本妈妈我们有时总会装出淑女微笑,但同胞之间就自如地笑成一片。
前几天,去参加若竹会一个活动,是请来毕业生的母亲,讲讲从该校毕业的外国籍学生的就职情况。会议室,两边一坐,哇,毕业生几乎韩国人,两个台湾人。这一端,在校生全是说国语或沪语的。
其实这个变化,我前几年就发现了。10年前,参加这个会,每年一次是大人做自己国家料理聚餐,也欢迎老师来吃,算作外国籍妈妈对老师的感谢。那时候基本是韩国料理和中国料理各一半,还有美国和印尼菲律宾。渐渐地,全都成了中华料理,是越来越多的华人二世成长到了考中学的年龄。
话说,那天来给我们讲外国籍小孩就职情况的韩国妈妈和台湾妈妈,都非常知性。对于培育小孩,都表现出一付非常有耐心的样子——啊,有经验的父母知道,要让我们有耐心地面对歪着倒着不知疲倦玩游戏的孩子,那是怎样的修炼啊。当然,她们也认为,当时其实是很着急的。
看看先辈妈妈们那一脸淡定幸福,可见,过了几年回头来看,都是好孩子,都不用我们担忧,不用催促学习和喊停游戏。好吧,让我们听从先辈的建议,温暖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