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日夫妇画家
日期: 12年08月1期
三家村

张石

古今中外,在历史上留名的女画家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夫妇都为画家的伉俪更少,但不是没有,中国古代有赵孟俯与管道升,日本则有池大雅和池玉兰。

赵孟俯(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太祖第十一世孙,元代著名画家,元朝画家王蒙之外祖父。

赵孟俯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独创赵体,对后代书法艺术影响。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篆刻以圆朱文著称,画法上也有独创性,首次提出书画用笔相同的理论。

管道升(1262-1319),字仲姬,一字瑶姬,浙江德清茅山(今干山镇茅山村)人,祖籍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元代著名的女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南宋景定三年生。幼习书画,笃信佛法。曾手书《金刚经》数十卷,赠名山寺。嫁赵孟俯为妻,封吴兴郡夫人,世称管夫人,元延佑四年(1317)册封魏国夫人。

嫁到赵家后,管道升相夫教子,传承书香画艺,栽培子孙后代,元仁宗曾将赵孟俯、管道升及子赵雍的三段书迹装为卷轴,命藏之秘书,曰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妇父子皆善书也。

传赵孟俯夫妇非常恩爱,教子有方,赵氏一门流芳百世,三代人出了七个大画家。赵雍、赵麟、赵彦正名都名留青史,王蒙有此外婆,自小耳濡目染,终得大成。

据说管道升不仅教子有方,教夫也是高手,赵孟俯50岁时想效仿当时的名士纳妾,写词试探管道升,词云: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何过分。而管道升以《我侬词》回答赵孟俯: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据说赵孟俯读此诗后大笑,从此断了纳妾念头。

无独有偶,日本也有一对恩爱画家夫妻。

池大雅,享保8年5月4日(1723年6月6日)生,安永5年4月13日(1776年5月30日)卒,是日本的江户时代的文人画家。本姓池野,他按照中国姓名的惯例,自报姓池,乳名又次郎等,讳无名,字货,日常生活所用姓名为池野秋平,有许多雅号,如大风雅堂、待贾堂、三岳巡礼者等。

池大雅生于京都,柳里恭(柳泽淇园)发现其才能,传以文人画技。他自幼喜欢书法,后自学中国《八种画谱》,深受孟俯等中国文人画家的影响,15岁即以扇面画谋生。26岁时遍游各地,以擅长指头画闻名,与与谢芜村一起被誉为日本的文人画(南画)的集大成者,也是一流书法家。池大雅善画以中国典故和名胜为题材的大画面的屏风,也善于以轻妙潇洒的笔致描画日本风景,作品的风格富于变化。从代表作《日本名胜十二景图》、《山水人物图》、《楼阁山水图屏风》等画中,可以看出他从学习中国文人画入手,融和日本传统绘画,又吸取西洋画营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池玉兰为池大雅之妻,江户中期画家,京都生人,旧姓德山,名为町,祖母为著名诗人妬,母亲是诗人百合,后嫁池大雅为妻。她和池大雅一样,从师柳泽淇园,画风与池大风相似,擅画兰竹梅菊,后师从池大雅学习中国南画,画风颇似池大雅。有《溪亭吟诗图》、《变面图卷》等。

管道升和池玉兰的书画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都向夫君学书、学画,风格也酷似他们的夫君。如有一幅《深秋贴》,是以管道升的口吻写给娘家婶婶的信,只是在这帖页末尾的落款,字迹模糊,虽然署了夫人管道升的名字,却一眼看得出是经过涂改的,让后人不知是出于管道升还是赵孟俯。后有专家考证,赵孟俯与管夫人感情至深,《秋深帖》应该是赵孟俯代替夫人管道升所写。可能是赵孟俯代夫人回复家信,而他信笔写来一时忘情,末款署了自己的名字,发觉之后,深爱妻子的赵孟俯觉得属自己的名字不妥,所以连忙又改了过来。池玉兰也是如此,由于画风颇像池大雅,因此时常使鉴定家不知那个作品是池大雅的,那个是池玉兰的。

但如果细细观看,她们都有女画家独特的视角和风格,与赵孟俯与池大雅风雅、豪放的画风相比,管道升和池玉兰的画风都有显温和、纤细,对她们进行仔细的研究,缕析出她们不同与其丈夫的特点与风格,再以她们的画风为镜子,反观赵孟俯与池大雅的艺术,也许会成为中日美术史上的一个非常有趣的课题。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7/14238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