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昨天指出,今年首六个月,中国投资者对外进行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已高达约447亿元,同比增长48.2%。但与此同时,针对中国的贸易救济调查却也增加了38%,同比激增76%。
随着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陷入的贸易纠纷也增多。今年上半年,已有18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40起反倾销、反补贴、特保等贸易救济调查,同比增长38%。
而针对最新出炉、有关中国电子支付服务垄断市场的世贸组织专家报告,中国商务部对部分结论有所保留,并表示会进一步评估是否上诉。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昨天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今年首六个月,中国投资者对外进行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已高达354.2亿元(美元),同比增长48.2%。但与此同时,针对中国的贸易救济调查却也增加了38%,涉案金额达37亿元,同比激增76%。
对中国发起调查的国家多为发展中大国,如巴西、印度尼西亚等,立案数量占今年首六个月所有案件的70%。但从涉案金额来看,约六成是出自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调查。
欧盟今年上半年对中国发起了两起反倾销调查和两起反补贴调查,美国则发起5起贸易救济调查。
沈丹阳说,目前的贸易环境严峻,贸易摩擦增多、企业风险加大,是外需疲弱和工资飙涨以外,中国外贸恢复增速需要克服的“第三座大山”。
受欧债危机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中国外贸增长已明显放缓,上半年的进出口额只取得8%增长,和去年首六个月的25.8%增幅落差甚大。
虽对中国下半年经济增长提速有信心,沈丹阳昨天还是向贸易伙伴喊话,指中国反对滥用贸易救济措施限制正常贸易,并呼吁各国推动产业间的交流合作。
被询及中美近期频密通过世贸组织相互起诉,是否表明双方已开展贸易战时,沈丹阳重申,世贸组织是妥善解决世贸成员国贸易争端的正常途径。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至今的近11年里,中美相互起诉的案件已有20起。其中,13起是美国起诉中国,7起是中国起诉美国;已结案的则共有11起。
美国起诉中国银联垄断中国电子支付服务市场的争端便是其中一例。经过近一年半的调查后,世贸组织前天发布了专家组调查报告。
报告虽驳回美国部分指控,裁定中国没有禁止外国业者进入中国电子支付市场,但也指中国对该领域的一些管制,例如指定国有的中国银联作为人民币特定交易结算服务的垄断供应商,有违世贸条例。
对报告中有利于中国的部分,沈丹阳表示欢迎。但他也指出,专家组认定电子支付服务属于中方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开放的“所有支付和汇划服务”,中方保留意见。
他说,“下一步,中方将认真评估专家组报告,并按照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来妥善做好本案的后续工作。”
中美有60天时间决定是否上诉。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已表示,准备接受此次报告的结论。
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不论是在经济或政治上,都多次表明合作意愿,可是两国存在的多方差异、互信缺失和缺乏了解却一再成了绊脚石。
中国发改委主任张平昨天在北京出席中美企业投资与合作论坛上就透露,中国对美投资去年只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2.6%,并只相当于美国当年吸收外资总额的0.7%。美国去年对华投资则只有24亿元,同比下降21.5%。
对于其中原因,与会的中美代表各执一词,再次凸显两国之间难以化解的分歧。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万季飞认为,美国扩大对华出口的主要障碍是美国自身的出口管制政策,并指中国企业在美投资遭遇不合理的阻碍;美国商务部助理部长兰姆-黑尔(Nicole Y. Lamb-Hale)则反驳说,美国只对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极少数外资投资进行调查,反倒是在中国只有很少的领域才能看到外商和国内企业平等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