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众的反核情绪和当地的气温一样居高不下。7月16日,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等人在东京召集反核集会,到场参加者达17万人。
敦促政府实现去核电化
7月16日,东京代代木公园,“告别核电10万人集会”举行,意在敦促日本政府实现去核电化。当天东京气温高达33℃,是入夏以来最热的一天。
现年77岁的大江健三郎说,人们只有从核电的恐怖和侮辱中摆脱出来,才能自由地生存下去。集会召集人之一、60岁的音乐家坂本龙一在演讲时表示,不应仅仅为了电力而使美丽的日本和肩负着这个国家未来的儿童命运再次受到威胁。日本经济评论家内桥克人在集会上呼吁,绝不能将不吸取福岛悲剧教训的政治家再次送进日本国会。
公园周边的人行道一时被人潮挤得水泄不通。参加者在炎炎烈日照射下一边听着讲话和音乐,一边在东京都内游行。据主办方透露,当天约有17万人到场参加。
企业家推动发展太阳能
大江健三郎是日本反对核电的中坚,他一直呼吁日本政府向意大利学习,关闭核电站。他说,日本人应该意识到,这次核事故给人们身体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就像二战期间美国轰炸那样严重。
日本首富、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也加入了反核队伍。福岛核事故发生之后,孙正义致力于推动发展太阳能。据称,他已把三分之一的积蓄捐献给灾区,并且计划修建10个太阳能发电站。可见,对核泄漏灾难有着切身感受的日本民众铁了心要与核电站彻底决裂。
自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事故以来,日本各地民众反对核电、要求放弃核电的呼声和游行活动从未停止。在东京,每个星期五都会有来自日本各地的反核电人士聚集到首相官邸前举行示威活动。有消息称,由于上周五晚上在首相官邸前示威的人数众多,致使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当晚连门也出不去。每当日本政府有新的举措,或者适逢事故纪念活动,人们就聚集在一起呼吁日本停止使用核能。日本大地震一周年,“反核”成为主题内容之一。
日本对核电依赖程度大
没有核电的日本,电车在继续运行,城市的夜空,其明亮程度依旧超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但“缺电”却成为了官方、电力公司及媒体唱和的主旋律。
在7月1日大饭核电站再度启动之前,虽然民间反核游行不断,但民众对核电问题持相当的容忍态度。
6月16日,野田佳彦政府批准重启大饭核电站的3号和4号机组。6月29日起,日本民众开始连续3天在东京首相官邸前集会,抗议政府重启核电站的决定,东京警方调集数百名警员警戒。组织方“首都圈反核电站联盟”称超过15万人参加了抗议活动,而日本媒体仅用较小篇幅报道了这次反核集会。
《华盛顿邮报》称日本政府在重启核电站时没有做出审慎考虑,因为大饭核电站位于直下型地震的断层带,重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今年入夏以来,除了没有核电站的冲绳以外,日本各地都不同程度面临着用电高峰时期的“电荒”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日本对核电的依赖程度较大,核电供电比率近30%,而关西电力公司处于最为依赖核电的地区。一旦电力供应跟不上,会给日本的经济与民生带来较大的影响。
日本政府担心企业外迁
国外媒体和日本问题专家的看法并不如此。英国广播公司认为,日本政府执意重启核电站主要是因为核电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前占日本用电比例近30%,一旦这个空额无法填补,将导致企业加速搬离日本,令日本经济雪上加霜,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可能给日本社会带来的冲击,是野田内阁难以承受的。
日本产网站CEO、日本问题专家陈言认为,随着企业的大量外迁,日本国内的工业电力使用量在逐年减少,民用及交通方面的用电需求近年有所增加,但增势缓慢,今后节电器具的普及、通过IT技术对交通用能源的使用状况进行改革,民用及交通方面的电力使用状况亦能出现相当大的改善。而日本政府决意让大饭等核电站进入发电程序中,最重要的是为了维持及保有核电技术。
邻国怀疑日本有核野心
日本在上月20日重新修订的《原子能基本法》中提出的“核能要为国家安全服务”条款,令周边国家颇感担忧,一些媒体认为,这才是日本重启核电站的真正原因。
《俄罗斯报》发表的题为“邻国怀疑日本有核野心”一文称,日本修改原子能法引起了邻国的强烈不安。
韩国《中央日报》称,日本在核能相关法律条款中加入“国家安全”一词被怀疑是为将来核武装铺垫法律基础。如果日本像朝鲜一样进行核开发,韩国也必须拥核,这样一来,整个东北亚将陷入核战争的阴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