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宏
六月天,东北如此多娇。6月7日至16日,来自世界五大洲25个国家的39名华文媒体的高管和资深记者、编辑共同“聚焦中国、关注东北”。
经过为期10天的培训和实地考察,以“华文媒体与中华文化传承”为主题的第七期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已圆满落幕。参加这次活动的海外华文媒体来自亚洲的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和柬埔寨,大洋彼岸的美国、加拿大,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非洲的科特迪瓦、博茨瓦纳、毛里求斯、尼日利亚,还有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

第七期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于6月8日至10日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培训。在厦门的三天时间里,学员们学习了中华传统文化、两岸新闻传播、新闻采编业务等方面的课程。培训结束后,“文化中国——海外华文媒体吉林/辽宁行”采访团一行于6月11日至16日奔赴吉林省、辽宁省,开始对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采访、考察。有不少人是第一次光顾东北,手中的快门和键盘把在东北的真实见闻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红旗、奔腾能与欧洲车媲美
见毛主席,住钓鱼台,坐红旗车。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元首或国际政要赴华访问,普遍都流传着上述“三大愿望”。
在长春的采访、考察,是第七期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全体学员“毕业”后,以“文化中国——海外华文媒体吉林/辽宁行”考察团的身份赴中国东北地区采访考察的第一站。6月11日下午,全体学员参观了位于中国一汽集团轿车公司的红旗文化馆,近距离地了解了中国历届国家领导人在国庆阅兵时乘坐的红旗车。
.jpg)
参观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
在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长春一汽集团轿车公司的红旗文化馆,大家目睹了中国历届国家领导人在国庆阅兵时乘坐的红旗轿车。红旗文化馆里面陈列着中国的第一辆国产轿车,陈列着毛主席和陈云曾经做过的轿车,同时,也有红旗防弹车、红旗SUV等等,这些轿车都是一汽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车,同时,它们也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一汽集团除了生产防弹的汽车之外,如今也生产外观时髦,机器强力稳定的现代化轿车,其中数种款式的“红旗”、“奔腾”等轿车,其美观程度完全可与欧洲名牌车媲美。
参观完红旗文化馆后,大家一致认为一汽轿车在中国的工业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从连图纸都没有,到用最简单的工具敲打出红旗车,到正式投产,甚至达到目前的世界级水准,很不容易。以前对那些有着悠久历史的红旗车只是耳闻,这次是真的大开眼界,红旗盛世敞篷车绝对养眼。
孙政才会见海外华文媒体
6月12日上午,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在长春会见了“文化中国-海外华文媒体吉林/辽宁行” 考察团一行,代表吉林省委、省政府表示欢迎,感谢多年来广大海外华文媒体给予吉林振兴发展的关注和支持。

-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接见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团
孙政才说,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实施振兴东北战略以来,吉林老工业基地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特别是在体制机制转变、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解放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希望海外华文媒体能够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吉林发展,把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介绍给我们,并进一步扩大宣传和推介力度,促进吉林对外交流与经贸合作取得更大成绩。

参观长春高新北区
上午会见结束后,考察团一行又赶到长春市长东北核心区,考察了长春北区高新产业开发区。目前,开发区核心区内的公路基本完工,很大一部分居民用房已经竣工,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目前的长东北核心区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禀赋优势已经形成,交通路网框架也已拉开。

参观吉林化纤集团
当天下午,考察团到吉林市经济开发区碳纤维生产基地(中国碳谷),实地考察了吉林化纤集团,集团董事长王进军先生介绍了吉林化纤集团的发展史,详细听取了该集团研发的拳头产品竹纤维、碳纤维的生产过程,看到了中国碳纤维发展的壮美前景,并实地参观了碳纤维生产基地。
松花湖上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到东北要看松花江,要喝松花酒,要游松花湖。

这块是第一号陨石
6月13日上午,考察团一行参观了吉林市博物馆。这家博物馆收藏着三块陨石,1976年3月8日陨落到吉林市的。然而奇怪的是竟无一人一畜的伤亡,许多人皆称吉林因有“太极地貌”所致。其中最大的三块陨石,分别被命名为吉林一号、二号和三号陨石。 吉林一号重达1770公斤,称为一号陨石或“大陆一神”,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陨石。
.jpg)
松花湖上浪漫合唱
这次考察团成员都是旅居海外多年的华人华侨,而且多数是第一次到吉林。当考察团抵达美丽的松花湖时,经过多日的旅行奔波,遇上这舒适宜人的自然风景与凉爽的天气,海外华人华侨们忍不住放声高歌,其乐融融。大家不仅在松花湖上浪漫合唱,最后还集体来了首《歌唱祖国》,感动了每一位考察团成员。

参观吉林市松花湖
大家都表示,松花湖具有中国山水画般恬静的柔情。特别是夏季,乘船上行,凉风习习,暑气全消。越往前,周围群山绿意越浓,环境更加宁静,空气更加新鲜,会使你感到特别舒畅。真是不虚此行啊!
6月13日傍晚,考察团一行赶到延边州延吉市。延边州州委书记兼吉林省常委张安顺会见了考察团一行。张安顺表示,长期以来,海外华侨华人积极参与和支持延边发展建设,为延边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流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延边州具有“五个优”,即为区位优势、政策优惠、资源优厚、环境优良、人民优秀,希望海外华文媒体能以生花妙笔广为介绍延边州的“五优”,让世界进一步认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中俄朝边境“一眼望三国”
6月14日,考察团一行来到珲春市,考察了延边珲春口岸、圈河口岸、防川风景区等地。这也是本次考察吉林省境内的最后一站。珲春市地处图们江地区的核心位置。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珲春市这个边境小城还享受着中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等系列叠加的优惠政策,也拥有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权。
.jpg)
珲春口岸(长岭公路口岸),可直通俄罗斯扎鲁比诺、波谢特、海参崴等港口城市。距珲春市区14公里,距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8公里,是吉林省唯一对俄开放的陆路口岸。允许第三国人员出入境。考察后,大家都表示这里的发展潜力很大,中国给予的优惠政策让珲春充满机遇。回去后一定把这些信息传播出去,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来这里找到商机。

珲春圈河口岸是以图们江为界的对朝鲜的口岸,与朝鲜的罗先市自由经济贸易区的无汀里口岸相对应,该口岸距市区39公里,距朝鲜罗津港48公里,是中国与朝鲜罗先市直接相通的唯一通道。允许第三国人持有效证件通行。
.jpeg)
考察完圈河口岸之后,考察团一行赶到珲春市防川风景区,到中俄朝三国接壤边境的观景台上“一眼望三国”。珲春来自女真语,意思是指“边地”,而防川则是“边地”之边。就地理距离而言,防川是中国到俄罗斯、朝鲜的东海岸、日本的西海岸以及北美、北欧的最近点。从防川沿图们江出海到俄罗斯的波赛图港仅16公里,距海参崴180公里,到日本的新泻港也只有800公里。
“吉林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满眼绿色,生态良好。”这是考察团成员在吉林省实地考察后的一致印象。一路走来,考察团成员不仅切身感受了吉林经济发展的速度,更亲眼见证了吉林的绿色生态。吉林发展日新月异,吉林人民真诚、热情,吉林多民族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给考察团成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邴志刚与华文媒体畅所欲言
6月15日下午,辽宁省副省长邴志刚在沈阳会见了“文化中国-海外华文媒体吉林/辽宁行” 考察团一行,就辽宁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jpg)
邴志刚副省长妙语生花,详细介绍了辽宁省情,向海外华文媒体展示了一个全面、立体、充满朝气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成长历史。邴志刚说,辽宁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曾经被称为中国工业的装备部,随着改革开放以及近年来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推出,辽宁经济获得了较为长足的发展,在城市化水平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保持在国内领先地位。
辽宁优越的条件,吸引了全球众多的投资者。截止到2011年底,辽宁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2000多家,累计吸收外资超过1000亿美元。目前,已有145家世界500强企业来辽宁投资,外商实际直接投资已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前三位,去年超过广东,跃居全国第二位。
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经了三次高潮:第一次以深圳特区建立为起点,珠三角崛起;第二次以浦东开发为标志,长三角起飞;我们认为,第三次高潮是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契机,环渤海地区的复兴。近年来,外商投资额的迅速增长证明,辽宁已经成为环渤海地区最具活力、最富商机的省份。用陈政高省长的话来说,“中国投资的峰值已经到了辽宁”。
辽宁还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有满清文化游、红色旅游、滨海旅游、海岛旅游、生态旅游等众多看点。最著名的景点有“一宫三陵、一帅府”、世界最大的玉佛、亚洲最大的水洞、红海滩湿地、北方最美的岛屿长海等。辽宁还是一个温泉大省,有众多的温泉资源,尤其是雪中泡温泉,别有一番滋味。辽宁还有众多有待进一步开发的生态旅游区,如可以看浪听涛的长海群岛旅游度假区,青山叠翠、碧水畅流的鸭绿江风景区等。
邴志刚希望海外华文媒体回国后能发挥媒体的特有优势,宣传辽宁、推介辽宁,为辽宁的发展、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为中国的繁荣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辽宁省是第七期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考察行程的最后一站,海外华文媒体还参观了沈阳故宫、张氏帅府等地。
结束语
6月17日,经过长达10天的学习、考察、访问,来自25个国家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圆满结束了第七期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的所有课程。几天的考察采访过程,华文媒体代表不仅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更与吉林省、辽宁省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为今后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文导报》记者不仅介绍了日本《中文导报》的有关情况,还希望与吉林省、辽宁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希望今后能与吉林省、辽宁省开展合作,尤其是吉林省、辽宁省在国外举办重大招商活动期间,愿意协助吉林省、辽宁省联系当地主流媒体积极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各位海外华文媒体同仁,第七期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到此圆满结束了!在此日本《中文导报》向国侨办、华侨大学、吉林省、辽宁省等各级领导及所有接待、陪同人员表示衷心地感谢,同时也特别感谢各位海外华文媒体同仁对本次研修班的鼎力支持。希望今后大家能够互通有无,加强合作。
六月天,东北如此多娇。6月7日至16日,来自世界五大洲25个国家的39名华文媒体的高管和资深记者、编辑共同“聚焦中国、关注东北”。
经过为期10天的培训和实地考察,以“华文媒体与中华文化传承”为主题的第七期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已圆满落幕。参加这次活动的海外华文媒体来自亚洲的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和柬埔寨,大洋彼岸的美国、加拿大,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非洲的科特迪瓦、博茨瓦纳、毛里求斯、尼日利亚,还有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

第七期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于6月8日至10日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培训。在厦门的三天时间里,学员们学习了中华传统文化、两岸新闻传播、新闻采编业务等方面的课程。培训结束后,“文化中国——海外华文媒体吉林/辽宁行”采访团一行于6月11日至16日奔赴吉林省、辽宁省,开始对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采访、考察。有不少人是第一次光顾东北,手中的快门和键盘把在东北的真实见闻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红旗、奔腾能与欧洲车媲美
见毛主席,住钓鱼台,坐红旗车。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元首或国际政要赴华访问,普遍都流传着上述“三大愿望”。
在长春的采访、考察,是第七期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全体学员“毕业”后,以“文化中国——海外华文媒体吉林/辽宁行”考察团的身份赴中国东北地区采访考察的第一站。6月11日下午,全体学员参观了位于中国一汽集团轿车公司的红旗文化馆,近距离地了解了中国历届国家领导人在国庆阅兵时乘坐的红旗车。
.jpg)
参观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
在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长春一汽集团轿车公司的红旗文化馆,大家目睹了中国历届国家领导人在国庆阅兵时乘坐的红旗轿车。红旗文化馆里面陈列着中国的第一辆国产轿车,陈列着毛主席和陈云曾经做过的轿车,同时,也有红旗防弹车、红旗SUV等等,这些轿车都是一汽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车,同时,它们也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一汽集团除了生产防弹的汽车之外,如今也生产外观时髦,机器强力稳定的现代化轿车,其中数种款式的“红旗”、“奔腾”等轿车,其美观程度完全可与欧洲名牌车媲美。
参观完红旗文化馆后,大家一致认为一汽轿车在中国的工业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从连图纸都没有,到用最简单的工具敲打出红旗车,到正式投产,甚至达到目前的世界级水准,很不容易。以前对那些有着悠久历史的红旗车只是耳闻,这次是真的大开眼界,红旗盛世敞篷车绝对养眼。
孙政才会见海外华文媒体
6月12日上午,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在长春会见了“文化中国-海外华文媒体吉林/辽宁行” 考察团一行,代表吉林省委、省政府表示欢迎,感谢多年来广大海外华文媒体给予吉林振兴发展的关注和支持。

-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接见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团
孙政才说,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实施振兴东北战略以来,吉林老工业基地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特别是在体制机制转变、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解放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希望海外华文媒体能够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吉林发展,把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介绍给我们,并进一步扩大宣传和推介力度,促进吉林对外交流与经贸合作取得更大成绩。

参观长春高新北区
上午会见结束后,考察团一行又赶到长春市长东北核心区,考察了长春北区高新产业开发区。目前,开发区核心区内的公路基本完工,很大一部分居民用房已经竣工,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目前的长东北核心区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禀赋优势已经形成,交通路网框架也已拉开。

参观吉林化纤集团
当天下午,考察团到吉林市经济开发区碳纤维生产基地(中国碳谷),实地考察了吉林化纤集团,集团董事长王进军先生介绍了吉林化纤集团的发展史,详细听取了该集团研发的拳头产品竹纤维、碳纤维的生产过程,看到了中国碳纤维发展的壮美前景,并实地参观了碳纤维生产基地。
松花湖上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到东北要看松花江,要喝松花酒,要游松花湖。

这块是第一号陨石
6月13日上午,考察团一行参观了吉林市博物馆。这家博物馆收藏着三块陨石,1976年3月8日陨落到吉林市的。然而奇怪的是竟无一人一畜的伤亡,许多人皆称吉林因有“太极地貌”所致。其中最大的三块陨石,分别被命名为吉林一号、二号和三号陨石。 吉林一号重达1770公斤,称为一号陨石或“大陆一神”,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陨石。
.jpg)
松花湖上浪漫合唱
这次考察团成员都是旅居海外多年的华人华侨,而且多数是第一次到吉林。当考察团抵达美丽的松花湖时,经过多日的旅行奔波,遇上这舒适宜人的自然风景与凉爽的天气,海外华人华侨们忍不住放声高歌,其乐融融。大家不仅在松花湖上浪漫合唱,最后还集体来了首《歌唱祖国》,感动了每一位考察团成员。

参观吉林市松花湖
大家都表示,松花湖具有中国山水画般恬静的柔情。特别是夏季,乘船上行,凉风习习,暑气全消。越往前,周围群山绿意越浓,环境更加宁静,空气更加新鲜,会使你感到特别舒畅。真是不虚此行啊!
6月13日傍晚,考察团一行赶到延边州延吉市。延边州州委书记兼吉林省常委张安顺会见了考察团一行。张安顺表示,长期以来,海外华侨华人积极参与和支持延边发展建设,为延边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流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延边州具有“五个优”,即为区位优势、政策优惠、资源优厚、环境优良、人民优秀,希望海外华文媒体能以生花妙笔广为介绍延边州的“五优”,让世界进一步认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中俄朝边境“一眼望三国”
6月14日,考察团一行来到珲春市,考察了延边珲春口岸、圈河口岸、防川风景区等地。这也是本次考察吉林省境内的最后一站。珲春市地处图们江地区的核心位置。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珲春市这个边境小城还享受着中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等系列叠加的优惠政策,也拥有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权。
.jpg)
珲春口岸(长岭公路口岸),可直通俄罗斯扎鲁比诺、波谢特、海参崴等港口城市。距珲春市区14公里,距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8公里,是吉林省唯一对俄开放的陆路口岸。允许第三国人员出入境。考察后,大家都表示这里的发展潜力很大,中国给予的优惠政策让珲春充满机遇。回去后一定把这些信息传播出去,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来这里找到商机。

珲春圈河口岸是以图们江为界的对朝鲜的口岸,与朝鲜的罗先市自由经济贸易区的无汀里口岸相对应,该口岸距市区39公里,距朝鲜罗津港48公里,是中国与朝鲜罗先市直接相通的唯一通道。允许第三国人持有效证件通行。
.jpeg)
考察完圈河口岸之后,考察团一行赶到珲春市防川风景区,到中俄朝三国接壤边境的观景台上“一眼望三国”。珲春来自女真语,意思是指“边地”,而防川则是“边地”之边。就地理距离而言,防川是中国到俄罗斯、朝鲜的东海岸、日本的西海岸以及北美、北欧的最近点。从防川沿图们江出海到俄罗斯的波赛图港仅16公里,距海参崴180公里,到日本的新泻港也只有800公里。
“吉林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满眼绿色,生态良好。”这是考察团成员在吉林省实地考察后的一致印象。一路走来,考察团成员不仅切身感受了吉林经济发展的速度,更亲眼见证了吉林的绿色生态。吉林发展日新月异,吉林人民真诚、热情,吉林多民族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给考察团成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邴志刚与华文媒体畅所欲言
6月15日下午,辽宁省副省长邴志刚在沈阳会见了“文化中国-海外华文媒体吉林/辽宁行” 考察团一行,就辽宁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jpg)
邴志刚副省长妙语生花,详细介绍了辽宁省情,向海外华文媒体展示了一个全面、立体、充满朝气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成长历史。邴志刚说,辽宁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曾经被称为中国工业的装备部,随着改革开放以及近年来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推出,辽宁经济获得了较为长足的发展,在城市化水平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保持在国内领先地位。
辽宁优越的条件,吸引了全球众多的投资者。截止到2011年底,辽宁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2000多家,累计吸收外资超过1000亿美元。目前,已有145家世界500强企业来辽宁投资,外商实际直接投资已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前三位,去年超过广东,跃居全国第二位。
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经了三次高潮:第一次以深圳特区建立为起点,珠三角崛起;第二次以浦东开发为标志,长三角起飞;我们认为,第三次高潮是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契机,环渤海地区的复兴。近年来,外商投资额的迅速增长证明,辽宁已经成为环渤海地区最具活力、最富商机的省份。用陈政高省长的话来说,“中国投资的峰值已经到了辽宁”。
辽宁还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有满清文化游、红色旅游、滨海旅游、海岛旅游、生态旅游等众多看点。最著名的景点有“一宫三陵、一帅府”、世界最大的玉佛、亚洲最大的水洞、红海滩湿地、北方最美的岛屿长海等。辽宁还是一个温泉大省,有众多的温泉资源,尤其是雪中泡温泉,别有一番滋味。辽宁还有众多有待进一步开发的生态旅游区,如可以看浪听涛的长海群岛旅游度假区,青山叠翠、碧水畅流的鸭绿江风景区等。
邴志刚希望海外华文媒体回国后能发挥媒体的特有优势,宣传辽宁、推介辽宁,为辽宁的发展、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为中国的繁荣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辽宁省是第七期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考察行程的最后一站,海外华文媒体还参观了沈阳故宫、张氏帅府等地。
结束语
6月17日,经过长达10天的学习、考察、访问,来自25个国家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圆满结束了第七期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的所有课程。几天的考察采访过程,华文媒体代表不仅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更与吉林省、辽宁省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为今后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文导报》记者不仅介绍了日本《中文导报》的有关情况,还希望与吉林省、辽宁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希望今后能与吉林省、辽宁省开展合作,尤其是吉林省、辽宁省在国外举办重大招商活动期间,愿意协助吉林省、辽宁省联系当地主流媒体积极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各位海外华文媒体同仁,第七期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到此圆满结束了!在此日本《中文导报》向国侨办、华侨大学、吉林省、辽宁省等各级领导及所有接待、陪同人员表示衷心地感谢,同时也特别感谢各位海外华文媒体同仁对本次研修班的鼎力支持。希望今后大家能够互通有无,加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