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林阳吉
中日建交40周年大型献礼纪录片《暖流》剧组访日团于5月29日在新大谷饭店凤凰间举行记者发布会,由《暖流》总顾问陈知建团长(陈赓大将之子)发表讲话。总顾问罗箭副团长(罗瑞卿大将之子)主持记者发布会。
这个由陈知建团长,罗箭副团长,周秉德副团长(周恩来侄女)率领的50余人的代表团成员阵容豪华,出身显赫,几乎大部是开国将帅子女;
就连总制片樱井洋子(太岳军区野火剧社社长红军徐蓟昌之女)、总导演李鹰(张爱萍上将侄子)都是名人之后。
因我和罗箭是老朋友,和陈知建,常欣(常乾坤中将之子)也都是在一起吃过饭的朋友,事先和罗箭也有电话联系,所以5月29日下午请假出席,给他们捧场。
在宴会上经罗箭介绍,我认识了肖雨(肖华上将之女),我和肖雨说起1947年他爸爸介绍俺老爹去中共某部工作,结果成了不归故乡之人。
肖雨看去很年轻,一点也不像68岁的人。她又介绍俺认识了刘□(刘忠中将之女),说起来刘□还是罗青长的儿媳妇。
我问;你是罗援(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少将,经常在媒体上发表解放军军事动向)的夫人?
她笑着说;她丈夫是罗援的弟弟,是老三,老二是罗援。公公罗青长还健在。
我要她回去一定向罗青长老先生代为问好。那个单位自打俺老爹去世后就一直没有来往渺无音信了。
与同桌的吕彤羽(吕正操上将之子)自我介绍认识,吕彤羽今年70岁,说起话来喋喋不休,让我把在华日人反战同盟的资料给他,他给出版发表。他说他很有名气,在雅虎上一打吕彤羽,就有他的一大筐资料。
我也笑著打趣他:你在谷歌,百度上一打小林阳吉,就会有一大箩资料。
还给介绍了肖凯(肖劲光大将之女),李新星(李志民上将之女),苏大健(苏振华上将之子),陈冰兵(陈再道上将之女),李彤妍(李达上将之女),朱新春(朱良才上将之子),周太安(周希汉中将之子)等开国将帅子女,我和他们一一交换名片,打招呼说话。
除了说些相见恨晚之外,我也说了一些话,不过有点另类,不仅没有歌颂共产党的温暖和伟大,反而忆苦思甜,控诉了当年中共某部对俺老爹的迫害,还有流放内蒙古后的坎坷遭遇,很有点像境外反华势力的代言人。呵呵!
这些开国将帅子女中大部分是军队干部转业下来的,有几人都是少将级的官员,退休时都官至厅局级。虽然他们觉悟都比较高,但俺毕竟是日本朋友,国际友人,友情为重嘛,谁也没有谴责俺小老林的险恶用心。再说了,五十年河东,六十河西,白云苍狗,时代也不同了嘛!他们在中国靠祖荫过好日子,我在日本凭自己努力安身立命。
开国将帅子女的朋友们也都比较自律,还有朋友听了俺老爹的处境下场,还说了一句;共产党一向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这使俺心中很是欣慰,好一阵子受用。
和《暖流》总监制太岳协力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大力(曾新泮少将之子)谈起,他介绍该片由中国已故总书记胡耀邦之子胡德平总策划,是百名开国将帅后代为顾问的民间自发组织的影视拍摄项目,得到中日两国政府、民间机构的大力支持。该片试图告诉中国观众,过去70多年的中日关系史上,曾有过一段被历史湮没的感人故事。也让日本观众知道,虽然时光流逝,但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帮助过中国的日本友好人士。《暖流》的意义在于引导两国人民正确看待历史,充满信心面对未来,使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我心里阴暗地想,大概早就把曾经帮助过中国,而且把一生都奉献给中国的俺老爹忘记了。
我和开国将帅子女们在餐桌前纷纷合影留念,定格下那一刻温馨的时光。
晚餐后,他们要回房间休息了。千里来聚会,没有不散的筵席,大家互道珍重,相约以后有机会再到中国聚首,依依而别。
我也要回去了,虽说这次和开国将帅子女,罗箭老友聚会很短暂,但却熙熙攘攘异常热闹,一旦人去楼空,心里倒突然觉得空荡荡的,有种失落感。
总体说来,他们基本都比我年龄大,却比我精神状态好。有道是;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花甲之年聚,鹤发逐童颜。
举金樽,敞心扉,且共欢。
执手再叹,相见时难别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