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日本六成新职员青睐“终身制”
日期: 2012/06/03 17:10

    据日本媒体消息,随着日本的经济不景气现象长期化,日本公司职员们对未来的不安感也随之上升。一项在2012年度新入职员工中的调查显示,新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为历年最高,近六成员工愿长期效忠企业。

    “愿干一辈子”的新职员人数创新高

    日前,以日本新参加工作的职员为对象实施的“意识调查”显示,感觉“可以在现在的公司干一辈子”的人达到60.1%,是历年同类调查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一次。这个调查是面向日本国内各生产性总公司本部所展开的。现在的日本已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出现就业难、经济发展走向不明了等情况。意识调查的负责人认为,调查表明,这些闯过一道道就业难关、终于有了工作的新职员们,希望自己能够有个安定职业的意向非常强。

    这个意识调查称为“年轻人意识调查”,从1990年开始,每年均会实施。2012年是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实施的,对象是在日本生产性本部参加新职员研修者,共获得2089人的答卷。

    回答“在目前就业的公司干一辈子”的人比2011年春天的调查增加了5.7个百分点,比所占比例最低的2000年高出近40个百分点。问卷中问到“如果有转机、有机遇,你会换工作吗”时,回答“换工作”的人只有26.6%,创下自有这项调查以来的最低纪录,较2011年减少了3.8个百分点,比2000年减少了近25个百分点。从受访者在这项调查的回答情况也可以看出日本经济状况在普通民众心目中的反应,2004年以前,回答“换工作”的人远远超过回答“干一辈子”的人;但从2006年开始,情况出现逆转,甚至于出现了差距越来越大的倾向。

    当被问到“比起在公司里出人头地,是否选择自己创业、独立”时,选择“自己创业、独立”的人只有12.5%,为史上最低。

    日本大企业一般实行“终身雇佣制”

    在日本,大企业一般实行终身雇佣制,终身雇佣制是指从各类学校毕业的求职者,一经企业正式录用直到退休始终在同一企业供职,除非出于劳动者自身的责任,企业主避免解雇员工的雇佣习惯。终身雇佣制与年功序列制、企业内工会被称做日本式经营的三大支柱。所谓终身雇佣制,并不是法律或成文规定意义上的制度。在日本的法律和企业制度中,根本没有关于雇主必须实行终身雇佣制的规定,更不是“一进企业门,一辈子是企业的人”,不论干好干坏都不能开除意义上的“铁饭碗”。说到底,终身雇佣制不过是对二战后特定时期日本企业雇工惯例的归纳和概括。

    终身雇佣制是由松下公司的创业者,被尊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提出的。这样一来,企业可以确保优秀的员工,员工也可以得到固定的保障。松下开创的经营模式被无数企业仿效,这一终身雇佣制度也为二战以后的日本经济腾飞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这样的雇佣体制下,企业在招聘时并不考虑员工的经验方面的丰富程度。大学生毕业后直接由企业进行选拔,一旦进入企业,就会接受企业的培训———会从最基本的工作开始。

    员工被录用后,在不严重违反公司制度、没有重大责任事故和不主动提交辞呈的情况下,将在该企业中工作至退休,即使员工的工作效率不高或者不能胜任某职位,一般也不会被解雇。

    员工在企业中所做的工作种类多样,并不是专职,且所有人必须要从初级员工做起,无论学位学历的高低。随着进入企业的时间逐渐加长,员工会得到逐渐的晋升。需要说明的是,员工的晋升是以员工在企业中工作时间的长短为主要依据的。随着员工职位的晋升,员工的工资级别也会逐级递升,同样,这也是随着员工在企业中工作时间的加长而增加的。员工和企业形成一种缔约,员工为企业尽职尽忠,企业为长期雇佣的员工提供优厚的福利待遇。

   企业与员工形成命运共同体

    终身雇佣制从精神层面上对塑造日本人的团队精神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受终身雇佣制的影响,日本的年轻人在念大三的时就会很认真地寻找他要服务一辈子的企业。在毕业前的实习阶段,日本人认为一旦开始在某家企业实习,毕业后就会到这家企业服务,并下决心服务一辈子。他们会非常谨慎,不敢有半点差池。他们不敢轻率地选择大企业,一旦进入大企业,而自己的能力不够的话,前景会非常渺茫。因此日本的年轻人会谨慎地选择合适的企业,以便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日本人非常重视自己的形象。同样,日本的企业也非常重视自身的形象,首先是受终身雇佣制的影响,因为只有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才有可能吸引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人才。由此可见,在日本,人才对于企业的选择以及企业对于人才的吸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且相互强化的。其次,日本人的思维比较细腻,换句话说,他们是高度挑剔的。

    在日本企业中,雇佣关系表现出如下特点:从员工的角度来说,一个日本的年轻人,进入他理想中的企业之后,他所想的、所做的,就是如何才能受到重用,如何才能发挥才能。

    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他不能适应公司的环境,就会向主管寻求帮助。主管也很关心下属,因为大家要长时间在一起工作,彼此之间必然要磨合,相互适应。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员工已经是企业的“固定资产”,从员工进入企业的那一刻开始,就努力对其进行全面、长久的照顾,为其尽可能多地解决困难。日本的企业正是通过这种与员工形成命运共同体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其内部团队运作的高度一致性。

    “跳槽”长期来是日本职场禁忌

    终身雇佣制保护企业人力资源,员工的就业前景则更为稳定,缺陷是不利于激发员工积极性,同时造成整个就业市场僵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熟练尽职的劳动力匮乏。这样的背景下,日本经济发展形成有别于西方模式的独特之处,即公司合伙人拥有全部股份、员工雇佣终身制和论资排辈定工资。雇佣终身制保护企业人力资源,员工的就业前景则更为稳定,论资历定工资则更好地维护了这种就业格局。

    直至20世纪90年代,工作资历仍是日本大部分企业评定员工工资的主要标准。不同级别的员工工资差别不大,但工龄不同的雇员收入差别巨大。在这种工资制度下,收入多少与个人表现没有必然联系。不过有人认为,这种制度也有其“人性化”的一面,年龄大的员工用于孩子教育的支出往往较年轻人多,因此得到更多收入似乎情有可原。

    另一方面,所有员工在退休时都能得到一笔数目可观的退休金,能够保证养老所需。

    但这种体制的缺陷确实是不利于激发员工积极性,同时造成整个就业市场僵化。因为在一家公司工作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员工工资的多少,“跳槽”长期以来是日本职场禁忌。企业倾向雇佣大学毕业生,而不喜欢有经验的跳槽职工,临时工不仅工资低下,也没有机会享受培训和各种福利。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91/14140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