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外电评胡锦涛权力受挫? / 五中全会只谈经济不谈人
日期: 05年10月4期

    中共第十六届五中全会10月11日下午在北京闭幕。这是胡锦涛全面掌权以来所主导的首次全会,如何整合他在中共的权力来推行社会经济改革在会前被认为是他在这次全会上的最大挑战。
    会后的通告明确表明,在追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的政策取向将关注增长的均衡、机会的均等和社会的公平,避免出现穷人依旧贫穷甚至更穷,富人则更富的不利局面。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下个五年的发展核心。通告督促采取更多的行动来改善中国7亿农民的教育、社会保险及乡镇医疗服务。但是,没有高层的人事变动被宣布。分析人士表示,这很可能反映了胡在中共高层安插亲信的过程中遇到了阻力。外电纷纷对此给于关注。
    在这次中共中央全会之前,外界普遍预测胡锦涛将提拔其亲信李克强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并且担任极其重要的中央办公厅主任一职,取代被外界视为前总书记江泽民人马的王刚。
    路透社指出,去年江泽民派成功地抵制了胡锦涛试图任命自己的盟友刘延东取代陈良宇担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企图。胡非常清楚,如果他的经济改革计划要取得成功,整个政策制定实施过程就必须更加民主。首先他必须集中足够的权力,最小化其在政治改革中所遇到的阻碍,因为一旦开始就无法逆转,而碰到的阻力越多,改革的进程就越容易偏离轨道。外界认为,中国是一个权力的国度,非制度的国度。
    问题的关键是,胡温必须突破保守阵营的阻力才有可能执行他们的改革计划,所以说,五中全会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分为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这两方面是互相配合的,而因为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在这种互相配合中,更多地是政治必须去适应经济的发展。同样,经济学家和分析家因在这次全会上没有显示任何政治改革的迹象而对新的五年蓝图并不乐观。
    “我们需要看到更多具体可行的措施来迫使官方达成这些制定的目标,否则只是空谈”,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驻香港经济学家谢国忠(Andy Xie)说。
    维多利亚大学中国学者吴国光接受法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共不会容许为了一个和谐社会的目标而使经济增长减速太多,因为这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苹果日报》报道,举世瞩目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11日在北京闭幕,外界言之凿凿的高层人事异动并没有出现,似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钦点接班人的计划受挫,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未能跻身政治局。
    据法新社消息,胡经济上建立和谐社会的蓝图并没有在这次全会上得到政治上和权力上的保证。“胡的终极困境是他必须通过不断整合加强他的权力才能有效地执行他的政策”,在华盛顿美国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e)的一位中国问题专家在接受法新社记者采访表示。
    中国全面封锁消息的五中全会一连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了4天,闭幕后才经官方新华社发出《新闻公报》。《新闻公报》称,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1人、候补中央委员150人,中纪委常委和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列席了会议,即有7名中央委员、4名中央候补委员缺席会议。在公开的议程中,五中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温家宝总理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虽然《新闻公报》只字未提中共高层的人事异动问题,但消息人士表示,会议议程中的确有“增补政治局委员”一项。显示胡锦涛提携李克强的计划显然受挫,也显示“团派”势力虽然急速膨胀,但江泽民为首的“上海帮”并未如外界想象中般脆弱。不过,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及李克强等人的职位异动仍可能发生。只要不涉及政治局委员名单的增减,仍可由政治局同意后由中央组织部下达。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6/1412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