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马政权再出航:和平红利仍是关键
日期: 12年05月3期
马政权再出航:和平红利仍是关键
中文导报综合消息(记者 张石)5月20日上午,台湾举行了马英九第二届政府就职典礼。总统马英九发表就职演说,就内政、外交及两岸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马英九在讲话中强调了台湾的民主价值核心,呼吁大陆与台湾共走和平共融道路,追忆台湾与中华民国的传承关系,誓言以台湾为主的施政原则,为马政权的下一个四年定好了基调。

一、强调台湾价值核心对华人的普世价值

在就职演说中,马英九强调了第二次政党轮替所显示的台湾价值核心。他指出:“台湾是全球唯一在中华文化土壤中,顺利完成二次政党轮替的民主范例,是全球华人寄以厚望的政治实验。如果这个政治实验能够成功,我们将为全球华人的民主发展作出史无前例的贡献,这是我们无法推卸的历史责任。”

马英九在讲话中还明确指出:“英九坚信,两岸问题最终解决的关键不在主权争议,而在生活方式与核心价值。我们真诚关心大陆十三亿同胞的福祉,由衷盼望中国大陆能继续走向自由、民主与均富的大道,为两岸关系的长远和平发展,创造双赢的历史条件。”

他的讲演似乎在暗示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的理论:生活的富足将改变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将改变核心价值,甚至政治体制。随着大陆的经济发展,两岸的核心价值必然殊途同归。

二、马政权大陆政策颇受注目

在大陆政策上,马英九仍将以稳定、不躁进、无意外为原则,重申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和“九二共识”基础上,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现状,以“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态度,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作为未来四年两岸互动的既定方针。

马英九指出:“英九由衷的盼望,海峡两岸能抓住当前难得的历史机遇,从今天开始,共同开启和平共荣的历史新页。我们将以最符合台湾主流民意的‘不统、不独、不武’的理念,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台湾海峡的现状。一九九二年,两岸曾经达成‘一中各表’的共识,随后并完成多次协商,促成两岸关系顺利的发展。英九在此重申,我们今后将继续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尽早恢复协商,并秉持四月十二日在博鳌论坛中提出的‘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寻求共同利益的平衡点。两岸走向双赢的起点,是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的全面正常化,我们已经做好协商的准备。希望七月即将开始的周末包机直航与大陆观光客来台,能让两岸关系跨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虽然马英九在演说中没有提及发展两岸关系的具体措施,但在就职前两天的5月18日,他在出席海基会新大楼落成启用典礼时表示,要推进海峡两会互设办事机构。他指出:过去制定(两岸)相关法规,很多已经与现实有段距离,因此陆委会已开始全面检讨大陆事务法规,务必能让它赶上时代,因应未来的发展。

马英九的这个谈话,如果是针对“修订两岸关系条例”而来,应该是令人感到振奋的。因为“两岸关系条例”是在1992年7月31日颁布的,受当时两岸关系形势的局限,对发展两岸关系仍然设置许多障碍。尽管后来几经修订,仍是难以适应急速发展的两岸关系新形势,确实是需要全面翻新修订了。实际上,在7次“陈江会”所签署的16项协议中,就有一些内容因受到《两岸关系条例》的限制,而未能达至最臻完美。

但5月18日江丙坤针对马英九类似谈话向媒体表示,马英九的谈话内容,主要是针对海峡两会互设办事机构事宜,而不及于其他。其实,海峡两会互设办事处,已有法源依据,如《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捐助暨组织章程》等。现在,只剩下专为执行上述法规进行具体细则性立法的问题,通过修法而增订规范。比如,在台刊发大陆地区广告、大陆企业在台招商、台湾人民出任大陆地区的荣誉职务、大陆学生在台就读权益,甚至是全面修订,这会使台湾和大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与社会关系进一步发展。

不过,对于大陆对台湾在两岸关系的进一步期待,马英九还是有保留的。中国社会各界、学者专家多建议马英九应主动跨出一大步,诸如成立跨党派的“和平发展委员会”,共商两岸政策,授权民间进行二轨政治对话等。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表示,马英九第一个任期在两岸关系上的拓展,尚局限在经济事务,其它“深层问题”并未触及,特别是两岸互信机制及安全机制。因此,大陆对马英九第二个任期的两岸政策当然是有期待的。 他说,马英九第二任期虽不一定能实现和平协议,但应创造达成此一目标的更好条件,且有很大的空间可做。

马英九在就职演讲中用一个“无限未来时”谈论两岸和平协议问题。他说:“未来我们也将与大陆就台湾国际空间与两岸和平协议进行协商。”马英九在2008年竞选的时候,很明确地将两岸和平协议,以及军事互信机制列为竞选政见。但是,从2009年初以后,这个观念就已经改变了,基本上不再提两岸和平协议,也不再提军事互信机制了。因为马英九执政以后,面临到在美国《台湾关系法》与“两岸和平协议”之中必须两者选一。如果有了“两岸和平协议”,那么可能《台湾关系法》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马英九政府或许认为,透过《台湾关系法》维持台湾的安全以及两岸的和平,远比透过“两岸和平协议”来促进两岸和平更有保障。

担任过国安会秘书长的苏起曾提出对国际关系和两岸关系的综合考量是“亲美、和陆、友日”。美国不反对马英九改善两岸关系,但前提必须是台湾仍为美国领导下的“自由世界” 的一员,如果大陆与美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冲突,台湾必须站在美国一边,而且从经济实惠上讲,希望台湾长期购买美国的武器。

马英九二次执政后对此心领神会,他在就职演讲中指出:“我们要强化与美国这一位安全盟友及贸易伙伴的合作关系;我们也要珍惜邦交国的情谊,信守相互的承诺;我们更要与所有理念相通的国家和衷共济,扩大合作。我们有防卫台湾安全的决心,将编列合理的国防预算,并采购必要的防卫性武器,以打造一支坚实的国防劲旅。”

三、内政问题是马英九第二届政府的瓶颈

联合报系民意调查中心最新民调显示,马英九声望由刚就任时的六成六最高点,跌至目前的二成三最低点;批评马英九欠缺施政魄力、忽视民意、没有执政能力、不值得信任的比率都超过五成。 展望未来,五成六对马英九继续领导台湾没有信心,马正面临空前的执政危机。

调查发现,进口美国牛肉问题、油电双涨、复征证所税三项争议的民生政策使民众不满意,其中最不满意的是油电双涨政策,高达八成二不满意;其次是政府处理开放美国牛肉进口问题的表现,不满意比率也达七成六;至于政府推动复征证所税的政策表现,则是五成三民众不满意。

无论是油电价格合理化、复征证所税还是美牛案,规划当时确实都是为台湾长期发展着想,却忽略台湾景气低迷的短期现实和民众怒气愈来愈深的现实。

去年国际原油价格飙涨,在野党在总统大选前喊出油价冻涨。为了胜选,马政府硬著头皮跟在野党高喊冻涨,却让中油不堪亏损。但是国际油价的行情并非如此,油价恢复原有价格并非不合理,但是留下的“违反选举公约”印象却是无法拂拭的。

马英九曾表示:“油电双涨”是不得不做的事,也是一个很痛苦、无奈的快定。他知道会被骂、会被批评,但是现在不做,未来痛若会越大,因为台湾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能源靠进口,不可能长期靠税金补贴。他承诺,政府会彻底辅导改善台电和中油体质,让他们脱胎换骨,以符合社会期待。

四、解决内政问题仍需和平红利

马英九政权所面临的危机,其实主要是财政危机。台湾财政赤字已突破4兆元台币大关,平均每户家庭负担70万元债务。

民进党执政8年,政府债务馀额增加逾1.3兆元,当时被不少国民党立委批评“败家”。
但是马政府上台后,债务增加速度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债务已突破4兆元台币大关。“油电双涨”和复征证所税都来源于财政困窘。惠誉信评最近警告:“台湾财政赤字过高,主权评等面临调降危机。”

财政赤字增加,来源于马英九执政以来着力打造台湾经济增长,预算编成财政支出增加,加上大水灾后重建特别预算及必要的税收没有到位等。马政权在宣布“油电双涨”时正值国际油价创新高,因此给了民众“油价大涨”的强烈印象,产生了一时性的支持率下降,其实在国民党执政期间,台湾人民生活有了大幅度改善。

根据台湾行政院主计处《国民所得统计常用资料》表,民进党执政时代从2004年到2007年的平均国民所得为14,958美元,2008年马政府上任后,国民所得为15,194美元,2009年金融风暴时为14,271美元,2011年则跃升为16,413美元。

台湾财政部2011年10月12日的《全国赋税收入初步统计概况新闻稿》指出,累计1至9月实征淨额新台币13,770亿元,年增率10.2%。其中1至9月累计营业税2,279亿元,为历年同期新高。 1至9月累计营业税实征淨额比去年同期增加66亿元,年增3%,主要原因是民间消费热络和进口畅旺。

根据台湾经济部的“对外贸易表”,台湾去年对世界的整体贸易量,输出2,700多亿美元,输入2,500多亿美元,总共出超230多亿美元。其中,台湾对大陆(含香港)输出1,147亿美元,输入375亿美元,出超771亿美元。假如没有大陆市场,台湾的外贸将入超500多亿美元,平均每个台湾民众在国际贸易上每年要陪掉2300美元。

如果按照上述趋势推动台湾与大陆的贸易,台湾的对外贸易就应该会出现500多亿美元的入超,相当于台币1.5兆的规模;只要在马英九二期政权执政的4年内,大陆与台湾维持并推进现有的趋势,台湾的贸易入超就会超过台湾政府的所有国债。

因此,马英九二期政府要解决执政危机,还需和平红利。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14120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