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神舟六号多人多天太空飞行 / 中国航天一步跨越40年
日期: 05年10月4期

    本报综合消息(记者 杨文凯)载有两名航天员的神舟六号飞船于10月12日上午在酒泉发射中心升空,这是继2003年中国首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之后的又一次壮举。在航天事业领域,中国凭借稳定的技术、周密的规划、成熟的体制,晋身世界太空俱乐部,并以两次成功的载人飞行占据了重要位置。

一、神舟六号顺利起飞 安全返航

    神舟六号飞船于10月12日上午起飞,在太空轨道飞行5天后,于10月17日凌晨安全返回地面。神舟六号的起飞过程和着陆瞬间,是整个飞行任务中的重点和亮点。以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为首的主流媒体一改以前低调谨慎的报道姿态,对“神六”的发射过程进行了空前的实况直播,约有5亿观众目睹了“神六”起飞时的壮观场景。
    刚开完十六届五中全会的中共高层和国家领导人,马上投入到对神舟六号载人飞行的热切关注。中国总理温家宝一行于10月12日凌晨5时20分左右抵达酒泉发射中心,会见了将要执行“神六”飞行任务的乘务梯队的6名航天员——他们是费俊龙、聂海胜、刘伯明、景海鹏、翟志刚和吴杰。温家宝亲自为航天员们送行,并在现地观看了发射实况。与此同时,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副主席曾庆红等人则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了“神六”的发射实况。
    上午9时整,搭载着“神六”飞船的长征2号F型运载火箭正式点火,4秒钟后火箭升空。9时9分52秒,飞船进入既定轨道;9时10分,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9时24分,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向地面控制中心汇报:“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酒泉讲话指出:这是中国航天事业首次举行“多人多天”及有人参与太空实验的航天飞行,是重要关键的第一步。10月15日下午,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神六”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进行了天地对话,他勉励两位宇航员“圆满完成任务”。
    本次航天计划为时5天。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环绕地球80圈,完成了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于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返回地球,成功降落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阿木古郎草原。5时45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陈炳德宣布: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自主出舱,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第一指挥大厅内掌声雷动,参试人员欢呼雀跃。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电。
    据悉,在神六安全返回地面计划中,除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分别有主、副两个着陆场外,中国境外还有11个应急着陆场,分别位于澳大利亚、泛阿拉伯地区、北非、西欧、美国、南美等地区。

二、神舟六号实现技术新突破

    中国自主研发的神舟飞船,突破了控制、防热、分离等13项载人飞船的关键技术,总体性能达到国外目前正在使用的第三代载人飞船的水平,并在很多方面显示了自己的优势。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一步迈过美苏40年的发展历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迄今为止,俄罗斯(前苏联)和美国先后研制过9个系列的载人飞船,分别是俄罗斯的东方号、上升号、联盟号、联盟T、联盟TM、联盟TMA和美国的水星号、双子星号、阿波罗号。目前,除中国神舟系列外,只有俄罗斯联盟号系列飞船还在使用中。
    与联盟号系列相比,神舟飞船第一步就可载3人,其返回舱比联盟TMA大30%,直径达2.8米。神舟飞船利用了信息技术最新成果,从自动化控制、制导与导航,到数据管理;从对应故障的冗余设计到液晶显示设备,神舟的电子技术和智能化水平大为领先。神舟飞船也是世界上惟一真正实现人货合运的载人飞船,航天员乘返回舱返回地面后,飞船轨道舱还可以留轨工作半年,开展各种科学实验,并成为未来太空飞船的船坞。神舟飞船每发射一次,耗资20亿元,由于一船多用,可节省下巨额发射费用。中国选择了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美国专家认为,“中国计划在一个狭窄的技术基础上,建设令人印象深刻的独立太空能力。中国将集中力量于能够与其它国家的成就相媲美,然后实现超越的特定领域,而不是发展一套广泛的天空技术──就像美国所做的那样。”
    不过,神舟飞船准备周期较长,目前只能单机生产。俄罗斯的载人飞船可以随时发射,而神舟飞船目前的准备周期在一年左右。预计到神舟八号,飞船将从试验性产品转为成熟产品,生产周期会大幅缩短。
    神舟六号飞船在离开地面200-400公里的轨道上环绕地球飞行5天。飞船每飞行一个半小时就要经历一个昼夜,宇航员在5天里经历了80个昼夜,考验不小。正是在这种状态下,神舟六号进入预定轨道后,两名宇航员按计划完成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刷新了中国航天史的多项纪录:第一次进入轨道舱,第一次展开真正有人参加的空间科学实验,第一次进行了航天医学空间实验研究,第一次进行了压力服穿脱试验,第一次在“太空马桶” 如厕,自测血压等。宇航员们的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生理数据则实时传回地面,以供指挥部制订返回预案。

三、神舟六号掀中国航天热

    虽然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刚刚闭幕,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同时召开,但中国媒体关于神舟六号的密集报道明显压倒了上述两大重要活动。由于官方对“神六”发射采取开放态度,由“神六”引发的新闻大战和航天热比两年前发射神舟五号时更加激烈。
    在“神六”发射前后,媒体的报道热情获得空前爆发。传媒对“神六”的报道无孔不入,许多媒体深入挖掘航天员的个人资料,甚至爆炒航天员的家属和家乡。费俊龙和聂海胜迅速成为新的航天英雄和偶像级明星。
    中国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神六”载人飞行,极大地鼓舞了民情,也体现出高度的自信。在飞船升空当晚,中央电视台紧急更换节目,播出了“心连心”艺术团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慰问演出。影视歌大腕会聚一堂,欢歌笑语内外一片。中央电视台长达53小时的直播,也吸引广告商们排着队捧着支票,欲插入直播缝隙,宣传企业形象。中国企业欲与航天事业及神舟六号直接挂钩的强烈广告意识,也让开放的传媒尝到了新的甜头。
    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媒体本次被特许进入酒泉发射现场做实地采访。“神六”升空,也在台湾掀起了一股关心和追捧的浪潮。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在岛内油然而生。
    另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提供的数据表明,中国近年来开发的10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在航天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近2000多项空间技术成果已经移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效益良好,影响深远。

四、中国航天计划目标三段论

    神舟六号成功实现“多人多天”的载人航天飞行,引起了世界各国普遍赞赏。当然其中也隐含着警戒心。
    美国在祝贺“神六”升空的同时,也出现了担心中国太空能力加强,可能最终发展成为袭击美国卫星的能力,挑战美国的太空统治地位。但某些理性的声音也不绝于耳。美国国防情报中心主任希金斯说:“我认为中国可能在未来成为美国的一个威胁。为了避免,美国最好现在就与它在发展宇航技术方面进行合作。就像同俄罗斯人进行合作那样。你明白他们将会崛起,那么就同他们进行合作。”
    日本《读卖新闻》社论将中国的航天计划解读为中国的国际战略:新的航天大国登场,表示国际环境将变得更加复杂。社论还预测,两年后,中国将实现航天员的太空行走;此后,中国将搭造太空实验室;中国还将利用正在研究的大功率火箭,建造自己的空间站。相反,日本在太空发展方面除了继续参与国际合作之外,还没有一个讨论独立太空战略的组织。日本被中国??在后面,表现出明显的焦虑。
    另一方面,中国的太空计划已经开始使欧洲航天局黯然失色,尽管后者在发射无人商业卫星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据测,中国可能在今后五年内赶上欧洲航天局一年10次左右的发射频率。欧洲的发射集中在商业和科学方面,中国将开拓应用卫星及载人航天计划。欧洲政府必须花钱维持欧洲航天局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等级的位置。否则,中国将在十年内超越欧洲。
    尽管国际舆论和观察家们论说纷纭,但中国总理温家宝明确表示:中国进行航天工程,出于和平目的。这是人类科学与和平事业,中国愿与世界人民一起为和平利用太空携手共进。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表示:中国不希望看到任何形式的武器出现在外层空间,中国重申,我们的航天计划是人类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三期工程战略:神舟六号主要是对“多人多天”载人航天技术的一次考核,标志着一期工程结束;二期工程将突破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和出舱活动技术;三期工程将突破空间站技术。中国航空官员表示,中国计划在2010年把一辆无人登陆车送上月球。而美国“发现号”宇航员安德鲁.托马斯在10月初访问日本时已经直言不讳了:“月球上的下一脚印很可能是中国的。”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1/1411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