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唐家璇在日本友好团体招待会讲话
日期: 2012/04/27 18:35
  应日本日中友好七团体和“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日方执委会邀请,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唐家璇对日本进行友好访问。4月25日,唐家璇在东京出席日中友好七团体和“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日方执委会联合举办的招待会并发表讲话,全文如下:

  各位朋友,

  大家好!

  很高兴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访问日本,首先,我谨对日中友好七团体和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日方执委会的盛情邀请表示衷心感谢。今天,承蒙各团体为我举行如此盛大的欢迎招待会,使我有机会和各位新老朋友见面,倍感亲切。我愿借此机会,向日本各界友人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一个多月前,我刚刚就任中日友好协会会长。接过这副重担,我倍感光荣,更深感责任重大。我愿以中日友协历任会长和前辈们为榜样,为中日友好事业的发展竭尽全力。我真诚地希望并深信必能继续得到日本各界朋友的鼎力支持与帮助。

  朋友们,

  去年3月11日,日本遭遇了史上罕见的特大地震灾害,把中日两国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正如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时日本国民倾力相助那样,中国人民立即行动起来,向灾区伸出了援手。两国人民在共同抵御自然灾害中展现的无疆大爱和患难之情将成为中日友好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永远珍惜。一年多来,在日本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灾区重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我深信,日本人民一定能够克服暂时的困难,早日重建美好家园,并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发展。

  朋友们,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40年弹指一挥间,但中日关系经历了沧桑巨变,取得长足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日关系重建和发展的进程中,民间友好发挥了最重要的促进作用。日中友好各团体始终走在中日友好的最前列,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中日各领域友好交流与合作,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抚今追昔,我们深切怀念两国各界为中日友好奉献了毕生精力、智慧和勇气的众多有识之士,同时更欣喜地看到新形势下两国无数社会精英和普通民众在先辈们的感召和指引下,积极融入中日友好事业的大潮中。正是两国人民共同持续不懈的辛勤付出,才将中日友好事业由一条条涓涓细流汇集成波涛澎湃的时代洪流。我愿借此机会,向所有支持、推动和参与中日友好事业、帮助中国建设的日本朋友们,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

  朋友们,

  当前国际格局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演变,亚洲作为全球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地位影响持续上升,区域合作和一体化潮流方兴未艾。中日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亚洲60%以上,新形势下两国拥有更加广泛的共同利益,也面临日益增多的共同挑战,中日关系的重要性丝毫没有下降,而且进一步上升。

  展望未来,如何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全面深化战略互惠合作,把一个健康稳定的中日关系带到下一个40年乃至更长时期,是摆在两国政府和民间各界有识之士面前的紧迫课题。我认为,双方有必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积极增进政治互信,牢固树立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伙伴意识。中日两千年交往史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证明,中日和则两利、斗则俱损,和平、友好、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选择。

  中日在第四个政治文件中确认,双方“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相互支持对方的和平发展”。这些重要政治共识体现了两国领导人对新时期中日关系现状和发展方向的深刻认识和战略决断,对双方把握和处理中日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应切实贯彻落实到双方的政策实践中去。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基于本国历史文化传统、现实国情和根本利益以及时代潮流做出的战略抉择,也是中国党和政府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作出的严肃承诺。近年日本国内对中国的发展特别是军力发展有不少议论。我想,对于中国的发展,关键要看中国奉行什么样的政策,我们对日坚持奉行睦邻友好政策,这应该成为日本看待中国发展的出发点。中国的军力发展始终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和平发展战略,目的是维护本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中国发展国防力量决不针对包括日本在内的任何国家。双方应通过不断加强安全防务领域对话交流,逐步消除误解和疑虑,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

  二是坚持互利共赢,把共同利益的蛋糕尽可能做大。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日本在资金、技术等许多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宝贵支持,有力支援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同时中国的发展也为日本经济的复苏增长注入了重要动力。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容量的扩大,中日经贸合作领域和空间的拓展,将会为双方创新合作模式、提高合作水平进一步提供难得的机遇。我想强调的是,尽管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但在人均水平、发展质量、科技创新上同日本还存在很大差距。中日经济规模的演变并未削弱两国经济合作的互补性,中日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模式相通,中国在破解改革发展难题时十分注意借鉴学习日本的经验,日本应对高龄少子化的经验,对中国就有重要参考价值。我们愿意同日方进一步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三是大力加强人文交流,不断改善国民感情。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上世纪70、80年代,一大批日本影视作品在中国热映,很多日本演员在中国家喻户晓,有效拉近了两国的国民感情。当时的一些经验和做法,至今仍值得借鉴。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得以赴日旅游观光、学习就业,中日关系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国民大交流”时代。目前,双方为纪念邦交正常化40周年,正在共同举办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活动,可谓恰逢其时。双方应以友好年为契机,把国民交流进一步推向基层和草根,让尽可能多的人在“新的相遇”中建立起“心的纽带”,使中日友好事业的基础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巩固。衷心希望两国民间友好团体为此积极发挥引领作用。

  四是文化领域加强交流互鉴,共同弘扬东方价值理念。中日同为东方文明的开拓者和传承者,都为东方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敬老、爱幼、重友、守信、勤劳、修身、仁爱、以和为贵等共同的文化传统价值,是维系中日两千年交往的重要精神纽带。今天,传统价值观念的回归正在中日两国悄然兴起。前不久在东京举办的“故宫文物精品展”盛况空前,引起日本各界强烈共鸣。我们应敏锐地把握时代的脉动,深入挖掘和积极弘扬东方文化价值,不断充实和丰富双方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园。

  五是国际地区事务中加强合作,不断拓展共同利益。亚洲是中日安身立命之所,作为亚洲两个最大经济体和有影响力的大国,中日有责任也有必要携起手来,共同维护亚洲的和平、稳定,为亚洲和世界的发展、繁荣作出重要贡献。近年来,中日韩、10+3等东亚区域合作呈现强劲发展势头,给中日两国和地区各国带来重要利益。双方去年首次就加速推进东亚自贸区和东亚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建设提出联合倡议,受到各方高度重视和欢迎。21世纪将是亚洲的世纪,我们愿同日方继续携手努力,共同为振兴亚洲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朋友们,

  中日两国正在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和平、友好、合作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期盼,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对中日关系的前景充满信心。只要双方始终以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按照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精神牢牢把握中日关系大局,及时抓住机遇,深化合作,排除干扰,开拓进取,我们就一定能够推动中日关系朝着“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宏伟目标不断向前迈进,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大福祉,为本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14076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