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被北京免职令通常不大关心外国新闻的日本社会例外地一片哗然。
一向谨慎评论外国领导层的官方电视台NHK连日的主要新闻标题都是薄熙来被撤的相关消息。
周五(3月16日)的新标题是“中国围绕最高领导层的权力斗争激化”。
评论说“薄熙来是关系到候任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国家副主席的‘太子党’之一,从曾被指可能进入最高领导层政治局常委这一点来看,说明中共迎接今年秋天党大会时,胡锦涛国家主席出身的共青团派与‘太子党’围绕最高领导层人事的斗争变得更激烈”。
经济界受冲击
民间传媒中,最热议的莫过于经济界最大报纸《日本经济新闻》。
《日经》周四对薄熙来事件的报道以“引进日企、与日关系深厚的薄熙来被撤冲击日企”为标题。
报道指出薄熙来主持大连时就引进日本家电企业佳能、松下和东芝等实现了大连经济发展,也因此创出政绩。
报道认为,薄熙来升任政治局委员,从而与日企关系深厚。
报道说,薄熙来主持重庆后,继续与日本贸易公司伊藤忠商事、三井物产、三菱商事合作,也指挥了日本便利店罗森(Lawson)到重庆开店。
报道引述日企高管透露说,薄熙来对他们说:“大连和日企一起提升成果的经验说明,中日关系就算紧张大连也能支持日企。”
《日经》引述中国政府官员的分析说:“重视经济成长的薄熙来被撤职,象征着中国从高经济成长向安定成长的时代转变”。
但《日经》也引述日企高管不安地说:“恐怕本社的中国战略要受影响”。
报道最后引述香港企业家的话“在中国要扩大事业,必须与很多政客交往”来总结说“面对今秋中国领导层刷新,面向未来必须扩大渠道变得越来越重要”。
未必影响政策
不过《日经》周五引述前驻华大使宫本雄二分析说,薄熙来本人今秋进入国家领导层虽已绝望,但对其他人事影响可能有限,因为中国领导层会止步于薄熙来撤职,把混乱抑制在最小程度。
宫本还相信,重视贫富悬殊的薄熙来与党内路线分歧不大,所以相信薄熙来撤职问题不会重大影响中国的经济政策。宫本认为,薄熙来的亲信王立军投奔美国领事馆的事件是中共历史性丑闻、被权力斗争所利用。
《日经》周五的报道还以问答形式来说明太子党与共青团派的不同,但也说共青团派并非集中一个主张和政策,双方都有改革与保守派,根据时局变化改变政治立场的领导人正在增加。
报道举例说,薄熙来就曾是改革旗手,但近年热心复辟群众运动宣传;副总理王岐山虽也是太子党,但继承着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路线;就是作为太子党领袖的习近平也得到中国金融业期待他加速市场经济。
《日经》反过来举例说,尽管胡锦涛提倡“和谐社会”说明他重视社会平等更大于经济效果,并扩大被称作新左派的学者影响力,但与薄熙来对抗的共青团派的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却也是贯彻市场经济原理的领导者。
日本传媒纷纷分析薄熙来被撤
法广网消息:中国周四罢免重庆市党委书记薄熙来的决定,在日本引起的反应比中国人大周三闭幕和总理温家宝的记者会更大,各大传媒都在第一时间以大标题报道,并纷纷议论。官方电视台NHK说,围绕薄熙来的连串人士动向说明,今年秋天中国高层人事交替结构中,薄熙来事实上已被排除。
《朝日新闻》和《产经新闻》少有地都用薄熙来是背负王立军投奔美国领事馆行为的监督责任的标题,不过《产经新闻》说,薄熙来被更迭,可能影响今年秋天预定接班的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组成的太子党帮的地盘。《日本经济新闻》更明确说,薄熙来被更迭,标志着习近平、薄熙来这些太子党帮与胡锦涛为首的共青团派之间争夺新领导权的斗争激化,而习近平丢卒保车,也存在乘机割舍太子党帮弱点的看法。
《读卖新闻》虽也认为薄熙来是受王立军投奔美国领事馆的牵连下台,但指出,曾作为今年秋天进入政治局常委有力人选的薄熙来现在基本失去可能性,是中国为了尽快收拾党内的政治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