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昨(29)日公布「2012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江苏、广东、上海在全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中,经济综合竞争力分居前三名。
社科院昨天公布的第六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是以「十一五」(2006年~2010年)期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综合考量宏观经济竞争力、产业经济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财政金融竞争力、知识经济竞争力等指标,而得出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
与2006年相比较,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是重庆市,五年内排名上升了六名,安徽省也上升四名;排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山西省,下跌了五名,其次是河南省,下跌了四名。
大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在昨天发布会中表示,过去几年大陆省域经济发展有几个趋势值得关注。首先是,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经济成长速度已连续四年超过东部地区,而且有很多省分近两年农民收入的增速开始超过城镇居民,这就显示中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有所增强。
其次,中国的「人口红利」从全国范围来看正在逐渐消失,尤其沿海情况更是明显。另一方面,沿海经济总量比较大的省份GDP的增速也明显下滑,潜在的增长率明显回落。
韩俊并提出,目前中国无论是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或是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推进,都正遭受「双重争夺」,亦即当前一些欧美国家积极推动的「再工业化」,以及中国周边发展中国家低要素成本的竞争压力。
「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主编李闽榕也表示,过去五年大陆的区域间经济差异正逐步缩小。从名目增长率来看,西部和中部最高,都超过18%,东部最低,为14%。显见中西部地区正在超越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主力,中国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东慢西快」的趋势。
李闽榕并指出,GDP总量突破「万亿」(人民币1兆元)大关,是观察省域经济发展水准、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随着广东省于2001年率先进入「万亿GDP俱乐部」,至2011年底,全中国已有23个省市进入「万亿GDP俱乐部成员」。
目前大陆GDP总量排名前三名依序为:广东、江苏和山东,但江苏与山东距离挑战广东第一GDP大省的地位,也只有一步之遥。
中国社会科学院昨(29)日公布「2012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江苏、广东、上海在全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中,经济综合竞争力分居前三名。
社科院昨天公布的第六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是以「十一五」(2006年~2010年)期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综合考量宏观经济竞争力、产业经济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财政金融竞争力、知识经济竞争力等指标,而得出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
与2006年相比较,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是重庆市,五年内排名上升了六名,安徽省也上升四名;排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山西省,下跌了五名,其次是河南省,下跌了四名。
大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在昨天发布会中表示,过去几年大陆省域经济发展有几个趋势值得关注。首先是,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经济成长速度已连续四年超过东部地区,而且有很多省分近两年农民收入的增速开始超过城镇居民,这就显示中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有所增强。
其次,中国的「人口红利」从全国范围来看正在逐渐消失,尤其沿海情况更是明显。另一方面,沿海经济总量比较大的省份GDP的增速也明显下滑,潜在的增长率明显回落。
韩俊并提出,目前中国无论是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或是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推进,都正遭受「双重争夺」,亦即当前一些欧美国家积极推动的「再工业化」,以及中国周边发展中国家低要素成本的竞争压力。
「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主编李闽榕也表示,过去五年大陆的区域间经济差异正逐步缩小。从名目增长率来看,西部和中部最高,都超过18%,东部最低,为14%。显见中西部地区正在超越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主力,中国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东慢西快」的趋势。
李闽榕并指出,GDP总量突破「万亿」(人民币1兆元)大关,是观察省域经济发展水准、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随着广东省于2001年率先进入「万亿GDP俱乐部」,至2011年底,全中国已有23个省市进入「万亿GDP俱乐部成员」。
目前大陆GDP总量排名前三名依序为:广东、江苏和山东,但江苏与山东距离挑战广东第一GDP大省的地位,也只有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