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国部委普遍挪用资金
日期: 05年10月2期
      

      中国审计署9月28日公布了外交部、发改委等32个部门单位2004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结果。这次审计发现的转移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虚报多领预算资金、私设账外账和“小金库”、乱收费等问题,也是近年来屡审屡犯的主要问题。

      挪用资金办企业、炒股票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财政资金应当专款专用。但是,转移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已经成为各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审计发现,1995年,国家物资储备局曾以进口物资为名,拨付该局深圳办事处所属深圳华储实业公司购货款7600万元,实际有7545.6万元被用于购买香港某公司持有的股票。
      1997年,科技部下属单位与其它单位共同投资组建北京凯正生物工程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2925万元投资中竟然有2632.5万元来自“863计划”课题经费。
      此外,自然科学基金会、外交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质检总局、中国法学会等部门或其所属单位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转移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的问题。

      虚报多领预算资金

      项目预算应当具有明确的目标和组织实施计划,编制、申报过程前应当经过充分的研究和论证,使之尽可能地科学合理。然而,审计发现,一些部门单位的项目预算编制不实、结余过大,甚至虚报多领、高估冒算预算资金,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004年,财政部批后了商务部一项高达6亿元的基金支出预算,而实际支出只有4050万元,仅为预算批后数的6.75%。同一年,国资委管理的30多家单位累计多报领住房公积金和提租补贴预算资金906.12万元。
      此外,广电总局、环保总局、体育总局、中国地震局、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等部门也存在着虚报多领预算资金等问题。

      私设“小金库”为职工发福利

      公款私存、私设账外账和“小金库”往往与腐败伴生。为此,国家三令五申,禁止私设“小金库”。但在一些部门和单位,这种现象仍然相当普遍。
      审计发现,从1991年起,民航总局有关部门通过隐匿下属单位上缴款项、截留购建职工宿舍结余款等,私设“小金库”。截至今年1月,累计收入8784.33万元,累计支出4808.05万元,主要用于发放职工补贴和为部分职工购买商业保险。
      1998年至2004年,体育总局所属某运动管理中心球队,未将收取的国内外企业赞助、比赛费等款项2412.83万元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而是直接用于球队教练员、运动员补贴和奖励等支出,余款438.29万元也以现金形式存放或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
      此外,国资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防科工委、建设部等部门或其所属单位也存在着私设“小金库”等问题。

      巧立名目乱收费

      上学贵一直是群众反映十分强烈的问题。审计发现,近年来教育部门乱收费现象仍然十分严重。
      2003年至2004年,教育部一些所属单位未经批准自行收费1.54亿元,其中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向各地主考单位归集英语四六级考试费1.4亿元、北京语言大学收取汉语水平考试费1293.93万元。
      像教育部门这样,巧立名目乱收费的部门和单位还有:商务部所属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环保总局所属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国家旅游局,中国红十字会。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3/1392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