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不少业者对中国房地产今年市道感到悲观,但熟悉官方政策取向的专家指出,随着保障房全面开工与竣工,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常化已经进入倒计时。
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主要城市房地产价格回落的趋势持续,回落城市也有所增加,市场普遍预期今年上半年仍将量价齐跌,房市调控将何时松绑的猜测也随之传开。
房价下跌料顶多10%
展望房价,中国房产信息集团上海机构研究总监薛建雄认为,全国实际的泡沫平均应该在20%左右,到今年中回算,他估计整体房价下跌顶多10%,尽管个别城市或楼盘可能有较多的跌幅。
“市场其实没有那么糟。”薛建雄相信。
他说,中国各地正大规模上马的保障房建设,是平衡房地产市场结构的一个最重要砝码。但这一步骤估计要到2018年才能全面完成,市场到那时候也会进入相对完善的阶段。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旗下的易居研究院主要为政府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协助上海政府建立房地产信息系统。集团下属的克尔瑞公司工程人员也协助建设部开发政府房地产信息系统。
薛建雄说:“整个保障房建设估计必须15年时间完成。从胡温上台时的2003年开始推动,用5年时间完成土地供应的工作,然后从2008年又用5年时间准备开工,现在全国各地已经陆续开工并且将在这一两年逐步完成。然后必须从2013年到2018年左右,才能完成所有保障房建设完成、推入市场供应,同时各地完成准入与分配配套工作,到那时,整个市场的体制将相对臻于完善。”
薛建雄认为,未来政府对市场的调节主要透过四个方面:银行利率、贷款比例,调节购买力;房产税、契税则用来调节投资收益与市场的活跃度。但对于投机性的调控仍会持续。
“目前唯一不完善的税种是房产税,按照政府的做法,大约在2014至2015年间,房产税和法律的调节体系就能完善化,商品房市场的调控也能进入比较合理的区间。”
到2018年,原有与新建保障房的供应将占整体房屋市场的50%,甚至更多。到那时,商品房购买对象明确化,社会对房价高的痛苦也将大大减低。
整体收入水平太低
在泡沫化和房价高的抱怨声中,薛建雄大胆表示,市场已经形成“房价太高”的既定印象,但如果分层次来看,“房价还是合理的”。
他分析:“今天的不合理是供应的不合理,主要问题是整体收入水平太低。以上海本地人来说,家庭年收入5万元(人民币,下同)以下的,基本上没有多余的钱,完全要靠政府的廉租房。7万到7万5000元的,一年会有一两万元存款,政府应该提供公租房。年收入8至10万元的,一年约有三五万元的存款,有能力购买共有产权房。”
他表示,这些类型的房屋必须由政府承担,目前正在实施。而社会上被普遍指责的高房价则是来自商品房,但商品房市场真正对象应该只有年收入10万以上的家庭。这样的家庭约占上海三四成,薛建雄表示,其余六七成不应该是商品房的目标对象,但因为保障房供应不足够,才导致大家只能朝商品房看,“高房价”就俨然是全民共识了。
薛建雄分析,上海房价在80万到100万的其实占了两三成,对年收入10到20万之间的家庭来说,其实房价与收入比并不算高。
“这是很现实而复杂的课题,也不符合社会大众的普遍认知,”薛建雄坦承所说的话可能引起讨伐之声:“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主流经济学家,拿欧美理论套到中国市场,这些理论因为有欧美国家经历过了,很容易理解和被接受。但是如果从中国现有的社会情况出发,要能完全解释清楚中国现实情况的各种矛盾,就未必适合,也难免错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