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日本出口超级大国时代结束
日期: 2012/01/26 15:10
原文发表于《华尔街日报》中文版 (http://cn.wsj.com


全球最强有力的出口引擎之一正在失去动力。

几十年以来,凭借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日本向全球市场大量出口汽车、消费电子产品和半导体器件。

但这种情况已成为过去。

预计日本政府将于本周三宣布该国自1980年以来首次出现全年贸易逆差。经济学家警告称,如果日圆保持强势并且全球需求疲软,今后几年日本贸易仍将持续逆差。

造成日本贸易格局这种惊人转变的部分原因在于去年3月份大地震和海啸等一次性因素的影响。地震和海啸摧毁了工厂,造成供应链中断,使日本很多核电厂反应堆停运。不过,地震似乎只是加快了日本企业竞争力的趋势性下降速度。随着日本这个出口超级大国缓慢走向老龄化,这种下降趋势几年前就已经显露出端倪。

已有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将生产线转移至海外。机床生产商森精机制作所(Mori Seiki Co.)董事长森雅彦(Masahiko Mori)表示,这是该公司的转折点。该公司成立于1948年,今年将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Davis设立首家海外工厂。森雅彦称,他希望在五年内公司海外机床产量达到总产量的40%左右,而目前海外生产实质上为零。

虽然日本一度迫使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跟随它的脚步,但现在却无法控制地被其他大国迎头赶上。中国和巴西等新兴市场经济体迅速崛起,推高了日本从石油到天然气再到用于生产照相机、手机和汽车的稀土的进口成本。森雅彦称,由于稀土价格处于高位,该公司需要在电机中使用的磁铁的价格已经翻倍。

日本的贸易数据体现了国内制造业的低迷状况。2011年前11个月,日本出现贸易逆差2.3万亿日元(约合300亿美元),而2010年全年则实现顺差6.6万亿日元。分析师们指出,周三公布的数据几乎不可能会显示去年12月份日本有足够的贸易顺差能抵消掉前11个月的逆差。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枝野幸男(Yukio Edano)上周在接受《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采访时表示,他不否认,在政府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日本存在可能陷入长期贸易逆差的趋势。


Bloomberg News
2012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一些日本民众在神田神社祈福。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驻东京的经济研究负责人、曾在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任职的Hiromichi Shirakawa预计,今年日本将和2011年一样出现贸易逆差。他表示,只要日圆兑美元汇率继续维持在历史高点附近、能源价格高企和全球需求相对疲软,日本就没有可能恢复贸易顺差。

这样的变化对日本来说显然不是好事。如果贸易逆差状况延续,日本可能从稳定的资本供应国变成净借款国。在日本公共债务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高于意大利的情况下,债务融资可能最终成为难题。

虽然目前日圆汇率处在高位,但如果日本对外贸易逆差持续,日圆最终将大幅下跌。日圆走软将为日本制造商带来帮助,但会给越来越习惯于依赖进口的日本经济带来压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数十年中,日本经济在出口的带动下实现了腾飞,并创造了大量财富,日本经济创造的“经济奇迹”让日本领导人沾沾自喜。1981年时,由于日本汽车在美国过于畅销,以至于美国政府不得不施加压力,要求日本汽车制造商“自愿”限制出口。之后不久,美国又指责日本在全球市场低价倾销半导体产品。

为在全球范围遏制日本的出口,美国、欧洲主要国家和日本在1985年签署了《广场协定》(Plaza Accord),逼迫日圆兑主要货币升值,进而提高日本产品在全球市场的成本。该协定在汇率方面带来巨大影响,日圆从1985年的1美元兑换239日圆大幅升至1988年时的1美元兑换128日圆。

不过,日本巨大的贸易顺差并未因此显著收窄,部分原因在于日本政府通过向自身经济领域注入大量低成本资金试图减轻日圆升值的影响。但这一做法引发了资产泡沫,严重扭曲了日本经济和金融市场,泡沫破裂的结果就是之后长达二十年的滞胀。中国政府一直将《广场协定》带来的这些负面影响作为不太愿意屈服于美国的压力而允许人民币升值的主要理由。

近年来,日本制造企业的表现一直输给中国、韩国等国的竞争对手。这些竞争对手的产品质量往往与日本企业的产品不相上下,但成本却低得多。据德勤会计师行(Deloitte Touche Tohmatsu)和美国竞争力委员会(Council on Competitiveness) 2010年对全球制造企业高管进行的一项调查预测,受人口老龄化和国内生产成本上涨影响,未来几年日本制造商的竞争力不仅将继续落后于发展中国家,还将落后于美国。

海外市场竞争加剧已迫使丰田汽车公司(Toyota Motor Co.)、索尼公司(Sony co., 又名:新力公司)等日本制造业巨头下调海外产品价格,日圆升值则进一步压缩了这些企业的盈利空间。

福岛第一核电站(Fukushima Daiichi)去年3月份发生的核泄漏事故更导致日本全面叫停国内核能利用,间接推高了能源成本。

福岛第一核电站运营商东京电力(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上周宣布,企业用户基本电价平均上调17%。这是1980年以来的首次上调,理由是公众反对重启核反应堆,导致东京电力更加依赖高成本的石油。

其他日本电力公司重启核反应堆亦遇到阻力。日本政府警告,夏季用电高峰期日本核电厂可能全部关闭,企业将被迫实施节电或轮流停电措施。日本制造企业对此已有打算,比如Mori就准备在其位于日本西部的工厂采取节电措施。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99/13902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