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国龙与美国鹰 谁主宰21世纪?
日期: 2012/01/09 12:47 评分: 6.50/2
美国之音

  美国之音中文网日前发表文章,题为《中国龙vs美国鹰,谁主宰21世纪?》。摘编如下:

  由美国为首的国家在20世纪建立了以自由主义为基准的国际秩序,但在并非民主政体的中国崛起的21世纪,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否会被中国取代,引发许多争论。

  普林斯顿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教授约翰。伊肯伯里博士(John Ikenberry)最近出版新书《自由巨兽》,在书中探讨自由主义对当今国际局势的塑造和影响。他于1月5号在华盛顿的威尔逊中心的讲话当中,谈到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在国际上应扮演何种领导角色。

  伊肯伯里教授认为,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美国主导之下,形成一个追求自由的国际架构,同时推动许多国家的民主化,而这些国家也成为这个国际秩序的一份子,他说:“发展中国家被带领进入这个制度当中。从1980年代以来,有些国家崛起,它们转变成为市场经济,转变成为民主政体,韩国、台湾、智利、阿根廷、巴西、东欧国家,它们都是加入这个秩序的国家,在冷战之后,透过自由的崛起,透过这个秩序的扩散及整合,如同墨水般渲染开来。”

  他认为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完整的世界秩序。自由主义代表的是自由(liberty)以及平权(equal rights),有许多不同层面与学说,在个人方面如性别、种族、同性恋等争取自由与平等,在经济上强调自由市场,在国际上则被认为与极权主义相对立。不过伊肯伯里认为这样的努力在布什总统时代因为进行反恐战争、入侵伊拉克,以及美国的单边主义,而遭到破坏。与此同时,随着中国趁势崛起,美国又遇到经济衰退,于是美国在国际社会的领导地位渐渐消退。

  但伊肯伯里认为美国依旧会在国际社会当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而这个自由主义的秩序也将延续。他分析:“现在有着秩序的危机,美国秩序的危机,但并不是自由国际主义的危机,或是更深层的逻辑秩序的危机。是美国在这个制度当中面临了危机,而并不一定是开放性秩序的逻辑底限以及支持架构的危机,这种秩序我称之为自由秩序。有些人认为美国主宰的地位结束,但我认为自由国际主义不但存在,并且正在茁壮。”

  伊肯伯里认为,这个由美国参与建立的国际秩序,注重“开放式的解决”模式,注重互相依赖的安全约束(security binding),而这已经广为世界各国接受。他认为未来的世界将更加的互相依存(inter-independence),自由主义模式将继续下去。他举出去年在利比亚的事件为成功例子,美国并未主导,而是由英国和法国担任主力部队,最终协助利比亚人民获得自由。

  伊肯伯里观察,日本、印度、巴西等国家,都是由社会以及商业精英领头,逐渐改变了国家的政治与社会体制。但中国要改变比较困难,因为中国的市场掌控在国家手中。

  他认为,21世纪的现在,中国已经崛起成为强大的国家,虽然许多时候表示不认同当前的国际秩序,但同时“一支脚已经踏在这个秩序当中。”他认为中国将无法冲撞并取代这个自由主义的世界秩序,因为中国模式与世界追求自由的模式,是相抵触的:“中国可以在一个开放的世纪体系当中,继续当一个剥削者,做一个掠夺者。但是他们的模式却无法成为世界秩序的模式,因为如果每个人都遵循它的模式,就会导致溃散,保护主义林立,整个体制崩溃。”

  他认为对于这个既有的自由主义体制,中国无法提出其他更好的想法或制度来取代。中国虽然提出要以更多主权为基础,似乎与自由主义国家放弃某部分主权、进行国际合作的做法不同,但中国同样也在积极参与各种区域性组织,而中国也不断地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彰显实力,但这样的国际组织正是基于美国领导的自由主义而建立的。

  伊肯伯里强调,任何国际体制,都必须具备“可运作性”,而中国并未提出任何能够代替既有体制的实际做法。他解释:“国际秩序必须要能够解决问题。所以如果中国想要游说世界各国,以它自己的制度来取代美国的国际秩序,不只是必须要有力量的支持,要有好的想法的支持,还要具备可以运作性,做的事情必须要是其他国家想要做的。”

  伊肯伯里计算过,美国、俄国与中国自1945年以来,每五年一次的安全盟友变化情况。他发现美国从12个开始,到现在有64个安全盟友,他分析:“中国的盟友,依照五年一次来计算,是一个、一个、一个、两个、两个、一个、一个、一个。所以当美国的盟友数量上升到64的时候,中国却停滞不前。美国有这么多的盟友,而中国却不与人结盟。我的质疑就是,当美国有64个盟友而中国只有1个的时候,我看不出来一个变革的世界,我看不出来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

  伊肯伯里举和中国邻近的国家,如越南、日本、韩国等重要的贸易伙伴为例子,他说:“它们做生意就找中国龙,但是要安全就找美国鹰。所以它们跟两国都紧密相连。”

  他认为这些国家虽然也不一定对美国的做法完全赞同,但它们都无法信任中国,并且与中国时有矛盾和冲突,而且虽然乐见中国崛起富强,但并不会接受中国主导的国际社会。

  中美对抗,中国的胜算是多少?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对外贸依赖极为严重的国家。仅以石油为例,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就达到百分之五十多。换而言之,中国现在正在燃烧使用的一多半石油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一旦没有它,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就会在短时间内大乱。所以,石油是中国的命脉。没有了进口的石油,中国就会不战自败。

  看准了这一点,美国先是不惜血本拿下了伊拉克,而后还准备进犯伊朗。因为进展的不顺利,美国又把黑手伸进了世界着名的石油产区利比亚。利比亚的战事还没有消停,它又准备在叙利亚下手了。等到美国把世界上的主要石油产区全部搞定了,美国对于中国的能源封锁的战略部署也就大功告成了。那时候只要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中国的经济活动就会立即停摆。经济瘫痪了,这个国家也就完蛋了。所以,现在世界主要石油产区响起的隆隆枪炮声,就是中美抗争的一种现在还不流血的特殊形式,只不过美国没有向世人明确宣布罢了。

  再看中国南海现在的乱象。这里之所以吸引了那么多流氓国家贪婪的目光,无非是其海底蕴藏的丰富石油资源。假设中东地区的原油不再向中国供应了,而此时中国又可以获得南海开采的大量原油,那么美国对于中国的经济扼杀还是不能马上奏效。于是,美国又开始挑唆南海的那些流氓国家争相发难。虽然纷争出现在中东之外,但是美国这个幕后主使者的罪恶目的都是与中东乱局的指导思想如出一辙,这就是要掐断中国的能源供应和经济命脉。这是中美对抗的另一个胶着点。

  除了石油这个战略软肋之外,中国还有高达数以几万亿计的美元资产。这笔资产还令美国寝食不安。假设中国横下心来抛售了它,世界的金融秩序就会立即崩溃,美国就会遭到灭顶之灾。美国打算如何消除这个心腹之患呢?逼迫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是办法之一,还有的就是美国曾经对于伊朗,伊拉克和今天的利比亚所采取的卑鄙手段那样:干脆予以全部冻结没收。假设中国的这笔巨额资产有了闪失,其震撼力之大,又是中国人民和政府所万万不能接受的。高悬在中美两国头顶的这颗金融核弹究竟会炸死哪个国家,还让中美两国高层心惊胆颤。这就是中美两国早已交手过招的金融战。

  能源战,金融战,中国已经与美国较量多时了,美国能否取得完胜还是一个比较大的未知数。为了彻底解决中国,美国战略家还准备在必要的时候使用军事手段。当今媒体上反复渲染的中国核武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重要信号。这么敏感的问题为何一再见诸于世界公开媒体?这是在因为网络时代,已经很难对所有事情做到完全保密,美国智库的想法总会通过各种渠道有意无意流露出来的。这是其一;其二还有可能是美国智库有意释放的探测气球,以激将的方法刺激中国动怒,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之下泄露中国的最高核秘密。反复贬低中国的核武器,一为美国自己壮胆,二来是要引诱中国尽早亮出底牌,这是美国图谋对中国发起军事打击的先兆之一。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哗众取宠。请人们回顾一下,美国在对伊拉克发起军事打击之前就是反复核查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前对于朝鲜磨刀霍霍之际,美国最为关注的还是朝鲜的核弹头。

  综上所述,中美之间的能源战与金融战,已经短兵相接;究竟中美之间的军事对抗何时开始,本帖无法给出确切的时间。毋庸置疑的事实是,美国的的确确在进行对于中国的战争准备。可能有人会说,打战咱们不怕,愿意奉陪到底;可是比打仗更为严峻的事态还有:美国要是把手中掌握的能源,金融和军事武器轮番使出或是三剑并发,中国打算如何应对?

  中国的崛起一定会引起中美对抗吗?

  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应《环球时报》之邀,于今年11月与中国外交学院副院长秦亚青教授就大国政治问题进行了一次对话。在预测 20-50年的中美关系时,米尔斯海默说,中国正在经济领域取得快速的发展,而美国不能容忍世界舞台上存在与之匹故的竞争对手。其结果便是中美之间激烈而危险的安全竞争,这种竞争类似于美苏冷战

  期间的那种对抗。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其主要缺点是没有看到当今的世界发生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导致了大国在冲突中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种变化的关键因素是经济全球化和与之相伴的科学技术进步。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生产力有了空前的提高,因而引起世界经济关系和整个国际关系包括大国关系发生一系列变化,正是这些变化可以使大国之间不至于“走上重复历史争端的歪路”。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电子能技术和空间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1985年以来,以软件的开发和大规模产业化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一个信息革命的新纪元。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几十倍、成百倍,甚至成千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资本主义大国的大资产阶级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攫取了大量超额利润。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2001年初公布的全球富豪年度评估报告显示,世界前十大富豪里有5位是经营软件或电脑生产的。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资产阶级依靠科技进步形成的巨大经济实力在世界范围内谋取利益,不需要像历史上的殖民主义大、帝国主义大国那样来掠取殖民地或扩张领土,不会由此引起激烈冲突,以致发生世界大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的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谋求霸权,不对外扩张,更不会与美国在这方面进行对抗。

  二、由于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同时资本主义国家的大资产阶级及其政治家吸取造成上个世界30年代大萧条的教训,采取了许多措施来调节经济活动,如通过金融、利率、税收等宏观调控手段,特别是不断地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再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转变,因而心尽管在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仍出现经济衰退,但除个别情况外,都比较快地又走向复苏、繁荣、战后再没有出现30年代那样的大萧条,也没有出现二次大战的德、意、日那样狂热的法西斯战争势力。以美国20世纪最后10年的情况为例,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淡化,经济自我调节能力大大提高。最近3年美国经济曾一度停滞,但在美国政府采取调低利率的大幅减税等措施后,经济增长速度又明显加快了。资本主义没有出现通过战争来摆脱经济危机的诉求。

  三、美欧等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国家机器用高额累进税等办法把大资产阶级攫取的超额利润拿出一部分进行再分配,改善社会福利,调和阶级矛盾。欧洲不少国家现在或曾经是社会民主党掌权,普遍搞福利主义,美国、日本、加拿大、澳、新等国的社会福利也大有改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经济大萧条,大批工人失业,生活无着,希特勒以国家社会主义欺骗群众,吹嘘只有他才能拯救德国,组成纳粹党,从报告文学充军备、向外侵略中寻找出路,从而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50多年来,西方国家没有出现过那样的大恐慌,从而也没有形成法西斯横行的土壤。在日本、美国和西欧等国家有一些在翼团体不时兴风作浪,但没有形成大的气候。资本主义大国的人民群众普遍反对战争,要求和平。中国更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中国人民渴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经济。中美两国没有要进行对抗的社会基础。

  四、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世界跨国公司日益增多,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速发展,世界主要大国之间相互投资增加,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别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个国家的距离越来越近,各国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流动,各大国之间在经济上形成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关系。战后,美国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吸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发起成立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现在是“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这支撑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确立了开放的贸易制度并创立了一个稳定的货币交易制度,再加上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现在是八国)等机制,对大国之间的经济矛盾进行协调。尽管贸易摩擦不断,但不至于失控。

  就中美两国而言,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经济贸易互利性很强,发展潜力很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美经贸合作继续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据中方统计,在贸易领域,今年1至10月,中美贸易额达到1024.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7%,其中中方自美进口275.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7%,在投资领域,今年1至10月,美新增对华投资项目3308个,比去年同期增长22.5%,中方企业对美投资也在增加。另据美商务部统计,今年1至9月美对华出口增幅达18.5%,大大超过美对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长。中国现已因为美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今年底还可能上升到第三位,美国则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对华出口每年给美国创造50万个高薪就业机会,中国价廉物美的商品使美消息者每年节省开支 200亿美元。除双边贸易取得积极增长外,两国还就经济和金融等问题保持地密切磋商和对话,在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框架内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协调与合作。中美发展经贸往来是一种“双赢”,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诚如米尔斯海默指出的那样,美国是不能容忍世界舞台上存在与之匹敌的对手,但中国与美国比较起来,无论从科技、经济、军事那一方面来说,实力都差得很远。中国现在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美国的九分之一,核武器只有美国的一个零头。至于说中美之间的竞争“类似于美苏冷战期间的那种对抗”,则更不敢苟同。国际问题专家张毅君曾着文对中美关系与美苏关系作过比较他指出当年美苏都是超级大国,却拥有其他大国加在一起也赶不上的军事实力的综合国力。而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双方力量是不对称的,中国的实力只能自卫而没有同美国全面对抗的本钱。美苏都有称霸的野心,两国争夺的是世界霸权,中国并不谋求霸权,也没有势力范围,根本没有同美国争霸的意图;美苏两大陈营,不但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对立,在经济上也分成两个互相隔绝的市场,而中国则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融入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之中;美苏都具有强烈的扩张主义传统,而中国在历史上有过多次扩张的机会,但却没有大加利用,去建立什么殖民帝国,今天的中国更没有任何扩张意图……

  作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两个大国,中美在维护亚太和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繁荣以及打击恐怖主义、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许多领域,都肩负着重要责任。

  中美对抗的历史选择和中国世纪

  中国为什么要和美国对立?这是一个很重大的命题,这个问题弥散在台湾岛民众中,迷惑着大陆很多善良的理想主义者。我同台湾网友辩论中上面的情绪宣泄部分回答了这个问题,但是中美对抗意义远远丰富过这些,究竟而言还是胡锦涛主席的和谐世界战略这样的范畴更适合这样的表述!

  中国人不是天生跟美国有仇,更何况中国近代史中国受到美国的恩惠其实也是“罄竹难书”的。没有美国人早期的利益均占战略中国在晚清沦落为殖民地的下场更悲惨,没有美国人远见的庚子多余赔款返还教育辛亥革命思想运动将缺少了很多大师级的先行闯将,没有美国人的经济援助民国黄金十年的成就难以支撑日本军国的雷霆一击,没有美国人的二战入局中国在抗战的泥泞中还要继续深陷,没有美国人的无私援助和赴华亲战中国无力支持抗战到最后一人,没有美国人的同盟提携战后联合国的创始国席位中国无力高攀,这些都是中国人天然与美国人有亲近情感的历史渊源。

  更何况台湾落难政府对美国更有再造父母的感恩,美国的安全庇护,经济援助,市场开放和技术支持造就了台湾经济奇迹的绝佳环境。台湾人的亲美情结两岸彼此感同身受都能理解,大陆政府虽然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进行了中美强弱对撞势如水火,但是美国和解之手从太平洋一端一旦伸出大陆就立刻紧紧抓住,二十年的反苏同盟中美蜜月旅行情爱升温,中国也得到丰厚回报:重返联合国,陆台统一形成国际共识,开启改革开放生门。中美合作使中国度过了脆弱的发展变轨期,思想解放空前炙烈,中国重回国际主流社会,在放下意识形态的中国西方主义成为当年社会上下的显学。中国人仅仅给美国人一点草就享受了美国回馈的奶,大陆社会学习美国的社会改造如火如荼,那是最后一个理想主义的烟花绽放。中美并非天然对立,台湾人不理解中美敌对,大陆人也不认同,社会精英层更是以美国作为理想社会的圭臬而膜拜!然而爱情抵不过时间的考验,双方世界观的矛盾和利益冲突的肉搏战毕竟要面临分手的考验!

  美国人双面下注的战略部署让中国作为爱情痴迷的一方首先受伤。中美结盟对美国而已只是对抗苏联的一步棋子,对中国社会的和平演变美国也在冷静的抓紧进行。大陆思想层在清算文革后陷入另外一场政治危机中,挑战中共的统治权的准备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全面展开,经济自由化,政治民主化借改革掩护相继上台。然而大陆并没有完成经济基础的再造和思想的全民启蒙仓卒间学潮动乱开始了,美国人沿袭英国人的战略思维内部分化的手段娴熟老到,这些战略在发展了70年对社会主义弊端透察的苏联成功了,苏联帝国走向了历史。但是在中国稚嫩的社会基础面前美国人失败了,中国普通民众不能理解以焚烧了中国千年传统的代价进行的西方思想启蒙,河殇等宣传炸弹让保守势力极端反感,知识领袖偏激的言论勾起了中国屈辱历史回忆的反弹,中国必须再进行二百年殖民才能现代化的卖国言论在学生领袖中向社会传播怎能有大众的同盟?高层的铁碗制止了现代史最动荡的一页,然而中国对美国仍然一往情深,即使在受到国家制裁阶段,仍然幻想与美国再续鸳梦。但是苏东相继垮台中国统治阶层紧张自危起来,在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美军表现的军事高科技能力让中国无比惊恐,防务的脆弱和代沟让中国几乎国门洞开不堪一击,下一个牺牲是谁?

  中美同盟解体后第一次深刻危机撞击着每个中国人的心。美国人收拾了冷战残局,对付中国的枷锁开始紧崩。和平演变战略,军事岛链战略和国际制裁大山一座座乌云压顶,中国前途该如何走?中美关系如何定位?这些问题拷问着每一个心忧天下的中国人!然而恶梦还在继续,中国经济在90年代初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亚洲四小龙如日中天,国内经济空耗在可笑无谓的计划和市场的辩论中拖着脚铐前行!中国怎么办?美国人抛弃我们了!国际上反华表演达到高潮,疆独和藏独猖獗,外交铁幕冷笑冰面,中国崩溃论此起彼伏,国内大量无效率的企业苟延残喘,保守势力回光反照,内外交困无法形容,此刻美国遏制反华战略似乎曙光一片。中国人沉默了,美国变脸比变天快,中国毕竟还是国际社会的弱者,一百多年来无数民族精英追求解决的国家民族生存问题仍然尖锐。落后就要挨打的感受又一次深刻的体会了!妈的,美国人我们既然做不了情人那就分手吧,我们不是印度,我们不是日本,老子人穷志不穷,来日方长,走着瞧!

  思想层开始了清算,民间民族主义思想抬头,《中国人可以说不》在年轻人中爆炸,自由主义者被请出了国门到美国深造研习民主自由,何新等思想智囊走红,相继一批左派思想家影响高层开始了规划国家主义战略。92年是一个关键的一年,大陆保守势力和改革派交锋中逼出了邓小平的南巡,不争论的猫论现实主义开始指导国家政治经济,撇清了思想界的隔空论战,这时奠定中国经济骨骼的强势人物现代“王安石”朱熔基登台了。美国人对付中国的战略紧崩专注在思想和政治以及军事部署上,然而却松动在了薄弱环经济战略上,美国人注定要为其疏忽付出代价。也难怪美国人的轻视,中国当时经济的国际参与很少,国际竞争力微薄。中国人要反击了,这次反击后来历史学家应当如何汗青呢?我想一次改变世界的变革开始了形容应该不过分。朱熔基在乱象如麻的中国经济中纲张目举,制度框定了中央与地方的分税制,收回了地方政府银行权力归属中央,实现了货币的大贬值盯紧美元,经济特区的政策放权,引进外资的部署,中国政府开始了全民动员的重商时代。海南建省投资热,深圳特区的开放,苏南经济的崛起,浙江商帮的全球出击,三大经济带的空前活跃,台商的探路,外资的准入,国有企业的抓大放小,教育医疗住房等的市场化等等大陆此起彼伏的区域经济竞争开始了,龙头上海开始腾空跃起。中国在残酷市场竞争中培植了很多世界级的产业,电信,机电,纺织等参与世界贸易循环,财富积累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发展,曾经那个捉襟见肘的穷政府开始阔绰起来,比较优势理论指导经济被奉为圭臬,中国政府在瞎摸的实践中学会了经济规律,大批中央企业膨胀起来全球收购,民营企业开始品牌经营,外资提升了管理和技术水平,高科技产业升级涌现,重化工时代不期然降临!在这场经济大潮中实力壮大的中国97年抵御住国际资本在亚洲肆虐的金融风暴并支撑了东南亚的经济危局,为以后的东南亚中国圈铺设了合作轨道。等到朱熔基最后一个大手笔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完成,属于朱熔基的时代结束了。中国经济走向了快车道,加速改变着现有的世界经济版图!

  美国人逼出了中国的经济奇迹,也逼出了中国的现代军事大跃进。在90年代美国对华战略出击阶段,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在北约对南战争中被美授意炸毁,这是美国人赤裸裸对中国的一次敲打,然而80年代中美蜜月期武备松弛,中国无力保护自己的利益,绝望的抗议成为笑柄。美国情治机关的无端怀疑搜查银河号货轮让中国在世界出丑,高技术的壁垒,武器的禁运使中国的安全形势无比脆弱。高潮发生在96年台海危机中,面对美国策划的台独浪潮中中国反击进行的军事演习彻底暴露大陆的军事劣势。台湾军方取笑大陆军力的空心,日本海权的肆意蔑视,美军航母联合军团的直接干涉使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经历了严重的挫折感。当时整个世界在美国军事霸权的淫威下战栗,中国也切身感受到美国如此近距离的逼近威胁,中美的对立在美国的咄咄逼人的战略进攻态势下开始了!江泽民的强军时代开始了,空军,海军等现代兵种的现代化发展绝密开启了,对等核威慑对抗时代开始了!中国作为美国设定的潜在对手以一种危机崛起的方式开始了!

  然而中国在发展中开始认识到了自己的力量,这种埋藏很久的历史能量让中国认识到自己不仅仅是世界的参与者,中国也能同美国一起成为世界的主导者。如果以前中国作为美国必恭必敬的学生追赶着美国人的脚步亦步亦趋,那么在美国人通过军事干涉,金融打击等方式搜刮世界财富开启的新信息革命经济繁荣中,中国社会剧烈的变革更新的形态适应了这场世界变局。美国人以政治军事经济霸权世界中领跑全球化,中国人则做为跟随者沿途收获红利。美国两次海湾战争制造了中东沸点,撞开了中东国家市场保护,中国商品趁机倾销中东,获取石油资源;美国人选择在香港回归时期在中国外围制造了亚洲金融危机,扫荡了东南亚财富,摧毁了日本的海外基地,试探中国的战略应对,然而美国人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破坏的中国外围竞争力转移到了中国,金融风暴拆除的东南亚市场壁垒成为中国商品的海外市场和原材料基地,中国后院顺势形成。同时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在下一次危机恐惧中东亚各国相互联盟互相靠拢,日韩纳入中国经济圈战略视野中;美国人人权制裁的非洲中国人填补空白,中国非洲经济圈成型;美国人重创的俄罗斯与中国结盟,美国人剥皮拆骨的强盗作风恐惧了俄国人,俄国人经历了国家瓦解,经济萧条,人才外流和地缘紧缩后终于与中国走在了一起,石油的东向,武器的贱卖,专家的合作等使得中国成为美国对俄战略的最大受益方。尤其是中俄主导的上海合作组织在美欧夹缝中居然成长为亚洲新安全秩序的奠基级,亚洲北约俨然成型,扩展了中国经济圈的影响和范围。更令人捧腹的是,美国人以苛刻的条件阻挡中国的世界贸易组织让中国突破入局后,中国经济在全世界捞钱的劲头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一发不可收拾。短短五年培植出了若干世界级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外贸跃升到世界第三,外汇储备更是向一万亿美元冲击。美国人亲手培育了一个世界级的竞争对手,这是制定对华战略的美国外交智囊无法想象的失误,然而中美利益相互纠葛再难如以前一样轻慢对待,中国也从中美对抗中快乐的发现原来中美对立中国并非总是弱者,美国开启的全球化打破的世界平衡中国随即卡位填补。中国为什么没有如美国其他对手一样被狂殴击倒呢?中国历史生存的逻辑在中华民族危机关头再此拯救了中国,我们面对阶段性的胜利和喘息的同时一定要谦虚的反复拷问自己!

  中国今年两会提出的建立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理论应当是这些思考的阶段性成果,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应当是应对未来危机的升级武器!中华文明在上升期间祖先的智慧再次被中国人唤起:强力反击,有限扩张,服远人以德之。这应当是我们时刻遵循的警戒,中国经济崛起虽然在美国封堵的夹缝中成长,但是亢龙有悔的教训不能忘记,中国人要向自己询问发展的目的并向世界回答发展的原则:共同繁荣,消弭贫困,和谐共存,求同存异!我想这样简单的阐述应当是中国发展与美国发展的区别吧!

  美国以政治军事经济的霸权凌驾了世界半个世纪,公允的说美国人创造了历史最辉煌的一页,他领导世界实践了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民主的全部成果,科技经济上创造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然而不得不说:在美国世纪中世界受到的压迫也格外的深重,绝望的民族和落后的文明被美国价值逼迫到死角,欧美联手的世界让全世界多数人旋转在恐惧和绝望中,贫困和冲突伴随者财富的高速增长,资本主义的弊端在美国世纪中以一种人类的悲剧被渲染到地狱之门,西方思想界沉默了,因为西方文明的积累已经在三四百年的膨胀中消耗了,即使是天才也有江郎才尽的时候,居于顶端的西方文明终于陷入了悖论中:人为自己所创造出来的世界所束缚,发疯的西方人充满了末世情结,绝顶高手的寂寞潦倒弥漫心灵。然而真的是末世么?江山代有人才出,中国人来了,中国人与美国人对立斗争了60多年,有美国这样难得的高手陪练,中国潜力被激发出来修炼初有心得!中国发展为世界带来了什么,就目前而言是带给了世界恐慌和紧张,世界随中国的崛起重新洗牌,各国的比较优势将因为适应中国而经历一个长期的调整,中国也将在这个调整期与美国一起领导创新和国际秩序的重构,新的文明竞赛开始了。由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势的政府,中国经济圈的版图扩大意味者中国责任和义务的输出,中华大同思想价值也将随之实践,台湾已经为中国预先做出了铺衬,将来台湾版本的均富不仅在大陆展开,受中国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也将受之恩泽,美国人民主价值观造就的富裕标本在中国价值观中在人类平等尊重下被更多的制造创新出来!和谐世界就是中国的均富理想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而这将不得不重点强调马克思主义价值的重新发现,这一次不同以往的实践在与这是中国人在推广的全球价值观!这个成功的信心源于中国历史中文明融合的流变!中华文明的钻石性在与其包容性,回归历史多次的文明复兴都是与外来文明交融,而这一波中华文明的传统价值观融合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新文明形态如旭日喷薄待出!这样的道路在中国经济初步成功后的继续实践下去,一个新的世界在向我们眨眼。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99/13868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