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企业达芬奇被指在中国销售“假意大利”家具的事件爆出“案中案”。中国财新《新世纪》周刊爆内幕,详细介绍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派往东莞调查“造假新闻”的记者,如何乔装为大买家,导致东莞长丰工家具厂跑单人员撒下了达芬奇店意大利家具为该厂所做的谎言。
与此同时,2010年7月间陷入重大造假丑闻与舆论压力的达芬奇,为了挽回声誉曾经付出巨额的公关费企图摆平此事。
其中100万元(人民币),据达芬奇称是通过中间人崔斌与赫立传媒广告有限公司,打到了上述央视记者李文学的相关账号。《新世纪》报道称,去年7月与9月间,达芬奇总经理潘庄秀华曾经与李学文见面4次。
报道中还引用了他们最后一次谈话的录音揭露,李学文在会见中表示,已经是在“帮”达芬奇了。李学文并提示如果“潘先生最后被警察抓进去,这是会有牢狱之灾啊,搞不好就被拘役起来。”
目前,达芬奇已经向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举报,指称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记者李文学“故意编发虚假报道,徇私隐匿新闻事实,并联合唐英、崔斌对达芬奇进行敲诈勒索。”
据本报了解,达芬奇也向北京市公安局报了案,要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不过,不论央视纪委处与《每周质量报告》都拒绝承认其记者编发虚假报道,以及接受贿金的指控。
《新世纪》的报道称,2011年11月14日,达芬奇家居向央视纪委进行举报。11月下旬,他们从央视纪委处获知,那笔100万人民币的款项,收款人“Ma
Zheng”是与崔斌、李文学并无直接关系的马征,而是属于“北京赫立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的会计”。
另外,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组相关负责人回绝了《新世纪》的正式采访要求。但该栏目重申,指达芬奇“造假”客观有据,并非虚假报道。
对于中国工商、质检、海关所得出与该节目内容不尽吻合的调查结论,他们认为达芬奇可能转移了证据,导致工商部门的调查并不全面。
至于李文学“敲诈勒索”或“索贿”一事,李文学称为追踪报道,曾在崔斌介绍下,与潘庄秀华见过两面,但不承认收钱。栏目组认为达芬奇家居如有证据,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新世纪》在对崔斌访问时,崔斌也坚称李学文并没有收钱,并称这100万元是通过马征的香港户头打回赫立传媒的账上,属于公关合同收费。
付出高达约2000万人民币公关费
报道也显示,“丑闻”爆发以后,达芬奇前后付出约2000万人民币的“公关费”与“和解费”,其中约1210万元给了自称需要能够介绍“权贵”给其认识的人士,达芬奇事后发现上当。此外,达芬奇又付出了240万给赫立传媒广告有限公司,支付了去向神秘的100万,此外还支付了450万元和解赔偿金给最初向央视投诉的消费者唐英。
据报道,唐英早在2010年就与达芬奇闹出纠纷,她不满意达芬奇为她提供的货品与延迟交货,对北京东城区法院递交反诉状,要求双倍返还定金,即人民币150万元。
东城区法院曾经三次开庭审理,但因质量鉴定机构始终不能确定,司法进程放缓。在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播出后,唐英将赔偿额从150万元提至484万元,到最后在崔斌的联系下,双方以“和解金”成交。
在《新世纪》报道周六面市后,达芬奇指央视记者敲诈勒索的新闻引起了不少媒体的跟进。北京《新京报》昨天就发表跟进报道写道:
“达芬奇究竟是被“暗算”有冤还是确有问题,央视记者是否拿了那笔100万元,公众希望政府部门能尽快介入,解开这个‘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