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日关系向复交40周年平稳过渡
日期: 11年12月4期 评分: 9.50/2
中文导报社论 作者 申文

2011年的中日关系,承接着前年9月中日在钓鱼岛海域撞船事件带来的恶劣影响,经历了低谷的开局、灾害的冲击、局势的观望,最终在年终岁末迎来了期待中的高潮。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将在12月25日、26日访问中国,既为不平凡的2011年中日关系作结,又为中日邦交恢复40周年的2012年揭开序幕。

观察2011年中日关系的大局和走向,离不开三条主线:一是311东日本发生大地震海啸核泄漏、史无前例的复合型灾难带来的冲击;二是日本政局动荡不安、野田新内阁上台后引起的变化;三是美国高调重返亚太、日本左顾右盼后必须面对的选择。具体分析,东日本大地震对中日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影响重大;野田新内阁展现战后世代的价值取向对中日政治关系影响深刻;美国重返亚太引发中美博弈东亚对日本的战略选择影响深远。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起始年,中日关系承受意想不到的天灾人祸、面对频繁多样的世代更替、置身复杂变化的地缘政治环境,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都需要谨慎维护,没有任何掉以轻心的本钱。

311大地震沉重打击了日本的产业供应链,也导致访日外国人锐减,使日本经济遭受了惨重损失,但中国官民感同身受、施以援手的积极作为却赢得了日本国民的好感。灾难无情人有情。重灾发生后,中国政府向日本紧急提供了价值3000万人民币的无偿救援物资,分三批运抵日本,包括1万吨汽油和1万吨柴油。民间企业“三一重工”在日本最需要的时候,捐赠了超长臂泵车抢险福岛第一核电站,在日本家喻户晓。温家宝总理5月访日慰问了灾区,鼓励灾民们微笑着活下去,令人感动。

2011年前十月,中国对外贸易增长23%,对日贸易增长17%,中日贸易全年突破300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毫无悬疑;在访日旅游方面,中国访日客在11月份率先实现了逆转性增长,较去年同期增长35%,达9万2300人,既拔了外国人的头筹,也创下历史新高,展现了中国游客在2012年全面重返日本的希望曙光。

2011年的中日关系发展,在各项领域也是可圈可点。中日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百年,找到了改善关系的新契机。在经贸合作方面,虽然中国GDP超越日本、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灾后重建和节能环保已经成为中日合作新的增长点。同时,中日企业合作、打造共同市场的浪潮方兴未艾,海尔收购三洋家电而跃升为全球白色家电龙头,乐购仕与苏宁电器联手进军中国,年内开出首家大型生活广场引领日本生活样式和时尚潮流。在文化交流方面,中日互办影视周动漫节,中国电影再次成东京国际电影节主角;日本超人气国民组合SMAP首次海外公演,选择在北京唱响亚洲一家亲,引领日本超级艺能军团进军中国市场潮流。日本在7月开始进一步放宽中国人访日签证限制,多次往返旅游签证受到欢迎,中国人访日自由行渐成主流。

尽管2011年的中日关系展现出低开高走的趋势,全年走势稳中有升、水波不兴,但在中日两国从恢复邦交以后的传统友好关系走向21世纪亚洲两强并立的新型国家关系的过程中,2011年还是占据了重要位置。值得关注的是,每年都举行的内阁府世论调查和日中共同调查显示,中日国民之间的好感度在2011年没有明显改善。平成23年的日本防卫白皮书提升了对华军事警戒心,而日本选择参加由美国主导、排斥中国的的泛太平洋经济合作协议的谈判,也引起了中国对日本国际战略的疑虑。

的确,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国家象中日这样纠结,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对华心态象日本这样复杂。日本既想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红利,又想防范中国的发展和崛起,这种矛盾在2011年同样毕现无遗。为此,野田首相在年末的访中之行可视为打开纠结的疏通之旅,更是加深战略互惠关系、为日中关系在复交40周年得到全面提升的铺路之旅。

舆论分析,野田首相访中,将是其“日美轴心、日中协商”外交理念的一次贯彻之旅。他会与中方敲定40周年的纪念方案、强化经贸领域的合作要案、重启东海油气共同开发问题、也可能涉及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的谈判问题和朝核问题,也不排除会谈及目前特别引人关注的海洋安全和渔业协定问题。总之,中日关系前景光明,亮点多多,但新旧矛盾也是堆积如山,不可小觑。

2011年之初,我们预测中日关系的主题是改善和修复,中日关系的内容是调整自我角色和定位、适应彼此新的形象和作用,中日关系的具体目标是为迎接201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做好铺垫。现在看来,经过修复和调整,中日关系已经走出年前的激烈和火爆状态,进入到可以平稳相处、理性对话的正常状态。野田首相年末访中将取得什么样的成果,是为中日关系修复和改善的试金石。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72/13832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