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笔者采访一位在日本开料理店的华人女老板,对方谈起一件让人印象至深的事。女老板有一智障女儿,她说:“女儿的成长多亏了志愿者帮助,女儿上的是智障者学校,经常有志愿者来学校和智障孩子们交流。假日,志愿者们来到家里,接女儿参加各种活动,他们年复一年坚持下来,很感谢他们。志愿者之心我们永远记住。”
在日本,志愿者活动是比较普遍的。初中生考高中时,履历书如果有“参加过志愿者活动”的记载,往往给高中学校留下好印象,有利于升学。从2007年开始,东京都在都立高中课程中设置“奉仕的时间”,也就是让学生体验志愿者活动。许多企业把志愿者活动当作社会责任(CSR)的一环,设立了社员志愿者休假制度,也就是说,参加志愿者活动后,可取得休假。文部科学省规定,大学生到灾区开展救援活动,可以适当算学分。在3.11大地震后,日本的志愿者文化更加根深蒂固和丰富了,一些企业把参加灾区志愿者活动作为新人社员研修的一项内容。
“灾害志愿者”是多灾的日本特有的产物,由来已久。1923年9月1日,关东大地震发生后,当时的东京帝国大学的学生在上野公园等地救助灾民,他们在上野公园为灾民搭建了临时厕所。灾民们见日本最高学府的天之骄子奋力建厕所,深受激励。1948年6月28日福井地震,东京学生同盟和京都府等地的青年到灾区修堤坝,向灾民分配粮食。1995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发生,日本全国137万志愿者赶到灾区,当年被称为“志愿者元年”。同年7月政府修订了《防灾基本计划》,补充了“防灾志愿者活动的环境整备”、“接受志愿者”等条目。同年12月,阁僚会议决定,每年1月17日为“防灾和志愿者之日”,1月15日到21日为“防灾和志愿者周”。1995年12月,“志愿者”这一词汇,正式写入修正后的《灾害对策基本法》。
今年,“灾害志愿者”在日本成为流行词。因为发生了大地震,志愿者活动空前活跃,2011年被称为“灾害志愿者元年”。天皇的孙女、前不久刚满20岁的真子,她最后的19岁的时光是在开展志愿者活动中度过的,她参加了宫城县石卷市的志愿者活动,教孩子们功课。
据日本媒体报道,在3·11大地震发生后,曾经出现过志愿者涌向灾区的状况,他们好心办了坏事,一度给灾区添乱。空前的灾难让志愿者活动面临新的课题。在重灾区宫城县石卷市,志愿者有组织、有纪律地开展活动,成为灾害志愿者的典范。在石卷市,志愿者和行政部门之间及时互通信息。志愿者出发到灾区之前,组织者召开说明会,向志愿者介绍灾区情况,让他们自备食物、防寒衣服、帐篷等物资,如果空手而去将给物资已经十分缺乏的灾区增加负担。到了灾区之后,志愿者组织每天开准备会,公布当地受灾情况、避难状况、废墟清理进度等。自卫队、志愿者、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每周开一次协调会议。灾区的信息流通十分重要,志愿者们还发行灾区小报纸、绘制受灾地图,让灾情一目了然。在大地震后的两三个月里,在石卷市出现了1000人共同清除废墟和志愿者为2万人开饭的壮观场面。
灾害志愿者们还创设了志愿者与灾民交流的网站,供需双方在网上交流,比如,灾民需要理发人员、帐篷等等,马上有志愿者响应。志愿者把要奉献的物品拍个照放到网上,如棉被、衣物等,等待受灾者受领。
大地震萌生了多种多样的志愿者活动,在岩手县,出现了“倾听志愿者”,志愿者来到单身老人家中,倾听老人的烦恼,解消老人因地震而带来的不安心态。志愿者们以心传心,亲切的话语让老人笑颜重现。
近日看到一则消息,一时颇有感触。说是德岛县募集“灾害翻译志愿者”,德岛县现有外国人五千名,在县国际交流协会登录的灾害翻译志愿者只有150人,该协会认为无法满足灾害发生时的援助外国人的需求,协会的当事者说媒体说:“外国人经历过大地震的不多,希望精通外语者踊跃登录,将来灾害发生时,能够助外国人一臂之力。”想起3月11日大地震发生后,外国人纷纷逃离日本的景象,百感交集,灾难时分,外国人待日本太薄。
10月29日,笔者偶然路过东京大冢车站,看到地震灾区东北物产展,核电事故之地福岛的大米、白菜,重灾区岩手县陆前高田的大蘑菇、秋刀鱼等,不到一会儿都被大家抢著买光了。笔者也提了一串仙台的大辣椒和宫城的冷冻小点心回家。买灾区食品,虽然这并不是投身志愿者活动,也算志愿者之心闪现吧。一个社会,只要人人拥有志愿者之心,和谐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