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希拉里访缅潜在目标“压制中国”
日期: 2011/12/01 00:08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30日抵达缅甸首都内比都,开启对缅的“历史性访问”。希拉里此行受到西方媒体高度关注,美联社与路透社都将此举视为美国“外交政策的赌博”,而希望获得的“红利”之一就是“削弱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希拉里此次访缅被认为是奥巴马参加东亚峰会之后的又一次“彰显美国重返亚太力度”的重大外交举动。美联社28日文章说,奥巴马派遣国务卿希拉里对受到孤立的缅甸进行历史性访问,这是在进行“外交政策赌博”。


  奥巴马打赌在50多年后通过派遣国务卿首次访问缅甸会带来“红利”,其中一项“红利”就是削弱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因为美国及其盟友对中国的崛起心存警惕,同时可实地评估缅甸朝着民主改革所迈出的“小小步伐”。

  路透社称,目前公开的希拉里在缅具体行程很少,显示出此次访问的敏感性。报道说,这是一次“高风险”的访问,是一场真正的“外交赌博”,缅甸对民主化进程的承诺以及限制与中国密切关系的意愿仍然不确定。

  “缅甸一直到最近都是中国经济和政治的卫星国”,虽然缅甸在9月决定搁置中国支持的36亿美元大坝工程让美国看到了希望,但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专家道格拉斯?帕尔说:“访问将强化缅甸小幅度疏远中国的意愿,但这种疏远不应当被估计过头。”

  希拉里到缅甸假途灭虢

  近一年来,美国总统和国务卿就像两只忙碌的大蜘蛛,在中国周边不听地穿梭结网。奥巴马前脚才在TPP和东亚峰会上"成功孤立"中国,后脚希拉里就到了缅甸挖中国墙角。

  值得注意的是,希拉里的这一行动,是在美国驻军澳大利亚,公开宣布对中国实施"空海一体战";印度突然宣布中断中印边境谈判;越南总理公开要求中国"归还"西沙群岛;美俄因为欧洲反导问题发生对峙;北约空袭巴基斯坦哨所等一系列复杂地缘政治事件的背景下进行的。这就清楚地表明,希拉里此次访问缅甸,不是一般的国事访问,而是带有非常明显的地缘大战略企图。

  其实,中国也好,其他大国也好,对美国国务卿时隔五十多年,"屈尊"访问一个自己一直打压、封锁的"专制、独裁"国家的司马昭之心,都是心知肚明的。正如美国在以市场经济不充分为由不让中国参加TPP,却让市场经济程度比中国更低的越南进入;在中东共和制国家支持民主,对听命于美国的阿拉伯专制国家却听任当局镇压反对派一样,希拉里宣称此次出访缅甸是"共同价值观"外交,也不会有人相信。即使不是专门研究国际政治的人士,面对"C形包围"的巨大事实,也无法硬着头皮说美国无意遏制中国。

  在黄海演习、台湾售武、南海纠缠、澳国驻军之后,希拉里此次对缅甸的访问,从表面上看是对美国苦心经营起来的对华包围圈进行加固和补缺;但如果换个角度就会发现,美国国务卿此举还有着更深的心机。

  首先,缅甸是中国唯一一个可以通过陆地直达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邻国,夹在越南和印度之间,而越南和印度目前和美国关系十分密切,同时对中国却日趋僵硬和好战。因此,中国在缅甸投下战略巨资,力图从这一条小缝隙中穿出重围。在南海大门事实上处于被封堵的情况下,如果再失去缅甸这一出海口,中国将立即感到" 窒息"。

  美国的战略家当然早就发现,这是围堵中国的重中之重。所以,在东海、南海、澳洲、印度排局布势之后,准备在这里投下最大的赌注。

  美国早就对拉走缅甸未雨绸缪了。早在果敢事件发生前,美国政客就已经在和缅甸政府接触;最近,缅甸允许被关押多年的昂山素姬参加选举,突然停掉在建的中国投入巨资的密松水电站,就是在向美示好。对于一个弱国,关注安全利益胜过经济利益四可以理解的,但缅甸方面不知道的是,美国此次突防,反而会为自己带来更大的凶险。

  希拉里是挟利比亚胜利的余威来访的,但利比亚战争正是卡扎菲向西方求和,美国和欧洲相继和利比亚实现关系正常化之后爆发的。美国之前的政治记录,更是充斥着"牧场屠夫"的故事:美国原来是支持塔利班的,后来亲手废了他们;美国原来也是支持萨达姆的,后来绞死了他。巴基斯坦倾举国之力支持美国反恐,但现在美国卸磨杀驴,竟然故意"误炸"巴基斯坦军队哨所,并多次威胁其政府。

  美国拉走缅甸的真实动机,是假途灭虢。以包围中国为名,把各个国家拉倒自己的身边来,降低这些国家对美国的警惕,然后,寻找机会以自己的代理人取而代之。一部美国的外交史,更换别国政权的事例不胜枚举。美国迫使缅甸当局释放反对派,已经暗含了这个意思。

  当下的美国,军事打击的重点是在伊斯兰世界,具体讲是锁定叙利亚和伊朗,准备以利比亚模式彻底解决之。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在中国周边编织包围圈,是在最对中俄进行全球性战略牵制。故,中国对美国拉拢缅甸的当下举动,尚不必反应过激,但从长远看,中国是不能听任美国肆无忌惮损害中国安全利益的。由于唇亡齿寒的关系,一旦美国在中东得手,将立即调转枪口对准中俄。那时,美国提前进行的布点,将瞬间升级为中俄必须面对的战略前沿。

  《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主编费多尔。卢基扬诺夫说:战略问题上的善意和妥协,换来的永远都是强硬的讨价还价,而不是外交的客气。美国是一个不会感恩的国家。中国购买美国巨额国债,以支持美国经济复苏,得到是美国全面围堵;俄罗斯全力支持美国进入中亚反恐,换来的是颜色革命。

  美国也不会因为对方的退让而收住自己进逼的脚步。美国21世纪的国家目标,就是建立世界帝国,为此它必须同时在伊斯兰世界、中国和俄罗斯三大战场腾挪转移,打一个看一个夹一个。作为同命相连的伙伴,中国和俄罗斯应当携起手来,阻止美国的为所欲为。双方在反对制裁伊朗的问题上已经这么做了,双方还可以做得更多。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99/13798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