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污染目前仍然严重,有26%的环保重点城市空气不达标,约10%的耕地受到汞、铅、铬等重金属的严重污染。
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前天在广州的“2011年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上透露,目前有26%的环保重点城市、17%的地级市在环保方面不达标,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而劣Ⅴ类水质比例占了20%。
广州市委机关报《广州日报》报道,万本太在会上表示,中国为防治城市大气污染,国家环保总局在1997年开始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发布城市空气质量报告,后逐渐扩大范围,目前有113个城市列入环保重点城市,由环保监测部门实时发布这些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并敦促治理大气污染。
这些城市包括中国的直辖市、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重点旅游城市、经济特区和其他重点城市。
但这些年下来,城市空气质量治理仍是难题。在万本太此次公布相关数据之前,中国环境保护部在7月亦发布今年上半年各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结果显示,在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有45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超标。
此外,万本太在会上也指出,中国近年来重金属污染事件不断,仅在今年1月到8月,就发生了11起重金属污染事件,其中9起涉及血铅事件。
1.5亿亩耕地受污染
在耕地方面,根据今年上半年国家环保部组织的全国土壤污染调查结果,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灌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废堆占地200万亩,而在中国耕地面积中,约10%的耕地面积重金属超标问题突出,这也意味着,在中国耕地种植的粮食、蔬菜等农作物,有高比例的可能受到土地污染影响。
据《南方日报》报道,中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的粮食达1000多万吨,而被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200万吨,这一经济损失每年至少达200亿元(人民币),足以养活4000多万人。
中国现有的耕地面积共有约18.26亿亩,而稻米作为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目前也正在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影响。据《新世纪》杂志今年2月的报道,针对中国市场上的大米,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教授潘根兴及其研究团队在2007年开展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多地市场约10%的大米镉超标。以中国年产稻米近2亿吨计算,10%则是2000万吨,这些粮食如果流入市场,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主要包括铅、汞、镉、钴、砷等元素,而长期暴露在这些重金属的环境下,将对人体的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肾脏产生损害,并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受重金属污染影响致病的事件近年在中国频发。中国环境保护部门曾公开表示,在2009年,重金属污染事件致使4035人血铅超标、182人镉超标,并引发32起群体性事件。
其中,“血铅超标”事件已是中国最受关注的公共事件之一,在河南、湖南、福建、广东、四川等多个省区,近年都相继出现“血铅超标”事件。今年1月,安徽怀宁逾百名儿童被证实血铅超标;在今年3月,因浙江台州蓄电池厂违规排污,也致使台州市椒江区上陶村的上百名村民血铅超标。
尽管多名专家近年不断在各种场合发出呼吁,但关于土地污染的防治,中国至今仍无相关立法。虽然在2006年开始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专家意见稿也在去年完成,并已提交有关部门征求意见,但这一专项法律法规目前还未能正式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