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楼市传统的“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在调控压力及货币政策紧缩下,未能上演,与楼市唇齿相依的住宅用地市场也在10月陷入寒冬,成交量更是创出年内最低,价格也不理想。
中国房地产业者普遍预计,明年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将吃紧,土地供应可能放量,如果信贷政策未有松动,土地价格可能继续走低。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中国指数研究院前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全国133个城市共成交土地1365宗,成交面积5500万平方米,环比减少40%,同比减少37%;其中住宅类用地408宗,成交面积2004万平方米,环比减少37%,同比减少45%。
另外,深圳、厦门、福州、洛阳、吉林等热点城市,则整月无住宅用地现身。广州、武汉、成都、西安等地的住宅类地块则纷纷零成交。
在土地成交价格方面,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主要城市地价总体水平小幅上涨,同比、环比增幅全面回落。
报道称,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受访时说,当前土地市场受调控影响比较明显,地方政府在推地上比较谨慎,有意识地把住宅用地放在后面推,因此前三季度商业用地等地块推出量相对比较多,相比之下住宅用地推出量比较少。
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高级主任徐枫也说,部分地块成交遇冷也与其所在区域位置不佳有一定关系。此外,相当一部分开发商对市场的后续走势比较谨慎也是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