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
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衝、拉近、锁紧4个步骤,「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器2011年11月3日凌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
以下为全过程回放:
2011-11-3 02:34
神舟八号、天宫一号首次交会对接实时报道到此结束,组合体飞行12天左右,将择机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敬请关注。
2011-11-3 02:12
【中国航天员入驻「天宫」训练忙】当「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器3日凌晨实现太空之「吻」时,中国航天员在地面为入驻「天宫一号」而开展的交会对接训练也正式拉开序幕。按照计划,中国2012年将发射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空间交会对接,并安排航天员手动交会对接。如果手控模式的对接也能顺利完成,将意味中国真正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2011-11-3 02:10
【新闻背景:国际重要航天器交会对接记录】「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3日凌晨在太空成功进行首次无人交会对接试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并成功实施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2011-11-3 01:50
【任务介绍】按计划,在组合体飞行第12天,神舟八号、天宫一号的对接机构解锁,相互分离,飞船利用相对测量结果,获得两目标相对导航信息,自主计算控制参数,控制发动机开关,分别在30米和140米进行两次停泊,撤离至距天宫一号5公里的安全距离以外,完成撤离。随后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
2011-11-3 01:49
【现场直击】吴邦国、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领导同志与参试科研人员热情握手,祝贺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
北京飞控中心报道:2011-11-3 01:48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成功】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最新消息: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衝、拉近、锁紧4个步骤,「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器3日凌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
2011-11-3 01:46
【现场直击】北京飞控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热烈庆祝天宫一号/神舟八号首次交会对接圆满成功」。
2011-11-3 01:45
【快讯】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宣读胡锦涛主席贺电。
2011-11-3 01:42
【快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佈,天宫一号、神舟八号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
2011-11-3 01:40
【快讯】组合体消除姿态偏差完成。
2011-11-3 01:38
【快讯】组合体启控,消除姿态偏差。
2011-11-3 01:36
【快讯】对接机构锁紧完成。
2011-11-3 01:35
【快讯】对接机构端面密封完成。两航天器完成刚性连接。飞船和天宫一号对接机构上各分佈12个对接锁,每个锁由能活动的主动钩和固定的被动钩组成。
2011-11-3 01:33
【快讯】对接锁锁紧开始。神舟八号对接机构的对接换环收回,拉近两航天器,两对接机构前端框面互相贴合。
011-11-3 01:30
【快讯】飞船对接机构的机械缓衝系统完成缓衝和校正,在缓衝过程中,储存和消耗能量,校正对接换姿态,使其处于水平位置。神舟八号对接机构的对接换环收回,拉近两航天器,两对接机构前端框面互相贴合。
2011-11-3 01:30
【快讯】飞船对接机构上的3把捕获锁与天宫一号对接机构上的3个卡板器咬合。完成捕获,飞船发动机旋即关机。两个航天器完成柔性连接,连接后仍能相互移动。
2011-11-3 01:27
【快讯】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机构接触!
2011-11-3 01:25
【快讯】科技人员通过北京航天飞控中心的大屏幕,监视和判断飞船状态。经判断,飞船工作正常,可以继续前进。北京飞控中心的大屏幕上,显示著飞船和天宫一号摄像机下传的实时画面。目前空空通信正常。飞船开始向天宫一号最后靠拢。
2011-11-3 01:23
【快讯】神八飞船自主进入30米停泊点。
2011-11-3 01:21
【快讯】神舟八号从140米停泊点开始前进,正沿直线缓缓接近天宫一号,二者间的相对速度约0.5米/秒。
2011-11-3 01:18
【快讯】吴邦国、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领导同志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听取有关汇报,观看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实况。
2011-11-3 01:16
【快讯】神舟八号飞船到达140米停泊点。目前,交会对接的接近段已经结束,即将进入平移靠拢段,飞船经过两天多的飞行,与天宫一号的距离只剩最后的140米。
2011-11-3 01:10
【快讯】从神舟八号轨道舱的摄像头可以看到,天宫一号的光点越来越大。现在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之间的相对速度是接近0.5米/秒。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距离正不断缩短。相对导航状态正常。神舟八号CCD相机开机。空空通信正常。
2011-11-3 01:07
【快讯】地面对神舟八号对接机构的推出和准备情况进行确认后,飞船再次前进,正在接近140米停泊点,持续时间约11分钟,飞船系统已进入交会对接倒计时。
2011-11-3 01:05
【快讯】飞船第30圈,天宫第541圈,进入马林迪站和天链01星跟踪弧段内,飞船进入400米停泊点。
2011-11-3 01:03
【快讯】神舟八号对接环推出。北京天宫一号GP38帆板水平归0指令发出。对接准备完成。
2011-11-3 0:58
【快讯】北京飞控中心副总工程周建亮介绍,首次交会对接完成后,组合体飞行12天,计划在11月14号飞船飞行的第215天,与目标飞行器分离,完成两次交会对接之后,计划在11月16号控制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分离,11月17号神舟八号返回地面。
2011-11-3 00:51
【快讯】神舟八号飞船预计1点07分转400米停泊2分钟。1点20分,飞船转110米停泊两分半,1点27分,转30米保持,停泊2.5分钟。 1点31分,对接机构接触,进入对接段,陆续要经过接触、校正、拉回、锁紧等五个动作,完成全过程的对接过程,预计在1点42分完成对接任务。
2011-11-3 00:44
【任务介绍】本次交会对接测控网由2颗天链一号中继卫星、16个国内外陆基测控站、3艘远望号测量船,以及北京飞控中心和西安测控中心组成。
2011-11-3 00:43
【快讯】北京飞控中心预报:神舟八号飞船将于3日01时07分进入400米停泊点。
2011-11-3 00:33
【背景知识】目前为止,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掌握完整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如果中国突破了这项技术的话,则将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全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让两个重量极大、高速飞行的飞行器在茫茫太空完成无缝对接,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40多年以来,全世界已经进行了近300次的空间交会对接,其中经历了多次失败。 这次执行交会对接的神舟八号并没有载人,如果以后神舟九号或者神舟十号载著航天员上天,当飞船完成同天宫一号对接以后,航天员将进入天宫一号内部,并且在裡面进行工作和生活。
2011-11-3 00:31
【快讯】神八和天宫一号从5公里处到140米停泊点这一飞行阶段,飞行时间约一个小时。其间,地面始终要对相对导航、两目标姿态、对接机构状态等进行密切监视。
北京飞控中心报道:2011-11-3 00:29
【北京飞控中心副主任详解天宫/神八交会对接全程】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主任麻永平2日晚在此间对即将上演的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的过程做了详细介绍。麻永平表示,交会对接全过程大致分为远距离导引、自主控制、对接等3各阶段。
2011-11-3 00:26
【快讯】神八飞船5公里停泊结束,400米接近开始。神舟八号帆板捕捉太阳正常。
2011-11-3 00:25
【任务介绍】交会对接阶段,在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相距5公里、400米、140米、30米处设置了4个停泊点。神八飞船将在停泊点短暂停顿,主要目的是要对两个航天器的关键状态进行监视和判断。
2011-11-3 00:22
【任务介绍】虽然停泊之后神舟八号飞船距离天宫一号只有短短5公里,可是接下来的靠近和交会对接的过程还是比较长,至少会持续一个小时的时间。因为在这个过程裡还需要设立包括5公里在内的四个停泊点,让地面的测控系统和飞船系统进一步监控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的飞行状况。
2011-11-3 00:10
【快讯】神舟八号将进行四次自主变轨控制。
2011-11-3 00:09
【快讯】神舟八号飞船进入5公里停泊点。
北京飞控中心报道:2011-11-2 23:55
【北京飞控中心副主任详解交会对接技术重点难点】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主任麻永平2日晚表示,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与以往的载人航天任务相比,技术跨度大、状态变化多,技术要求高、任务实施难,飞控实施的重点难点集中体现在交会对接阶段。
2011-11-2 23:48
【专家解读:交会对接面临四大难点】神舟八号总设计张柏楠介绍,神舟八号要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面临四大难点。首先是方案複杂。要从飞船距目标一万多公里的地方开始,逐步调整控制轨道,最终实现对接两个相对位置误差不超过180毫米,姿态误差不超过5度,难度可想而知。 目前,对接机构是我国最複杂的空间机构,有轴承齿轮各300个左右,零部件上万个,对整个控制系统要求非常高。 另一个难点是空间环境複杂。空间飞行除了以往的真空和高低温环境之外,太阳光对目标的反射,也会给光学测量带来麻烦。而最大的困难是,空间环境很难在地面完全验证。以北京为例,目前北京的太阳亮度只有轨道上的60%,很难模拟天上,对光学敏感器的评估带来很大难度。 複杂的空间电磁环境对测量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空间飞行器很多,以往可以忽略不计的误差,如今都要考虑在内。 第三个难点是神舟八号的研製进度非常紧张。神舟八号从2004年底立项到现在,研製时间不到7年,正样研製不到2年。而神八产品的指标高,性能複杂。研製难度非常大,这对我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最后,交会对接的组织实施也很複杂。
2011-11-2 23:45
【神舟八号全新改进迎接交会对接】神舟八号总设计张柏楠接受媒体採访时介绍,神舟八号飞船经过全新改装,加装与交会对接有关的设备。首先,由于交会对接对飞船的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神舟八号上配备了运算能力更大的计算机,对控制系统能力进行了升级。 其次,神舟八号的执行机构中增加了8台平移发动机和4台反推发动机,用于控制飞船和目标飞行器的相对位置,同时提供紧急避撞的动力,一旦飞船遇险,可以实现及时返回撤离。 第三,神舟八号的降落伞系统也进行了改进,返回舱的回收能力具有50%以上的余量,整个回收系统的可靠性得到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神舟八号全部实现了国产化,所有单机设备均为自主研製,包括最后控制返回舱著陆点火的,包括敏感器,都是自主研製的。
2011-11-2 23:42
【任务介绍】中国载人航天专家称,3日凌晨进行的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将面临远距离导引、自主导引、首次对接、组合飞行、再度对接、飞船返回等六大关节点考验。
2011-11-2 23:39
【背景知识:交会对接有何意义?】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长期运行的空间设施提供物资补给和人员运输服务。二是为大型空间设施的建造和运行服务。三是进行空间飞行器重构以实现系统优化。 交会对接技术的另一个重大潜在应用领域是载人登月和深空探测任务。这些任务所需运载能力巨大,通过多次发射和交会对接技术在近地轨道完成轨道转移飞行器的组装,是降低对单发运载火箭能力需求的有效途径。
2011-11-2 23:37
【背景知识:交会对接有多难?】两个重量极大的飞行器,在茫茫太空中以比子弹还快数倍的速度飞行,要完成无缝对接,难度好比百米之外「穿针引线」。交会过程中,如果轨道测量或计算稍有偏差,就可能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交会,是让两个航天器在预定的时间同时到达一个指定的地点聚集。对接的技术相对来说更为複杂,要准确地调整高度、位置、相对速度以及两个航天器的姿态,靠近时相对速度极慢,速度快了就会产生碰撞。还要使两个航天器轴线基本上在一条直线上,如果轴线相差很大,也没法完成对接。 两个航天器的轴线要求基本在一条直线上,要知道两个航天器都距离地面300多公里,以极高的速度运行,基本上是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要实现这个控制精度非常难,这对导航定位系统和对接机械都是严峻的考验。
2011-11-2 23:34
【背景知识:交会对接是怎样完成的?】空间交会对接涉及两个飞行器,一个是目标飞行器,一个是追踪飞行器。空间交会与对接过程一般是由地面发射追踪飞行器,由地面控制,使它按比目标飞行器稍微低一点的圆轨道运行;接著,通过变轨,使其进入与目标航天器高度基本一致的轨道,并与目标航天器建立通信关系;追踪飞行器调整自己与目标飞行器的相对距离和姿态,向目标飞行器靠近;最后当两个飞行器的距离为零时,完成对接合拢操作,结束对接过程。
2011-11-2 23:33
【背景知识:什麽是交会对接?】空间的两个航天器在同一时刻以同样的速度到达同一个地点的轨道控制过程及结果称作「轨道交会」。在空间将两个航天器对接起来形成一个航天器的事件称作「空间对接」。所谓「空间交会对接」是轨道交会和空间对接的总称。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建立空间站最基本最关键的技术,它与载人天地往返、出舱活动并称载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术。
2011-11-2 23:30
【神八与天宫一号建立稳定空空通信 进入自主控制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将在3日凌晨进行。目前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已建立起稳定的空空通信,飞船开始自主控制,进入自主控制段。
2011-11-2 23:15
【神八进入自主控制 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即将实施】2日23时08分,神八飞船和天宫一号建立起了稳定的空空通信,飞船开始自主控制,进入自主控制段。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根据飞行方案,神八自主导航飞行过程约144分钟,其后,与天宫一号在同一时刻以同样的速度到达同一个地点顺利交会,两个飞行器参数满足对接的初始条件后,飞行器就将停止控制,让它们根据惯性进行碰撞,整个对接过程一共大约需要十分钟时间。
2011-11-2 23:13
【任务介绍】在自主控制阶段,神八飞船将分三个阶段进行交会对接:其中从52公里到5公里是寻的段,从5公里到140米是接近段,从140米到对接机构接触是平移靠拢段。整个自主控制段约需两个半小时。
2011-11-2 23:10
【快讯】神八飞船和天宫一号建立起了稳定的空空通信,飞船开始自主控制,进入自主控制段。
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衝、拉近、锁紧4个步骤,「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器2011年11月3日凌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
以下为全过程回放:
2011-11-3 02:34
神舟八号、天宫一号首次交会对接实时报道到此结束,组合体飞行12天左右,将择机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敬请关注。
2011-11-3 02:12
【中国航天员入驻「天宫」训练忙】当「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器3日凌晨实现太空之「吻」时,中国航天员在地面为入驻「天宫一号」而开展的交会对接训练也正式拉开序幕。按照计划,中国2012年将发射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空间交会对接,并安排航天员手动交会对接。如果手控模式的对接也能顺利完成,将意味中国真正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2011-11-3 02:10
【新闻背景:国际重要航天器交会对接记录】「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3日凌晨在太空成功进行首次无人交会对接试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并成功实施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2011-11-3 01:50
【任务介绍】按计划,在组合体飞行第12天,神舟八号、天宫一号的对接机构解锁,相互分离,飞船利用相对测量结果,获得两目标相对导航信息,自主计算控制参数,控制发动机开关,分别在30米和140米进行两次停泊,撤离至距天宫一号5公里的安全距离以外,完成撤离。随后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
2011-11-3 01:49
【现场直击】吴邦国、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领导同志与参试科研人员热情握手,祝贺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
北京飞控中心报道:2011-11-3 01:48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成功】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最新消息: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衝、拉近、锁紧4个步骤,「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器3日凌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
2011-11-3 01:46
【现场直击】北京飞控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热烈庆祝天宫一号/神舟八号首次交会对接圆满成功」。
2011-11-3 01:45
【快讯】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宣读胡锦涛主席贺电。
2011-11-3 01:42
【快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佈,天宫一号、神舟八号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
2011-11-3 01:40
【快讯】组合体消除姿态偏差完成。
2011-11-3 01:38
【快讯】组合体启控,消除姿态偏差。
2011-11-3 01:36
【快讯】对接机构锁紧完成。
2011-11-3 01:35
【快讯】对接机构端面密封完成。两航天器完成刚性连接。飞船和天宫一号对接机构上各分佈12个对接锁,每个锁由能活动的主动钩和固定的被动钩组成。
2011-11-3 01:33
【快讯】对接锁锁紧开始。神舟八号对接机构的对接换环收回,拉近两航天器,两对接机构前端框面互相贴合。
011-11-3 01:30
【快讯】飞船对接机构的机械缓衝系统完成缓衝和校正,在缓衝过程中,储存和消耗能量,校正对接换姿态,使其处于水平位置。神舟八号对接机构的对接换环收回,拉近两航天器,两对接机构前端框面互相贴合。
2011-11-3 01:30
【快讯】飞船对接机构上的3把捕获锁与天宫一号对接机构上的3个卡板器咬合。完成捕获,飞船发动机旋即关机。两个航天器完成柔性连接,连接后仍能相互移动。
2011-11-3 01:27
【快讯】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机构接触!
2011-11-3 01:25
【快讯】科技人员通过北京航天飞控中心的大屏幕,监视和判断飞船状态。经判断,飞船工作正常,可以继续前进。北京飞控中心的大屏幕上,显示著飞船和天宫一号摄像机下传的实时画面。目前空空通信正常。飞船开始向天宫一号最后靠拢。
2011-11-3 01:23
【快讯】神八飞船自主进入30米停泊点。
2011-11-3 01:21
【快讯】神舟八号从140米停泊点开始前进,正沿直线缓缓接近天宫一号,二者间的相对速度约0.5米/秒。
2011-11-3 01:18
【快讯】吴邦国、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领导同志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听取有关汇报,观看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实况。
2011-11-3 01:16
【快讯】神舟八号飞船到达140米停泊点。目前,交会对接的接近段已经结束,即将进入平移靠拢段,飞船经过两天多的飞行,与天宫一号的距离只剩最后的140米。
2011-11-3 01:10
【快讯】从神舟八号轨道舱的摄像头可以看到,天宫一号的光点越来越大。现在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之间的相对速度是接近0.5米/秒。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距离正不断缩短。相对导航状态正常。神舟八号CCD相机开机。空空通信正常。
2011-11-3 01:07
【快讯】地面对神舟八号对接机构的推出和准备情况进行确认后,飞船再次前进,正在接近140米停泊点,持续时间约11分钟,飞船系统已进入交会对接倒计时。
2011-11-3 01:05
【快讯】飞船第30圈,天宫第541圈,进入马林迪站和天链01星跟踪弧段内,飞船进入400米停泊点。
2011-11-3 01:03
【快讯】神舟八号对接环推出。北京天宫一号GP38帆板水平归0指令发出。对接准备完成。
2011-11-3 0:58
【快讯】北京飞控中心副总工程周建亮介绍,首次交会对接完成后,组合体飞行12天,计划在11月14号飞船飞行的第215天,与目标飞行器分离,完成两次交会对接之后,计划在11月16号控制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分离,11月17号神舟八号返回地面。
2011-11-3 00:51
【快讯】神舟八号飞船预计1点07分转400米停泊2分钟。1点20分,飞船转110米停泊两分半,1点27分,转30米保持,停泊2.5分钟。 1点31分,对接机构接触,进入对接段,陆续要经过接触、校正、拉回、锁紧等五个动作,完成全过程的对接过程,预计在1点42分完成对接任务。
2011-11-3 00:44
【任务介绍】本次交会对接测控网由2颗天链一号中继卫星、16个国内外陆基测控站、3艘远望号测量船,以及北京飞控中心和西安测控中心组成。
2011-11-3 00:43
【快讯】北京飞控中心预报:神舟八号飞船将于3日01时07分进入400米停泊点。
2011-11-3 00:33
【背景知识】目前为止,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掌握完整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如果中国突破了这项技术的话,则将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全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让两个重量极大、高速飞行的飞行器在茫茫太空完成无缝对接,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40多年以来,全世界已经进行了近300次的空间交会对接,其中经历了多次失败。 这次执行交会对接的神舟八号并没有载人,如果以后神舟九号或者神舟十号载著航天员上天,当飞船完成同天宫一号对接以后,航天员将进入天宫一号内部,并且在裡面进行工作和生活。
2011-11-3 00:31
【快讯】神八和天宫一号从5公里处到140米停泊点这一飞行阶段,飞行时间约一个小时。其间,地面始终要对相对导航、两目标姿态、对接机构状态等进行密切监视。
北京飞控中心报道:2011-11-3 00:29
【北京飞控中心副主任详解天宫/神八交会对接全程】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主任麻永平2日晚在此间对即将上演的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的过程做了详细介绍。麻永平表示,交会对接全过程大致分为远距离导引、自主控制、对接等3各阶段。
2011-11-3 00:26
【快讯】神八飞船5公里停泊结束,400米接近开始。神舟八号帆板捕捉太阳正常。
2011-11-3 00:25
【任务介绍】交会对接阶段,在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相距5公里、400米、140米、30米处设置了4个停泊点。神八飞船将在停泊点短暂停顿,主要目的是要对两个航天器的关键状态进行监视和判断。
2011-11-3 00:22
【任务介绍】虽然停泊之后神舟八号飞船距离天宫一号只有短短5公里,可是接下来的靠近和交会对接的过程还是比较长,至少会持续一个小时的时间。因为在这个过程裡还需要设立包括5公里在内的四个停泊点,让地面的测控系统和飞船系统进一步监控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的飞行状况。
2011-11-3 00:10
【快讯】神舟八号将进行四次自主变轨控制。
2011-11-3 00:09
【快讯】神舟八号飞船进入5公里停泊点。
北京飞控中心报道:2011-11-2 23:55
【北京飞控中心副主任详解交会对接技术重点难点】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主任麻永平2日晚表示,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与以往的载人航天任务相比,技术跨度大、状态变化多,技术要求高、任务实施难,飞控实施的重点难点集中体现在交会对接阶段。
2011-11-2 23:48
【专家解读:交会对接面临四大难点】神舟八号总设计张柏楠介绍,神舟八号要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面临四大难点。首先是方案複杂。要从飞船距目标一万多公里的地方开始,逐步调整控制轨道,最终实现对接两个相对位置误差不超过180毫米,姿态误差不超过5度,难度可想而知。 目前,对接机构是我国最複杂的空间机构,有轴承齿轮各300个左右,零部件上万个,对整个控制系统要求非常高。 另一个难点是空间环境複杂。空间飞行除了以往的真空和高低温环境之外,太阳光对目标的反射,也会给光学测量带来麻烦。而最大的困难是,空间环境很难在地面完全验证。以北京为例,目前北京的太阳亮度只有轨道上的60%,很难模拟天上,对光学敏感器的评估带来很大难度。 複杂的空间电磁环境对测量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空间飞行器很多,以往可以忽略不计的误差,如今都要考虑在内。 第三个难点是神舟八号的研製进度非常紧张。神舟八号从2004年底立项到现在,研製时间不到7年,正样研製不到2年。而神八产品的指标高,性能複杂。研製难度非常大,这对我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最后,交会对接的组织实施也很複杂。
2011-11-2 23:45
【神舟八号全新改进迎接交会对接】神舟八号总设计张柏楠接受媒体採访时介绍,神舟八号飞船经过全新改装,加装与交会对接有关的设备。首先,由于交会对接对飞船的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神舟八号上配备了运算能力更大的计算机,对控制系统能力进行了升级。 其次,神舟八号的执行机构中增加了8台平移发动机和4台反推发动机,用于控制飞船和目标飞行器的相对位置,同时提供紧急避撞的动力,一旦飞船遇险,可以实现及时返回撤离。 第三,神舟八号的降落伞系统也进行了改进,返回舱的回收能力具有50%以上的余量,整个回收系统的可靠性得到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神舟八号全部实现了国产化,所有单机设备均为自主研製,包括最后控制返回舱著陆点火的,包括敏感器,都是自主研製的。
2011-11-2 23:42
【任务介绍】中国载人航天专家称,3日凌晨进行的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将面临远距离导引、自主导引、首次对接、组合飞行、再度对接、飞船返回等六大关节点考验。
2011-11-2 23:39
【背景知识:交会对接有何意义?】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长期运行的空间设施提供物资补给和人员运输服务。二是为大型空间设施的建造和运行服务。三是进行空间飞行器重构以实现系统优化。 交会对接技术的另一个重大潜在应用领域是载人登月和深空探测任务。这些任务所需运载能力巨大,通过多次发射和交会对接技术在近地轨道完成轨道转移飞行器的组装,是降低对单发运载火箭能力需求的有效途径。
2011-11-2 23:37
【背景知识:交会对接有多难?】两个重量极大的飞行器,在茫茫太空中以比子弹还快数倍的速度飞行,要完成无缝对接,难度好比百米之外「穿针引线」。交会过程中,如果轨道测量或计算稍有偏差,就可能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交会,是让两个航天器在预定的时间同时到达一个指定的地点聚集。对接的技术相对来说更为複杂,要准确地调整高度、位置、相对速度以及两个航天器的姿态,靠近时相对速度极慢,速度快了就会产生碰撞。还要使两个航天器轴线基本上在一条直线上,如果轴线相差很大,也没法完成对接。 两个航天器的轴线要求基本在一条直线上,要知道两个航天器都距离地面300多公里,以极高的速度运行,基本上是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要实现这个控制精度非常难,这对导航定位系统和对接机械都是严峻的考验。
2011-11-2 23:34
【背景知识:交会对接是怎样完成的?】空间交会对接涉及两个飞行器,一个是目标飞行器,一个是追踪飞行器。空间交会与对接过程一般是由地面发射追踪飞行器,由地面控制,使它按比目标飞行器稍微低一点的圆轨道运行;接著,通过变轨,使其进入与目标航天器高度基本一致的轨道,并与目标航天器建立通信关系;追踪飞行器调整自己与目标飞行器的相对距离和姿态,向目标飞行器靠近;最后当两个飞行器的距离为零时,完成对接合拢操作,结束对接过程。
2011-11-2 23:33
【背景知识:什麽是交会对接?】空间的两个航天器在同一时刻以同样的速度到达同一个地点的轨道控制过程及结果称作「轨道交会」。在空间将两个航天器对接起来形成一个航天器的事件称作「空间对接」。所谓「空间交会对接」是轨道交会和空间对接的总称。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建立空间站最基本最关键的技术,它与载人天地往返、出舱活动并称载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术。
2011-11-2 23:30
【神八与天宫一号建立稳定空空通信 进入自主控制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将在3日凌晨进行。目前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已建立起稳定的空空通信,飞船开始自主控制,进入自主控制段。
2011-11-2 23:15
【神八进入自主控制 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即将实施】2日23时08分,神八飞船和天宫一号建立起了稳定的空空通信,飞船开始自主控制,进入自主控制段。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根据飞行方案,神八自主导航飞行过程约144分钟,其后,与天宫一号在同一时刻以同样的速度到达同一个地点顺利交会,两个飞行器参数满足对接的初始条件后,飞行器就将停止控制,让它们根据惯性进行碰撞,整个对接过程一共大约需要十分钟时间。
2011-11-2 23:13
【任务介绍】在自主控制阶段,神八飞船将分三个阶段进行交会对接:其中从52公里到5公里是寻的段,从5公里到140米是接近段,从140米到对接机构接触是平移靠拢段。整个自主控制段约需两个半小时。
2011-11-2 23:10
【快讯】神八飞船和天宫一号建立起了稳定的空空通信,飞船开始自主控制,进入自主控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