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伎町传奇案内人李小牧,他是畅销书《歌舞伎町案内人》、《日本有病》的作者,是日中韩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是媒体热衷的名人。在对话中,李小牧谈到了311地震对日本歌舞伎町的负面影响、揭秘了神秘的日本黑帮“社团”、还解读了日本色情产业的环境与现状:日本需要色情行业,日本女优内地走红只是暂时,而谈到他自己在日本从皮条客到作家、老板的这23年传奇经历时,他答:““我希望,他们(读者)对我的关注不是因为我是皮条客,而是看到我的另一面。我不消极,即便是再大的困难摆在面前我也能从中找到乐观积极的一面。”
2011年10月27日晚,在新宿歌舞伎町的湖南菜馆内见到了知名评论人、著名作家、被称作歌舞伎町案内人的李小牧先生。作为一位能在新宿这样龙蛇混杂的地方扎根立足的华人,作为整个日本庞大色情行业产业链中处在重要环节的“案内人”,李小牧先生比一般人更了解新宿的夜晚。点燃一支香烟,中文日文混杂吵闹的环境中,李小牧为我们道来日本不为人知的一面。
“日本人需要AV需要色情 只要你违法谁都可以欺负你”
日本,作为亚洲色情行业最发达的国家,歌舞伎町这样的风月场所和AV行业无意是重要的构成部分。对此,李小牧直言不讳“日本人需要AV,需要色情。”性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欲望之一,很多时候它起到支撑人性的重要作用,从心理学上解释,长期的性压抑会对人的心理造成难以修复的伤害。而众所周知,日本社会的高速快节奏可谓亚洲之最,其社会中层的白领阶级无疑在日常生活中承受这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快餐式”肉体关系成为一种消费潮流。所以即便是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那段时期,歌舞伎町乃至于日本AV行业反而会迎来一波高速膨胀的快速发展期。
或许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已经习惯这种高度普及的色情环境,然而对于国内网民来说,每每有相关消息或新闻的出现必然引起围观和讨论。而近年来,随着日本AV行业的高度饱和,众多日本成人片女星越洋北上内地捞金,甚至超过了原在日本的人气。在李小牧看来,这只是内地市场暂存的偶然现象“苍井空在国内火了,可她之前在日本并不出名。为什么?因为国内网友没见过日本AV女优,他们对于苍井空的感情不是喜欢,而是好奇。”其实无论苍井空也好还是小泽玛利亚,AV女优对于她们来说只是常人不太敢于面对的一种工作,而在意识形态和道德观相对保守的内地偶像市场,他们的走红完全是基于公众的围观和偷窥欲望所致。在几乎可以排除国内开放成人影视市场的前提下,AV女优在国内无论洗心革面还是依靠炒作,基于语言文化和自身能力与主流明星的差距上来看,其发展前路并不十分看好。
其实,很多国内的网友仅仅看到了日本色情产业的发达一面,而背后法律的健全和全民操守才是稳定社会和色情之间和谐的关键。在日本,街边书店中色情书刊是在公开柜台上出售的,甚至连国内都很常见的7-11连锁便利店内都可以买到,而购买书刊并不需要经过任何审核,日本也没有身份证这一制度。但无论是商家还是顾客,都是从主观上自觉的去遵守相关法律。上世纪60年代初,色情行业刚刚转入合法范畴的时候,也出现包括地下录影带和儿童色情刊物等违法现象,甚至曾导致类似于“宫崎勤事件”这类的恶性案件的发生。而政府在整个行业前进的过程中无疑扮演了“扶正除邪”的角色,一方面保护和巩固有资质的合法企业,另外一方面对于违规操作行为绝不姑息,逼迫得一部分非法组织走向“正途”。而对于这个结果,李小牧的解释则是“在日本,你违法了,所有人都来欺负你,甚至地痞会勒索保护费。然而只要你合法经营,无论色情还是其他行业,没人会动你,因为有政府的保护。在日本色情行业中,不是不能犯法,而是没有人去犯法,一旦违法你就会知道法律的厉害,以歌舞伎町为例,如果临检抓到未成年人,店铺要查封、监护人要罚款、未成年人可能要送劳教,在这样的强力约束下没有商家和哪个人敢以身试法的,这就是日本色情行业发展的根基。”
“311地震后,歌舞伎町空了”
说到日本,很难不提到发生在2011年3月11日的地震及海啸。而对于那场灾难李小牧的印象就是“歌舞伎町空了。”自地震当天开始,新宿地区大范围断电,即便政府劲力抢修也只能维持部分地区的间歇性供电。而更为严重的是人心的涣散,地震发生后迫于生活和家人的压力许多外来移民选择了回国,在李小牧眼里这是自1988年他开始作案内人以来见到过的最冷清的新宿歌舞伎町,至于这种冷清会持续多久,就连李小牧自己也不清楚“所有人都要走,厨师、服务员、手下都要回国,我只能劲力挽留他们。”
地震对于新宿歌舞伎町所带来的影响要比李小牧预想的严重的多,而随后的辐射危机更是让本已经无人问津的日本旅游业再次陷入谷底。“我站在歌舞伎町的街头,看不到游客,冷冷清清的。”对于那段时间,李小牧觉得有些茫然“即便是经济泡沫崩溃的时期,歌舞伎町也没有陷入如此的境地,日本这个国家每当有灾难和危机的时候,最先复苏的本应该是色情行业。”而这一次,李小牧失算了。从3月上旬开始一直到8月,长达近半年的实践中新宿歌舞伎町没有出现过旅游团,这个以旅游收入为主体经济的商业街区如死城一般,或提早大洋,或摘牌易主。但即便是这样,对于李小牧来说他并未打算放弃“我没想过要走,我已经习惯这里了,作为案内人我没法放弃我在这里的事业、餐馆和打拼的记忆。”8月底,随着日本政府逐步加强对旅游业的震后扶植,零星的开始有一些旅游团出现在新宿街头,而在李小牧的印象中直到2011年10月黄金周他才真正开始觉得“歌舞伎町醒来了。”但是这种复苏依旧需要时间的验证,依李小牧的估计,目前新宿歌舞伎町的每日游客数量仅仅达到地震前的一半左右。
“《新宿事件》有我的亲身经历 真实的日本黑帮很仗义”
或许对于很多内地网友来说,提到华人和日本黑帮的故事,他们一定会联想到的肯定是香港导演尔冬升的影片《新宿事件》,该片由香港著名影星成龙主演,是描写华人在新宿打拼后迷失在权利和欲望中的一处悲剧。而在湖南菜馆入口处的墙上,赫然贴着成龙与李小牧的合影,并标注着“映画《新宿事件》拍摄现场——2007.11.18”在李小牧的记忆中,他与成龙的接触时间不长,但是印象深刻“他(成龙)喜欢吃辣,什么川菜啊,水煮鱼啊,我就让我们的厨师给他做。”而至于影片《新宿事件》的故事原型,李小牧直言不讳称剧中主角“铁头”的经历或多或少有他的影子“这个剧本我和尔冬升交流了将近10年,里边成龙和警察交朋友的剧情就是我的真实经历。而至于影片中成龙与黑帮对峙的镜头,那些人真的是黑帮。”
而对于影片《新宿事件》中的黑帮镜头,李小牧笑称“真的黑帮怎么可能是哪个样子,电影里都是戏剧化处理过的。”作为歌舞伎町案内人,必然会与当地的社团组织打交道,而在李小牧看来,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影视剧作品的夸张表现导致内地观众对于日本黑帮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在日本,黑帮通常被称为是“社团”,是有法人、有资产、有事业的合法商业组织,西装、纹身、切手指等行为不过是从古沿袭下来的一种习俗,并没有触犯法律,而另一个层面上这些民间“社团”更作为一种制度维护着日本社会的稳定。对于这种现象,李小牧解释称“整个日本只有二十几万的警察,如果没有社团,谁来管?”在他眼中,日本的黑帮讲道义、有规矩,同时更是代表了日本高度发达的服务行业的总体形象。以歌舞伎町为例,黑帮的掌管内容包括协调商会、安全管理、纠纷解决甚至是环境卫生,一定程度上黑帮的职能与“物业公司”“保安公司”颇有相似之处。而在这样一个社团秩序之下,日本警察的职责只是负责处理那些欺行霸市、喊打喊杀的“暴力团”而已。
而至于黑帮“社团”对于歌舞伎町的影响,李小牧则表示压力并不是很大,因为如今的日本黑帮“社团”已经将实力渗透到日本的各行各业中,而相比之下色情行业在耗费较多人力的同时只能带来有限的利润,所以如今已经沦为“保留项目”经营者,这也正是像李小牧这样的以案内人身份起家的创业者们得以发展的机遇。日本黑帮“社团”实力之巨大,恐怕已经超出了国内网民的想象,套用李小牧的描述称“金融业、制造业、房地产业、研发产业才是黑帮的重要利润来源,而最高级的黑帮甚至已经进军政界。所以,区区一条歌舞伎町,即便是皮肉生意再壮大十倍,其收入也不过是九牛一毛。”
“我不是励志偶像 我是中国人我喜欢国歌”
自从第一本书《歌舞伎町案内人》在内地发行至今,李小牧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专栏、博客等信息载体,更积累了不少的“粉丝”,甚至如今,在新宿歌舞伎町的湖南菜馆也会经常有内地游客慕名前来。从皮条客到作家、老板,李小牧在日本的这23年走的颇为传奇,甚至有不少网民将其视为自己的励志偶像,对此李小牧表示否认“我不是什么励志偶像,直到今天我有了这间菜馆,出了书,有了专栏,但是我依旧没有放下案内人的工作,即便(楼)底下有小弟盯着,可我还是要接电话,安排生意。”与国内成功人士的“洗白”风气不同,李小牧从来没有否认过自己的身份和职业,也正是这种坦诚和豁达构成了他今天的地位。对于内地读者和粉丝的恭维,李小牧表现得很淡然“我希望,他们(读者)对我的关注不是因为我是皮条客,而是看到我的另一面。我不消极,即便是再大的困难摆在面前我也能从中找到乐观积极的一面,这也是我希望通过我的书传达给读者的关键。”
当晚的整个专访是在李小牧的饭馆内进行的,期间他的电话至少响起6次,而铃声是国歌,而在我询问为什么将国歌设定为手机铃声时,李小牧轻松的回答说“因为我是中国人,我喜欢国歌。”其实,从李小牧的作品和专栏中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他从来没有当自己是日本人。即便是在新宿生活了22年谙熟日本社会运作法则之后,他依旧将自己定义在“外国人”这个位置上。用句不太中听的来说,他可能对日本的了解已经超过了祖国,而这也正式李小牧本人豁达开朗的魅力所在。“商会的人曾劝我加入日本国籍,以方便我进入政界,但是我拒绝了,我做商人挺好的,可能比搞政治强。”当李小牧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一点都不惊讶,套用句北京话的形容就是,他不“端着”。今天的李小牧和18年前的李小牧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即便出书出名出镜,他并没有自冠一个称号来架空自己,脚踏实地的继续从事这他所了解和擅长的这份工作,他的成功不可复制。这就是“歌舞伎町案内人——李小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