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共九大常委十一国庆集体祭碑
日期: 2011/10/07 01:45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国62周年之际,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等中共中央政治局9大常委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北京各界逾6000民众参与。中共高规格地以“祭奠”作为国庆仪式,十分罕见。评论人士认为这应该与正值辛亥革命100周年有关,显示中共借高调祭告英烈,宣示承继辛亥革命“正朔”、抢占舆论话语权。体现自己才是中华民族正统继承人。此举可称为中共近来坚持“以文化促统”的又一大手笔。


10月1日当天,中共中央九位常委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首都各界群众参加。据悉,他们当天没有念诵悼词,随后瞻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四周的浮雕选取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事件,反映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历程。官方报道称,胡锦涛等绕行碑座一周,认真观看一幅幅浮雕,向人民英雄表示崇高敬意。

坐落于天安门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58年正式落成。毛泽东题词,碑文也是毛泽东亲自起草,周恩来题写,被认为是中共建政后具有象征意义的主要标志。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8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分别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为主题,概括100多年来中国近现代史的关键事件。

同日,各省市均有类似的烈士陵园献花升旗仪式,新华社当日发表署名评论,暗示每年都会举行类似的献花拜谒活动。海外华文媒体称,以此看来中共九大常委集体致祭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政治秀”。一般预计,此举将成为执政党以及政府的惯例,或将成为国家典章制度的固定仪式。有观点认为,此举统战意味明显,更多的目的在于从历史与文化上争夺“大中华正统权威的话语权”,表明辛亥革命的成果最终是由中共真正继承,也以此淡化国共之争。

中共集体拜祭虽非首次,但的确少见。据称最近一次应在2005年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之时,当时胡锦涛等9常委集体向卢沟桥抗日纪念馆敬献7个花篮。也在这次,大陆首次正面肯定国民党政府当年在正面战场抗日的历史贡献。

分析人士认为,九大常委集体献花所传递的符号含义关键集中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所体现的百年中国近现代史上。对中共来说,它意味着中共掌控了对这段历史的合法解释权,甚至可以假借共同文化和历史的记忆抢夺大中华圈的舆论制导权,并培植大一统的文化向心力。

辛亥百年在即,两岸依旧处于对峙状态,争夺中国正统地位。国民党败退台湾,但依然固守的理念是承继民国、“正朔在此”,凸显大陆的中共政权不具有合法地位。而中共依仗坐正江山六十载,宣示江山易主,正朔已改。人民英雄纪念碑正体现了这种历史与文化的承继,中共以此高调宣示政权合法性,自是要证伪台湾的“中华民国”。海峡两边,同一件事,却一方庆民国,一方祭辛亥。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依然难绝于耳。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徕之”,分析认为,对于当下实难有开创局面的两岸关系来说,中共显然谙熟此道,九大常委拜祭英烈缅怀历史,不忘根本,以此向大中华民众释放善意才是最具“杀伤力”的“糖衣炮弹”。

10月1日当日,中共党报还发表了国庆社论,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褒扬再三,甚至不惜将中共的开国领袖毛泽东暂置一旁,以证实中共政权之承继有自;而稍早前,大陆还出版36卷本的《中华民国史》,将中华民国局限于1912年到1949年之间的38年,而对于中华民国移至台湾后的历史却一概抹煞,正是体现了这种用意。

事实上,中共借助文化维系大中华的“统战思维”近来愈发显现。8月中旬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访港,在主题演讲中倡议香港与祖国荣辱与共,支持香港参与国际合作,更提出了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说法。有分析人士指出,虽然此些观点在讲话中主要涉及经济层面,虽不排除这是李克强非常强调的个人主张,但对于因种种原因略显疏离的陆港关系,表达出一种柔性的示好态度,实际上体现着中共的“文化促统”思路。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13698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