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院
陈骏
给上海的编辑小饭发了一篇旧文,我说买一送一,此前我刚刚卖了一篇新文章给他。旧文是写“韩寒这小子”,三年前发表在《中文导报》上。文章开头说:97年,我在晚报上读到一篇有趣的短文,题目叫“穿着棉袄洗澡”,内容忘记了,作者记住了……小饭看得仔细,立即回信指出:文章中有知识性错误,韩寒99年正式以新概念获奖者出道,虽然之前也在文艺杂志上刊发作品,但肯定不是新民晚报。尤其不可能是“穿着棉袄洗澡”,因为那篇是他获新概念奖后的作品。
我相信自己的记忆,回复说那篇文章最早肯定是出现在晚报上的,在新概念之前。我保存着那份剪报,晚上回家可以找出来。打赌吗?呵呵。通常我不跟人打赌,最多也就是赌一个硬币。谁料小饭这小子不买账:“我跟你赌!赌什么你来定。赌那篇文章不是1997年的新民晚报发表,不是1997年哈。”接着他就在MSN上跟我下注了:“99年1月份他参加新概念作文竞赛的,严格说,初赛是98年11月份。此前发表,算你赢。此后发表,算我赢。”我记得97年来日的,那时让国内给我寄晚报来,不可能是99啊。我坚持是新概念之前,那时他还没有出道。小饭哈哈,没准网上能找到。
小饭和我同时启动搜索引擎。网上找到的信息都是抄来抄去的更不靠谱。小饭开始迟疑,次序好象混乱。获奖的应该是《理发》,《穿著棉袄洗澡》就是一篇短文。我则倚老卖老乘胜追击,那时你还在读小学吧。小饭不服:反正您老输是输定了的。他为何如此自信呢?后来我怀疑他是否作弊,和我下注的同时已经取得权威的第一手资料?我认定网上传说的都不作数,等我回家找出剪报。小饭叮嘱我,找出来后一定给我回邮件认输哦,输什么到时候再说啦。哈哈,真开心!他好象稳操胜券似的,说是得来不费功夫。我回彼此彼此,反正晚上就见分晓。小饭这个八零后写手现在成了一个认真的编辑:无论输赢,你帮我把那张报纸拍照,随邮件发来好么。好的,一定。
晚上回家,找出那张剪报……只好回信认输:输了!阴沟里翻船啊。年纪大了,记忆退化。再找点客观原因,那时我已经不在国内,网络远远没有现在发达。你看这张剪报是不是很值钱啊?有收藏价值?我在日本搬家N次,从关西跑到关东,保存了12年,我容易么。要么就把这张如此珍贵的报纸输给你算了。你有机会叫韩少签个名,就更加值钱啦。哈哈。小饭回复说那我就先谢啦,啥时候回国,把这份剪报交给我,我去找韩老师签名。小赌虽输,却给我一个大大的的教训:自以为亲身经历的记忆,往往是很不可靠的,因为记忆随时间的流逝而磨损而混杂;庞大的网络资讯,仅供参考不能确信,因为网络渠道在快速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加倍扩大了误差以讹传讹。作文前如能稍微翻一下剪报查一下资料就不至于错用史实误导读者。特记之以警惕自己,顺便更正我那篇随笔史料之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