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国人组团抢购日本拍场假货
日期: 2011/09/23 10:34

    我国的艺术品市场正在不断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艺术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曾经只有艺术家才收藏的艺术品,如今已经有不少普通市民也收藏了。需求量的加大,让我国的艺术品越来越翘,价格也越来越高。因此,不少人都瞄准了国外的艺术品市场,日本成为了收藏者扫货的第一选择。最近,一批中国的艺术品收藏机构和个人买家,不断奔赴于日本的各大艺术品拍卖场和市场。在近10天里,他们没去过一个景点,每天只睡6个小时,甚至只吃盒饭,为的只是能“抢到”艺术品。 

    “团购”也要有方法 

    在这批中国的艺术品收藏机构和个人买家组成的日本行团队的“日程表”上看,从95日到15日的行程中,有东京、大阪、京都等城市,以及包括东京中央拍卖在内的9个拍卖专场,包括看各场次拍卖预展,以及去艺术品市场淘宝,旅行团的团费是每个人一万元左右。日本有很多艺术品是从中国流出,推出的书画、玉器、鼻烟壶、佛像青铜等专场都各有特色,茶具、贴画等具有当地特色的艺术品也很有人气。此外,同类艺术品价格比国内至少便宜1/3,也是很大的一个吸引力。在此次9场拍卖会中,东京中央拍卖会的部分展品曾来中国预展过,领衔的中国官窑藏品和中国绘画与书法,让国内不少藏家念念不忘,起拍价也是格外让人心动。

    最近几年,日本艺术品市场上的中国面孔越来越多,“可以说日本买家和拍卖公司对中国买家又爱又怕,爱的是中国买家多数比较执着,看中了一定会想办法弄到手,怕的是中国买家懂行的不少,一旦联手,杀伤力很大。”无锡文物公司总经理杨启明告诉记者这次日本行中的一个花絮,一场拍卖会上,有几个日本买家盯上了他们的团,联手对抬价格,几个回合下来,在一根巨型象牙上耗上了。杨启明他们就说好,只要价格过百万,大家就撒手,结果喊价刚过了百万,一直争抢的江浙团顿时沉寂下来,拍卖师落锤,几个日本买家一下傻掉。 

    日本拍卖会多采取的是会员制,即有资格以及受到邀请的买家才能加入,入场的买家围着榻榻米,为自己锁定的目标争夺。其中,中国面孔不在少数。有一场700人左右的专场,其中近一半是中国人。去日本的收藏团队,几乎所有的时间用来购买艺术品,每顿吃的是盒饭,每天在宾馆睡56个小时,然后就是不停地买和看。团中一个南京的买家一人就买了100多万的货,整个团的总购买量则以千万元计算。

    日本艺术市场赝品也泛滥 

    “抱团”抢货成新趋势到日本花大时间和大价钱淘收藏品,“抱团”很重要,这是很多曾去日本“淘宝”的无锡买家的心得。每年去日本淘宝的一个无锡买家告诉记者,日本市场这几年中国艺术品价格一路飞奔,很大一个原因是中国买家多,各地的中国投资者挤到一起,自然就把价格推高了。这样的情况多了,中国买家也开始合作,比如有买家会联系几个同行者,每人出资合买大价值的藏品。或者,在一个专场中,如果几人看中同一件拍品,为防止自己人把价格抬上去,就会约定,这件东西让给一个买家,在其他场次中,这个买家就要让一件拍品给其他伙伴。

    每年到日本的“扫货客”不少,不过,业内人士建议,到日本参加拍卖会也要谨慎,那边的收藏品市场同样假货泛滥,拍卖会规矩和国内都一样,不保真。据去过日本的一位买家回忆,他曾在京都等古玩市场看到吴昌硕等中国名家的字画,都是假货。日本艺术品拍卖市场仿制手段也很先进,投资者下单,需要非常谨慎。这次同去日本的袁先生告诉记者,在一场拍卖会上,有几个浙江人为了争一张张大千的画差点打了起来,可惜那张是赝品。 

    据了解,日本不少拍卖公司会把拍卖图册寄到国内,起拍价都非常低,吸引买家前往,而去日本的人,多少有这样的心理:只要去了,多多少少就要买一些。

    随着我国的艺术品市场不断发展,人们购买艺术品的数量越来越多,一些国外的拍卖会也看中了中国人的购买力,不少拍卖会都有中国人在“撑场子”。但是,如今艺术品市场上赝品充斥现象普遍,即使在国外市场上也是存在的,因此,收藏者在购买时一定要仔细鉴别,不要因为一时便宜而买了赝品。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04/13670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