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赴日感悟点滴——徐红
日期: 11年09月4期 评分: 9.00/1
■ 徐 红

 

对日本的好奇,缘于川端康成的作品和我的好朋友汪,一个大学学日语并最终嫁给了日本人的美丽女孩。

川端康成的笔下,日本女子是婉约的、内敛的。

而汪,到日本后,放弃了已考取的早稻田大学,嫁为人妇,相夫教子,是什么让她这么的安心于家庭妇女这个角色?

十年前,我曾对汪的先生说,希望有一天能亲身去感受日本。十年后的2011年,我四次踏上日本,浮光掠影,也留下万千感慨。

干净、整洁、文明,既在想像中又超出了想像。特别是交通,人人都遵守规则,各行其道,绝不随意变道超车。绿灯亮起,右转车绝对让行人。受此礼让,我开始很不习惯,看见车就想让车先过,结果是人和车都在原地等待。因为在国内行人是弱势群体,右转车是不顾行人的快速右转,只有行人等它先过,经常是等右转车一过完,前面的红灯又亮了,倍感无奈。

在相互的彬彬有礼中,是秩序的维护,是给他人以方便。

在日本的公共场合,绝对没有高声的喧哗声。特别是手机铃声,最低的音量,几乎让人不易察觉。地铁里基本没人打手机,只有柔和的报站声。国内公共场合手机铃声此起彼伏,打电话声音也是一个比一个大。只有被迫听别人家里的鸡毛蒜皮,或甜言蜜语,或生意商谈。国内的报站声也是响亮而刺耳,好像大家的听力都不好似的。

有趣的是,久居日本的朋友告诉我在地铁里不要随意盯着别人看。我观察了一下,日本人确实如此,一上地铁大家要么盯着自己的鞋子,要么闭目养神,要么昏昏入睡,要么看漫画书,要么发短信,绝不会视线相撞。在国内我喜欢观察人,到这里也只好假寐,到后来也真的练就昏昏入睡的本领。安静之中,让人感到一丝丝的压抑。

在我的想像中,日本人是严谨和刻板的。记得汪到日本前,九十年代初,国内家庭的私人电话很少,只有公共电话。汪当时和她的男朋友约好了在一家公共电话亭等她男友的电话,结果后来汪告诉我,她那个晚上在电话亭外等了一个小时,没等到男朋友电话就走了,晚上又冷,又没人,很害怕。后来汪的男友狠狠地批评她,说约好了时间就应该等下去,那怕两个小时,三个小时,我现在都还记得汪告诉时的委曲的样子。我也替汪感到不平,日本人怎么能这么刻板呢,不顾当时的实际情况,约定的事情就不能改变吗?

到了日本,因为没有跟日本人有更多直接的接触,没法有更多的了解机会,只在逛商场、餐厅吃饭的时候能近距离的观察他们,发现他们也有很多感性的时候,比如在高档的餐厅也听见日本人开怀的笑声,而且此起彼伏。在买东西的时候,我用生硬的英语和营业员聊天,有时因为一个单词表达不清,互相比划,相互也会开心一笑。在那种氛围中,我感到没有国界的人与人之间的友善。

日本人生活的细腻也在随处可见。茶杯、茶碟、筷枕等都很精致,水果、蛋糕都是放在盘子里叉子伺候,感觉是让自己受累的同时享受生活的精致。所以汪说过在日本生活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服务上想不到的,充分体现细腻、人性化和方便二字。国内大部分人可能生活要粗犷一些,削一个水果可能手里拿着吃,不用盘啊、碗的装着一人一份。

因为汪住在广岛,我没时间去看她。她现在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照顾一家人和教育两个孩子是她生活的重心,插花和做饭、给孩子做衣服非常在行。我一直想问她放弃名牌大学过上家庭主妇的日子她心安吗?可能汪也能感觉我的疑问,她很坦然地告诉我,她现在很安心于目前的生活,当家庭主妇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陪著孩子一块成长也是为社会做的贡献。我想,只要她能接受,按著自己选择的路走,也是自己的人生,虽没有轰轰烈烈,也是美好的。

回国已一周了,东京的蓝天白云还在我记忆中飘荡。我又开始接受公共场所的嘈杂,接受大家互相打量的眼神。我想,生活,无论是彬彬有礼中的压抑,还是粗犷随性中的开怀,每种生活方式都有各自的长与短,有时是我们在选择生活,有时是生活在选择我们,只要能开心,并过好每一天,就是最好的选择,最好的生活。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13668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