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从3月21日至4月30日,由污水和降水等途径流入海洋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污染物达到1亿5000万贝克勒尔,是东京电力公司此前公布数据的三倍以上。
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小林卓也等研究人员,以福岛第一核电站水闸附近的放射性物质浓度为基础,倒推海中最初检测到放射性物质的3月21日至4月30日期间进入海洋的放射物的量,并结合这段时间海洋监测的实测数据,得出了1亿5000万贝克勒尔的结论。
根据这个推算值,研究人员模拟计算了放射性污染物在海洋中扩散的情形,确认其与核电站周边海域放射物的实际观测值吻合。同时,由于这项调查未包含铯-134,因此实际流进海洋的放射性污染物要更多。
此前,东京电力公司称含高浓度放射性物质的污水流入海洋仅限于4月1日至6日,并且公布数据显示,在此期间伴随污水进入周边海域的碘-131、铯-134和铯-137估计达4700万亿贝克勒尔。
这项调查的相关内容将在19日开幕的日本原子能学会会议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