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央行(SNB)6日决定自1978年以来首次为瑞郎汇率设定上限,以期保护深受瑞郎升值伤害的对外贸易。瑞郎兑欧元和美元8月份双双创造纪录新高,此项决定公布之后,瑞郎兑欧元大跌8.4%,这是欧元诞生以来单个交易日兑瑞郎的最大升值幅度。
瑞士央行表示准备“无限量买入外币”,以将欧元兑瑞郎汇率限制在1.20上方。之前,瑞士央行采取的抛售瑞郎、向货币市场注入流动性、以及零借贷成本政策皆无功而返,投资者依然涌入瑞郎寻求避险。
干预或奏效
瑞士商界表示,瑞郎升值让公司盈利受到影响,出口出现下跌,这是二季度瑞士经济增长放缓的部分原因。数据显示,年初直至9月2日,瑞郎兑一篮子其他9种主要货币累计升值逾16%,此间欧元下跌1.3%,美元更是逛贬12%。而根据瑞士官方公布的数据,二季度该国GDP环比仅增长0.4%,为2009年经济衰退以来最低增幅。
Investec Asset Management Ltd.驻伦敦外汇基金管理人塔诺斯-帕帕萨瓦斯(Thanos Papasavvas)认为,瑞士此举可以奏效,因为瑞郎汇率“极度高估”,其他货币没有这么过度升值的国家可能很难这么做。
高盛(Goldman Sachs)资产管理部门董事长奥尼尔(Jim O'Neill)则表示,瑞士抛售瑞郎或许会迫使投资者回归风险资产,从而帮助稳定市场。“简单干预不会解决各国面临的所有问题,但却可能帮助市场平衡羊群式的恐慌心理。”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国零利率政策刺激资金寻求避险,日圆和新兴市场货币受到追捧。为遏制本币升势,巴西和日本都已采取干预措施,在这种情况下,瑞士央行此举可能导致挪威和瑞典货币承受更多升值压力。七国集团(G7)财长和央行行长本周将召开会议,对于指望通过出口弥补国内需求缺口的发达国家决策者而言,瑞士这种做法也可能引发争辩。
谁将加入大战?
巴西财政部长2010年的一句“货币大战已经爆发”激起千层波浪,而汇丰银行全球外汇策略主管布鲁姆(David Bloom)表示,瑞士改变策略暗示其他央行也可能通过打压本币汇率寻求出路,新一轮货币大战或许将就此开打。“随着我们触及零利率边界,各国央行都已将汇率政策作为救命稻草,力图削弱本币汇率。这种游戏伤人还不利己,但这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当局不会尝试。”
美联储(FED)的零利率政策以及前后两轮量化宽松措施导致美元过去一年贬值近8%,为缓解这对各自出口的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前10大经济体2010年都在设法影响本币汇率。
日本8月份斥资4.51万亿日圆干预汇市,为2004年以来最大干预规模。该国新任财务大臣安住淳(Jun Azumi)6日表示,他将在9月10日召开的法国马赛G7会议上强调日圆升值的危害。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日本首席经济学家、日本央行(BOJ)前外汇交易主管菅野雅明(Masaaki Kanno)认为,日本方面不大可能效仿瑞士,为日圆汇率设定上限。二者主要区别在于经济体量,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如果日本也这么做,需要购买的美元数量肯定“极其庞大”,这会让美国感到不安。
巴西财长曼特加一直在寻求通过税收政策和贸易障碍影响雷亚尔汇率,他上周表示,希望该国央行调降基准利率之举可以帮助遏制雷亚尔升势。
其他国家也可能加入货币大战。分析人士表示,如果资金逃离瑞郎和日圆,进入瑞典和挪威,这两个国家的经济肯定无法承受本币升值压力,当局也势必出手干预。
汇丰银行6日表示,瑞士央行干预之后,瑞典克朗可以取代瑞郎成为避险货币。过去一年,克朗兑其他9种主要货币升值4.5%,促使该国财政部长约翰森(Sigbjoern Johnsen)和央行行长奥尔森(Oeystein Olsen)发出干预暗示。
全球央行众生相
瑞士央行此举也凸显出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倒闭三年之后全球央行的“众生相”:在降息、购买债券、向金融体系注资等等常规策略悉数用遍而经济增长依然不见起色之后,央行都在诉诸新型工具。
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和富国银行(Wells Fargo & Co.)经济学家认为,在前后两轮量化宽松措施没能完成刺激经济和就业增长大任之后,美联储可能会在9月20日和21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决定将所持1.65万亿美元短期国债替换为长期债券,以压低从抵押贷款到汽车贷款的所有力量。而花旗(Citigroup Inc.)和高盛则预言英国央行(BOE)最早将从本周开始重启债券购买政策。
曾在英国财政部任职的MacKinnon表示,这场金融和经济危机考验了各国央行的创新能力,降息和货币干预等常规举措都已经失效,“这也映衬出我们现在所处时代的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