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54岁的前日本财务相野田佳彦当选为第95任日本首相,同时也成为日本政界精英摇篮——松下政经塾走出来的第一位首相。在日本,许多政客从学生时代起就熟知成为一名领袖所必备的素质。而创办于1979年的民办官员培训班“松下政经塾”为日本政坛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新鲜血液。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每天早上5点起床、完成100公里的行军、接受极限挑战……别误会,这不是军校学生的体能训练,而是松下政经塾里的学员必修的课程。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日本经济高速腾飞之际,86岁的日本“经营之神”、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就预见到日本未来的社会危机。他意识到,日本政坛受世袭传统影响,很多政治家都出身于大财阀或大家族,政治形态逐渐趋于僵硬。为了打破这个框架,他决定投资3亿美元创办一所私立学校,专门培养年轻而富有成长潜力的政治领袖。就这样,在解决了办学理念和资金问题后,日本现代政治史上赫赫有名的松下政经塾在神奈川县开张了。
从建成之初,松下政经塾就以独特的课程和苛刻的入学条件闻名。按规定,报考者年龄必须在22岁至35岁之间,要经过数天的体能测试、论述考试、教养考核、适应性考察、面试等极为严酷的选拔,合格后再经过两次研修会,最终才能被录取。每年报名的约有200-1000人,合格的只有5-15人左右。学员的身份背景五花八门,有从欧美留学回国的海归、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就职于企业银行的老板,还有来自日本自卫队的年轻军官,但每个人都有野心勃勃的从政欲望和从政志向。
为了实现政治梦想,每位学员都要进行长达3年的全日制“标准化”学习。第一年,学员每天早上5点就得起床,然后是打扫庭院,之后开始急行军。每人每天绕着山跑100公里,锻炼体质和意志,让身体接受极限训练。然后就开始了一天有规律的学习,包括日本传统武士道精神、茶道、书法、剑术、数学、音乐文学鉴赏、哲学等,同时参与各种社会劳动。每隔几天的晚上,学员们还要乘着夜色绕学校所在小岛步行一周,长达上百公里,再次挑战肉体和精神极限。
第二年是学习如何成为一名政治领袖。学员们从哲学、宗教、禅法等方面入手,研究人究竟是什么,如何看待生死。同时,还要学习东方文化精髓,尤其是中国的《论语》、《孟子》,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行事习惯和特点,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中文会话。此外,学员们还要学习英语,其水平必须达到运用自如、可进行独立调查的水平,还要能够运用英语发表振臂一呼、群情皆起的演讲。总之,第二年学习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战胜对手。
最后一年,学员们进行深刻的检讨和自我反省,树立自信心和以我为最强的思维,同时告诫自己一定要深入认识和参与当下的整个世界,并设法从中脱颖而出,成为重量级人物。在这期间,还要定期到工厂体验生产经营活动。而有些特殊学生还会被送到自卫队的驻地短期集训,建立与军方的关系。
小小私塾搅动党派之争
早在1979年松下政经塾宣布成立时,日本新闻界曾嘲笑说,“这是有钱人的消遣”并预言它撑不过10年。然而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这个小私塾已为日本培养出众多政界领袖。在迄今为止的300多名毕业生之中,已有100多人投身政坛。除了刚当选日本新首相的第一期毕业生野田佳彦外,还有第八届毕业生、前外务大臣前原诚司。
当然,从松下政经塾毕业的精英分子并不是全都投身政界,活跃在学术界和商界的也不少,比如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知名研究员冈田邦彦、早稻田大学金融综合研究所所长水上慎士、软银集团总裁助理鸠聪、Imagineer集团总裁神藏孝之等。
随着松下政经塾的势力不断扩大,很多其他政党或名人也开始创办政治培训班,培养人才或“近卫军”,虽然经济实力没有松下政经塾这么雄厚,但是也成为一种培养干部的方法。比如小泽一郎创办的小泽政治塾。和松下政经塾的高级培训班形象相比,小泽的政治塾更像是平民培训班。不过,由于入门条件比较宽松,仍然吸引了不少对政治感兴趣的日本青年。小泽帮的成员中有很多人都是从这里毕业的。
在今后的日本政坛,松下政经塾与小泽政治塾将难免进行一番角力。正如日本许多政治评论家所言:今后10年的日本政局或许会被松下政经塾左右,而民主党的政治将由小泽的政治塾奠定。
链接:从政不是目的是手段
松下政经塾不是一个单纯的私塾式教育机构,也不同于一般的大学,具有很浓的政治色彩,目的在于培养日本政经领袖,重在改造日本社会。不过,它所强调的理念是:投身政界并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教员们时刻教导立志从政的年轻人要摆正从政的动机,万不可为了从政而从政;与权力欲相比,改善现实社会中的不足、建设更美好的国家,才是政经塾塾员应有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