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酒屋闲话 李长声
日本人姓名基本用汉字。有调查统计,2010年给孩子起名居前一百个名子,男名都是用汉字,女名只有七个用假名(日文字母)。就在这一年去世的文化人类学家梅棹忠夫会有点死不瞑目,他认为“不摆脱汉字,日本的未来很危险,汉字障碍文明进步”,搞了一辈子罗马字运动,但法律不许人名用罗马字,只好用假名给两个儿子起名。近年来流行的汉字名,例如悠真、步梦、飒、结爱、美羽、葵,我们看著也觉得有意思。
日语的“名字”二字,早年是写作“苗字”,相当于中文的姓,而中文的名,日语作“名前”,所以,姓名是“名字”和“名前”。但平常人们说“名前”,却是姓,或者连姓带名。姓是沿袭的,只能在名上做文章,长辈们大逞才气。某友得子,文豪夏目漱石致贺,就起名开玩笑,写道:“听说小宝宝诞生,谨致贺意。而且听说是男孩,那就更好了。名子还没起吗?八月三日出生,叫八三如何?安然生下来,叫安丸(按:生这个词有四个音,取其中两个音,读作丸)不行吗?要是以为双生子,却只是一个,那就叫一人怎么样?大概期待了很久,叫长松(按:松与待同音)不好吗?出生在高田老松町,叫高松可笑罢?”最后又说了一句“名字实际不好起”。
生下来一旦报了户籍,再改名必须上家庭裁判所,要拿出非改不可的理由。行不更名,年少很可爱的名字,老了以后叫一声说不定可笑。户籍之外,笔名、雅号之类不妨随意叫。山冈庄八写小说畅销,进身为文坛纳税大户,恨道:山冈庄八挣钱,藤野庄藏交税;前者是笔名,后者是本名。夏目漱石的本名是金之助。他生于1867年阴历正月初五,干支为庚申,属金,此日生人将来会是个大盗,所以名字里需要有金,女人就要叫阿金阿铁。二十二岁自号为漱石,用漂亮的汉文撰写了游记《木屑录》。本为漱石枕流人,给自己孩子起名却非常普通,第六个生于申年,就叫作伸六。另一位文豪森鸥外起名的手法是字音并用,继承他文学血脉的女儿叫茉莉,看似汉字,又读若玛丽,开启洋气命名法。
太宰治活得很无赖,文学的一半靠女人。背著老婆,当著“小三”山崎富荣的面,给“二奶”太田静子生下的孩子写承认证明:“太田治子这孩子是我的可爱孩子,愿她常以父亲为傲,茁壮成长”。安抚山崎,说:你要是生孩子,还有一个修字哪,叫修介很不错嘛。太宰治本名津岛修治,半年后二人投河而死,修字没用上。用父名给儿女起名是日本风习,譬如同为小说家的菊池宽给吉川英治的儿子起名叫英明。请朋友给孩子命名也是一个习惯。谷崎润一郎结婚,本来不想要孩子,但初夜总不好避孕,结果就有了女儿。请好友起名,叫子,后来知道汉语里即鲶,大口大腹,有齿有须,并非香鱼之义,便改用假名。我也曾兴致勃勃为朋友的儿子起名,兄弟姐妹唯有他得了男孩,就起名庆太郎,殊不知早已不兴叫郎了。郎的命名法来自中国,譬如武则天宠幸的张易之、张宗昌被呼为五郎六郎。
我们的相声拿日本女人的名子逗乐,说什么什么子。子,本来是皇家、权贵之女的用字,20世纪初平民百姓像过节一样用将起来,以至名必称子。即便没有子,通常称呼也加上。漱石给长女起名叫笔,希望她的字比妈妈写得好,但在书信日记里都写作笔子。1960年前后出现“去子化”,平成年间几乎没有叫子的了。2010年排行一百个名子里只有两个:莉子、菜菜子,时隔二十多年,子进入前三名,也令人有“之子于归”之感。(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