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媒体透露,虽然具体日期没有确定,但由前苏联“瓦良格”号改装的中国第一艘航母肯定会在今年8月份试航。
新华社下属的《国际先驱导报》报道,“瓦良格”号将成为大连舰艇学院第三艘训练舰(83舰),而东海舰队前“明星舰长”、现担任大连舰艇学院副院长的柏耀平将主抓83舰的日常训练工作。
对中国首艘航母的命名,外界有过多种猜测,不过都有迹可寻。根据中国《海军舰艇命名条例》,一级舰艇(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核潜艇)由总参谋部命名。水面舰艇具体命名规则为:航空母舰、巡洋舰以行政省(区)、直辖市命名;驱逐舰、护卫舰以大、中城市命名;船坞登陆舰、坦克登陆舰均以“山”命名;训练舰以人名命名。
由于“瓦良格”号既是航母,又是训练舰,因此它有两种命名可能:以行政省(区)、直辖市命名,或以人名命名。
大连舰艇学院的前两艘大型训练舰81舰和82舰分别以“郑和”、“世昌”这两个历史人物命名,一些人预测“瓦良格”号可能命名为“施琅”或“毛泽东”。
但北京有关分析人士对本报指出,官方用“施琅”命名“瓦良格”号的可能性不大。施琅虽然在清朝康熙年间为收复台湾立下大功,但他曾是效忠明朝的郑成功的部将,投降清廷后率部攻克台湾,在名节上有些争议。更重要的是,在两岸关系缓和的大背景下,用“施琅”命名航母难免对台湾产生某些刺激效应,使两岸之间横生一个负面话题,对两岸关系有害无益。
这名人士认为,官方可能也不会用“毛泽东”来命名第一艘航母。虽然毛泽东是中共开国领袖,但他在建国后发动的一系列政治运动,包括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严重灾难。近些年来,官方对毛泽东的是非功过尽量采取回避态度,不愿意因一艘航母的命名挑起新的政治争议。
因此,按照《海军舰艇命名条例》,中国以行政省(区)、直辖市名称来命名第一艘航空母舰的可能性很大。
航母编制2000人
另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中国第一艘航母人员编制约2000人,航母军官与舰员的大范围选拔与培养工作几年前就已经全面展开。武汉航母工程模拟平台、辽宁葫芦岛舰载机训练平台,以及航母舰员训练综合保障舰(88舰)相继建成使用。
早在1987年5月,海军在广州舰艇学院开办首届也是至今唯一一届“飞行员舰长班”。
李晓岩、柏耀平等9人在历时三年半的学习后,顺利取得舰艇指挥专业本科学历,成为中国海军第一代“既能驾机上天,又能率舰闯海”的复合型军事指挥人才。从年龄、经历、军衔、职务等角度分析,中国首任航空母舰的舰长都将从这9人中选出。
近日,曾赴俄罗斯库兹涅佐夫海军学院深造,以《海军联合战役打击航母编队》论文获得俄“海军军事学副博士”学位,被称为“海陆空三栖明星舰长”李晓岩,成为第一艘航母舰长的热门人选。
《国际先驱导报》报道说,对于正在进行改造的“瓦良格”号来讲,由谁担任它的舰长并不重要。它的定位是中国首艘航母训练舰,并不是一艘真正意义上的作战航母。“瓦良格”号的任务将是训练未来“航母目标舰”的舰长、舰员;试验与磨合相关武器装备;探索中国航母编队的组成与作战体系构建。因此,“瓦良格”号航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更有可能采用的是“一岗多人,轮训轮换”的训练思路,不固定舰员、甚至不固定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