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退役 全民膜拜外衣上的社会心理
■马九器
全民对姚明的崇拜带有21世纪的色彩。“三叩九拜”那是老黄历,“顶礼膜拜”也是过去时,但无数国人几乎不约而同地赞誉、美化,乃至毫不吝惜地把 “伟大”、“最杰出”、“最幽默”的帽子争相送给他,甚至连他略显缓慢的身手都被称之为“拥有后卫般灵活的步伐”。
“姚神”的诞生真是势不可挡了。
就像农耕时代的中国人需要送子娘娘一样,“有后为大”是共同的心理需求,而“姚神诞生”也不无共同心理需求的渊源。
自工业革命后,世界的重心转到了欧美,尤其近现代以来,欧风美雨的文化更深深影响东方,1840年后深深影响中国人的一条文化心理逻辑就是 “弱者心态”。“弱者心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不自信、自卑、敏感、渴望成功、极力掩饰缺陷。就像阿Q的精神胜利法,亟须用某种幻象来掩盖不足、实现心理满足。这种心理非常微妙,弱者自己很难意识到,而只有等到它足够强大时,才会蓦然回首,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国富,尽管我们的人均财富依然低迷,但总量却足以震惊世界。长期以来的受害者历史印记、弱者心态,在国力终于有所提振时,很自然希望用成功和辉煌向“落后”说再见。于是,在大众心理层面,偶像,尤其是走出国门、震惊世界的英雄,便很容易成为民众摆脱弱势、告别弱者的工具。丁俊晖是这样,刘翔是这样,李娜是这样,而姚明,更是这样。
谁说我们不如白人?谁说我们不能傲视全球?谁说中国人比别人差?——— 当我们所有人都太在意成功的标签时,反倒衬托出集体心理深处的某种焦虑和敏感。于是,在英雄辈出的时代,那些积压在内心多少年的心理淤积,那些深埋在心里多少年的历史复兴梦想,全部喷薄而出,任何一个在世界取得成功的中国人,都能轻易地戴上来自全民派送的礼帽,接受全民的礼赞,当然,也要承担全民的期望——— 一个职业运动员正常离开球场,却在整个国家引起了巨大波澜,这就是“神”所不能承受之重。
所以,当姚明走下神坛后,一旦 “谁来代替姚明继续承载国人众望”又成为民众下意识的呼唤,只能说明,我们的社会心理远未成熟到自信的地步。
后姚明时代:期待公民精神的价值穿越
■单士兵
“退役”这个词,看上去太正统了,不如“退隐”更有令人迷恋的江湖气息。作为姚明粉丝,真梦想他能穿着长袍带着佩剑,像大侠退隐江湖那样,玩一下飘逸转身,留下更浓厚的复出期待。
这当然不可能。西装革履,“明谢”天下。那一刻,姚明在庙堂之高。而在江湖之远,肯定有太多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只是还未涕下的人们。
江湖是什么?套用一句老话———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以前很多人内心的姚明江湖,主要是在球场上。
现在姚明不在那个江湖了,人们很失落,但也明白,对于姚明有长度的人生来说,他的江湖绝对不应止于一个小小的篮球场。事实上,在今天,要给旧式的江湖说法找个更合适的称呼,应该就是“社会”。在姚明走下庙堂高台之后,人们当然希望他能走进江湖之远,在社会上建立一个比篮球江湖里更有价值、更有王者地位的后姚明时代。
退役的姚明也肯定要换一种心情来面对人们各种眼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姚明怎样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价值呢?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可以替代,但姚明身上有不可替代的东西。不仅是篮球,也不只在于体育,而在于公共价值。姚明作为这个时代的中国符号,他最可贵之处就在于身上的 “穿越价值”。他身在体制搭建的庙堂之上,足以让在民间之野的人们为之动容;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却又能从容吞吐西方民主文明的气息。多元开放当然是好东西。只是,面对这种价值穿越,面对姚明的转身,人们内心充溢着担忧与期待。因为不知道,接下来姚明会选择怎样的价值转身。
曾经对姚明的个体英雄主义的崇拜、公共情怀的寄望、消费主义的担心,现在都应该换一种方式,重新聚焦在姚明身上。真正的绝世高手不能总靠玩体力与技术,而要有至高的内功气场,从肉体走向精神。精神要强大,说到底就得靠笃定的价值信仰。对姚明来说,就算不在庙堂,不靠体制,只在江湖,只靠社会,他也能做成自己的王。
那么,从今天起,期待姚明走进江湖之远,感受社会脉动,以公民精神强大更加勇敢的心,来实现新的价值“穿越”,成就更好的后姚明时代。
期待有一天:人人都姚明 人人都中国
■曹旭刚
昨日,姚明正式宣布退役。几百家媒体云集上海,连央视都五小时全程直播。这份待遇,是以往任何一个运动员不曾拥有的。虽然,他只是一个篮球运动员,但在某种程度上,他更是一个符号,一个中国形象的符号,一个开放中国的符号。
伴随着姚明一起离去的,不只是赛场上的姚明,还有一个国际化的姚明、开放的姚明、幽默的姚明、自信的姚明、热爱公益的姚明。于是,人们难免要喟叹:下一个姚明在哪儿?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事实上,姚明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在NBA打球的中国人,在他之前有王治郅,在他之后有易建联,但无论是王治郅还是易建联,赛场内外的影响都无法与姚明相提并论。这种状况未尝不说明,成就姚明的并非仅仅是NBA赛场,还有附着在他身上的开放、自信等世界公民般的因素。
NBA赛场上可以找出许多比姚明球技高超的球员,但能作为国家形象的球员,却只有姚明一个。所以,在姚明离开NBA之后,重要的其实并不是我们何时才能向NBA再次输送一个同姚明一样水平的运动员,而是我们如何使得由姚明塑造出来的中国形象,继续保留乃至发扬开来。
姚明说:“要感谢这个伟大进步的时代,使我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1980年生于上海的姚明,几乎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成长起来的,可以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如果没有融入世界的认识,姚明绝不会是今天的姚明。
尽管姚明能有今日之成就与地位,也离不开历史偶然因素与个人因素,但是,任何的偶然都是历史前行的必然,任何的个体都无法摆脱潮流的裹挟。所以,如何在历史的潮流中,将姚明的价值与形象升级为中国的集体价值与形象,才是更为宏大且深邃的命题。
因此,下一个姚明注定只能在更深刻、更广泛、更全面的开放中寻找。中国只有同世界深切拥抱,只有继续推动改革开放,才有出现下一个姚明乃至更多姚明的可能;中国只有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形象走向世界,我们才能不因一个姚明的离去而叹息不已,因为那时,人人都是姚明,人人都是中国。
中国输出了姚明,NBA输入了文化
■杨鹏
没有NBA,就没有姚明的今天。一个出类拔萃的运动员,就必须到最好的舞台展示,一个最好的舞台,才是最好的运动员的舞台。伴随着姚明在NBA风生水起,NBA在中国也一路水涨船高,姚明成为NBA在中国最好的广告,著名篮球解说员徐济成说:“姚明让中国的孩子爱上篮球,姚明也让中国的孩子们知道了一名真正的专业篮球运动员应该是什么样子。”很多人因为姚明迷上了篮球,NBA因为姚明才得以将中国市场稳稳纳入了扩张版图。
以姚明的天赋和条件,算得上是中国篮球的好苗子,却只能在NBA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这是姚明的荣幸还是悲哀?说远一点,我们这个社会其实有着孕育好苗子的土壤,但还是缺乏一些后天成才所需的完备的雨露和阳光。这是包括中国篮球人在内的所有人都必须深思一番的。
此时此刻,当中国的球迷琢磨着“谁是下一个姚明”时,美国媒体却在操心“姚明退役恐重创NBA在华市场”。姚明的退役让中西方人又一次找到了共同话题,但显然,国人思维中已经无法摆脱NBA的某些印记。此前,有人曾评价姚明是中国“对美出口最大宗商品”,这话说对了一半,其实,中国输出了姚明,而NBA借助姚明输入了文化。在姚明退役这一刻,中国人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各方声音
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姚明是美中文化交流领域里中国对美国的“最大出口”。
NBA总裁斯特恩:姚明一直是一位对联盟起到变革作用的球员,他在赛场内外的卓越表现极大地促进了NBA的全球化发展。他为中美两国的球迷架起了一座非凡的桥梁。
火箭队总经理莫雷: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球员,非常非常努力,非常刻苦,而且充满了幽默。如果可以的话,今天可以定义为“姚明日”。
姚明CBA冠军教练李秋平:应该说姚明再打五六年没有问题,他现在在黄金年龄退役,非常的可惜,对中国篮球是非常巨大的损失,对NBA也是很大的损失。
微博评论
■论影响
白岩松:中国篮球的“明朝”已经结束,姚明退役该有一种轻松的解脱感吧!中国该感谢姚明,不是因为篮球,而是因为一个新的形象。姚明进入NBA和世界赛场的这十来年,恰恰是中国实力快速发展、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矛盾般同时出现、世界看中国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时代,而姚明像一个大使,用篮球运动员的高度、相声演员的幽默、80后的新锐再加上东方人的与人为善,不知改变了多少普通老外对中国人的印象。我相信,在退役后的岁月中,这方面,姚明依然会有大量的事儿可以做。
■论体制
刘建宏:姚明是中国体育职业化进程里诞生的第一个国际巨星。和李娜一样,他也是举国体制的产物,然后顺应时代成就了自己,也让更多的中国人看到了职业化体育的方方面面。在他之后,无数年轻人将走上这条坎坷、艰辛而又充满诱惑的道路。我相信姚明终将被超越,但在短时间内他仍然会是许多人的珠穆朗玛。
■论作风
张晓敏:姚明在篮球上达到的高度的确无人能及,至少从现在国内的青年才俊中没有看到苗头。不过在俺看来,姚明最让人尊敬的一点,不是他在篮球上的造诣,而是在美利坚这个花花世界里始终保持一种洁身自好的态度。
■马九器
全民对姚明的崇拜带有21世纪的色彩。“三叩九拜”那是老黄历,“顶礼膜拜”也是过去时,但无数国人几乎不约而同地赞誉、美化,乃至毫不吝惜地把 “伟大”、“最杰出”、“最幽默”的帽子争相送给他,甚至连他略显缓慢的身手都被称之为“拥有后卫般灵活的步伐”。
“姚神”的诞生真是势不可挡了。
就像农耕时代的中国人需要送子娘娘一样,“有后为大”是共同的心理需求,而“姚神诞生”也不无共同心理需求的渊源。
自工业革命后,世界的重心转到了欧美,尤其近现代以来,欧风美雨的文化更深深影响东方,1840年后深深影响中国人的一条文化心理逻辑就是 “弱者心态”。“弱者心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不自信、自卑、敏感、渴望成功、极力掩饰缺陷。就像阿Q的精神胜利法,亟须用某种幻象来掩盖不足、实现心理满足。这种心理非常微妙,弱者自己很难意识到,而只有等到它足够强大时,才会蓦然回首,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国富,尽管我们的人均财富依然低迷,但总量却足以震惊世界。长期以来的受害者历史印记、弱者心态,在国力终于有所提振时,很自然希望用成功和辉煌向“落后”说再见。于是,在大众心理层面,偶像,尤其是走出国门、震惊世界的英雄,便很容易成为民众摆脱弱势、告别弱者的工具。丁俊晖是这样,刘翔是这样,李娜是这样,而姚明,更是这样。
谁说我们不如白人?谁说我们不能傲视全球?谁说中国人比别人差?——— 当我们所有人都太在意成功的标签时,反倒衬托出集体心理深处的某种焦虑和敏感。于是,在英雄辈出的时代,那些积压在内心多少年的心理淤积,那些深埋在心里多少年的历史复兴梦想,全部喷薄而出,任何一个在世界取得成功的中国人,都能轻易地戴上来自全民派送的礼帽,接受全民的礼赞,当然,也要承担全民的期望——— 一个职业运动员正常离开球场,却在整个国家引起了巨大波澜,这就是“神”所不能承受之重。
所以,当姚明走下神坛后,一旦 “谁来代替姚明继续承载国人众望”又成为民众下意识的呼唤,只能说明,我们的社会心理远未成熟到自信的地步。
后姚明时代:期待公民精神的价值穿越
■单士兵
“退役”这个词,看上去太正统了,不如“退隐”更有令人迷恋的江湖气息。作为姚明粉丝,真梦想他能穿着长袍带着佩剑,像大侠退隐江湖那样,玩一下飘逸转身,留下更浓厚的复出期待。
这当然不可能。西装革履,“明谢”天下。那一刻,姚明在庙堂之高。而在江湖之远,肯定有太多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只是还未涕下的人们。
江湖是什么?套用一句老话———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以前很多人内心的姚明江湖,主要是在球场上。
现在姚明不在那个江湖了,人们很失落,但也明白,对于姚明有长度的人生来说,他的江湖绝对不应止于一个小小的篮球场。事实上,在今天,要给旧式的江湖说法找个更合适的称呼,应该就是“社会”。在姚明走下庙堂高台之后,人们当然希望他能走进江湖之远,在社会上建立一个比篮球江湖里更有价值、更有王者地位的后姚明时代。
退役的姚明也肯定要换一种心情来面对人们各种眼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姚明怎样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价值呢?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可以替代,但姚明身上有不可替代的东西。不仅是篮球,也不只在于体育,而在于公共价值。姚明作为这个时代的中国符号,他最可贵之处就在于身上的 “穿越价值”。他身在体制搭建的庙堂之上,足以让在民间之野的人们为之动容;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却又能从容吞吐西方民主文明的气息。多元开放当然是好东西。只是,面对这种价值穿越,面对姚明的转身,人们内心充溢着担忧与期待。因为不知道,接下来姚明会选择怎样的价值转身。
曾经对姚明的个体英雄主义的崇拜、公共情怀的寄望、消费主义的担心,现在都应该换一种方式,重新聚焦在姚明身上。真正的绝世高手不能总靠玩体力与技术,而要有至高的内功气场,从肉体走向精神。精神要强大,说到底就得靠笃定的价值信仰。对姚明来说,就算不在庙堂,不靠体制,只在江湖,只靠社会,他也能做成自己的王。
那么,从今天起,期待姚明走进江湖之远,感受社会脉动,以公民精神强大更加勇敢的心,来实现新的价值“穿越”,成就更好的后姚明时代。
期待有一天:人人都姚明 人人都中国
■曹旭刚
昨日,姚明正式宣布退役。几百家媒体云集上海,连央视都五小时全程直播。这份待遇,是以往任何一个运动员不曾拥有的。虽然,他只是一个篮球运动员,但在某种程度上,他更是一个符号,一个中国形象的符号,一个开放中国的符号。
伴随着姚明一起离去的,不只是赛场上的姚明,还有一个国际化的姚明、开放的姚明、幽默的姚明、自信的姚明、热爱公益的姚明。于是,人们难免要喟叹:下一个姚明在哪儿?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事实上,姚明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在NBA打球的中国人,在他之前有王治郅,在他之后有易建联,但无论是王治郅还是易建联,赛场内外的影响都无法与姚明相提并论。这种状况未尝不说明,成就姚明的并非仅仅是NBA赛场,还有附着在他身上的开放、自信等世界公民般的因素。
NBA赛场上可以找出许多比姚明球技高超的球员,但能作为国家形象的球员,却只有姚明一个。所以,在姚明离开NBA之后,重要的其实并不是我们何时才能向NBA再次输送一个同姚明一样水平的运动员,而是我们如何使得由姚明塑造出来的中国形象,继续保留乃至发扬开来。
姚明说:“要感谢这个伟大进步的时代,使我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1980年生于上海的姚明,几乎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成长起来的,可以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如果没有融入世界的认识,姚明绝不会是今天的姚明。
尽管姚明能有今日之成就与地位,也离不开历史偶然因素与个人因素,但是,任何的偶然都是历史前行的必然,任何的个体都无法摆脱潮流的裹挟。所以,如何在历史的潮流中,将姚明的价值与形象升级为中国的集体价值与形象,才是更为宏大且深邃的命题。
因此,下一个姚明注定只能在更深刻、更广泛、更全面的开放中寻找。中国只有同世界深切拥抱,只有继续推动改革开放,才有出现下一个姚明乃至更多姚明的可能;中国只有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形象走向世界,我们才能不因一个姚明的离去而叹息不已,因为那时,人人都是姚明,人人都是中国。
中国输出了姚明,NBA输入了文化
■杨鹏
没有NBA,就没有姚明的今天。一个出类拔萃的运动员,就必须到最好的舞台展示,一个最好的舞台,才是最好的运动员的舞台。伴随着姚明在NBA风生水起,NBA在中国也一路水涨船高,姚明成为NBA在中国最好的广告,著名篮球解说员徐济成说:“姚明让中国的孩子爱上篮球,姚明也让中国的孩子们知道了一名真正的专业篮球运动员应该是什么样子。”很多人因为姚明迷上了篮球,NBA因为姚明才得以将中国市场稳稳纳入了扩张版图。
以姚明的天赋和条件,算得上是中国篮球的好苗子,却只能在NBA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这是姚明的荣幸还是悲哀?说远一点,我们这个社会其实有着孕育好苗子的土壤,但还是缺乏一些后天成才所需的完备的雨露和阳光。这是包括中国篮球人在内的所有人都必须深思一番的。
此时此刻,当中国的球迷琢磨着“谁是下一个姚明”时,美国媒体却在操心“姚明退役恐重创NBA在华市场”。姚明的退役让中西方人又一次找到了共同话题,但显然,国人思维中已经无法摆脱NBA的某些印记。此前,有人曾评价姚明是中国“对美出口最大宗商品”,这话说对了一半,其实,中国输出了姚明,而NBA借助姚明输入了文化。在姚明退役这一刻,中国人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各方声音
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姚明是美中文化交流领域里中国对美国的“最大出口”。
NBA总裁斯特恩:姚明一直是一位对联盟起到变革作用的球员,他在赛场内外的卓越表现极大地促进了NBA的全球化发展。他为中美两国的球迷架起了一座非凡的桥梁。
火箭队总经理莫雷: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球员,非常非常努力,非常刻苦,而且充满了幽默。如果可以的话,今天可以定义为“姚明日”。
姚明CBA冠军教练李秋平:应该说姚明再打五六年没有问题,他现在在黄金年龄退役,非常的可惜,对中国篮球是非常巨大的损失,对NBA也是很大的损失。
微博评论
■论影响
白岩松:中国篮球的“明朝”已经结束,姚明退役该有一种轻松的解脱感吧!中国该感谢姚明,不是因为篮球,而是因为一个新的形象。姚明进入NBA和世界赛场的这十来年,恰恰是中国实力快速发展、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矛盾般同时出现、世界看中国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时代,而姚明像一个大使,用篮球运动员的高度、相声演员的幽默、80后的新锐再加上东方人的与人为善,不知改变了多少普通老外对中国人的印象。我相信,在退役后的岁月中,这方面,姚明依然会有大量的事儿可以做。
■论体制
刘建宏:姚明是中国体育职业化进程里诞生的第一个国际巨星。和李娜一样,他也是举国体制的产物,然后顺应时代成就了自己,也让更多的中国人看到了职业化体育的方方面面。在他之后,无数年轻人将走上这条坎坷、艰辛而又充满诱惑的道路。我相信姚明终将被超越,但在短时间内他仍然会是许多人的珠穆朗玛。
■论作风
张晓敏:姚明在篮球上达到的高度的确无人能及,至少从现在国内的青年才俊中没有看到苗头。不过在俺看来,姚明最让人尊敬的一点,不是他在篮球上的造诣,而是在美利坚这个花花世界里始终保持一种洁身自好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