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李长声等华人作品传达真实日本
日期: 2011/07/09 19:41
李长声等华人作品传达真实日本
李长声在研讨会上。张石摄影
中文导报讯(记者 张石)7月9日,在东京虎之门的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举行了“李长声先生等华人作家作品研讨会”,旅日华人作家李长声、莫邦富、王东、孙秀萍、姜建强等出席研讨会,大家就华人作家如何利用自己既了解中国又了解日本的优势,答疑解惑,以心传心,传达一个真实的日本展开了热烈讨论。

旅日华人作家李长声1949年生于长春,在80年代初担任过中国文革后创刊的《日本文学》杂志副主编,1988年自费东渡,在日本一家出版学校就职,同时开始细致地研究日本的出版、文学、历史、民俗、艺术、饮食等等,他曾在在中国知识界享有盛名的杂志《读书》开设专栏“东瀛孤灯”,表现了他对日本犀角独探而又包罗万象的观察与理解。他以 “勤工观社会,博览著文章”自励,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北京、上海、广东、台湾等地的报刊写随笔专栏,结集《樱下漫读》、《日知漫录》、《东游西话》、《四帖半闲话》、《枕日闲谈》、《居酒屋闲话》、《风来坊闲话》、《东京湾闲话》、《哈,日本》等十余种,近译有藤泽周平著《隐剑孤影抄》、《黄昏清兵卫》。他对日本的观察与研究不仅在中国大陆,在台湾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曾在台湾《中国时报》开始专栏,也在台湾出版了多种著作。

《读书》杂志前主编、著名报人沈昌文说∶他写的绍介日本文化的文章,大有在《读书》的海外通讯中进居首列之慨。《读书》杂志单我在位的那些年,就大概发了三十来篇吧。
学者、作家止庵说∶李长声的随笔有大品的分量,小品的态度,何况作者是文章高手,笔下特别有股潇洒劲儿……作者的文章,有气量,有见识,有材料,有趣味。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孙郁说:长声的随笔,并不止于幽默、机智,而更多透露出豪情和血性。特别是涉及正义、公道等大是大非的时候,他的笔锋是犀利而不饶人的。

著名作家章诒和在谈到李长声的作品时说∶你问日本的历史,他能告诉你;你问日本的风习,他能回答你;你问日本的文学,他能说出个子午卯酉来;连点鸡毛蒜皮的问题,也能给你个完满答案。李长声写饮酒,写捕鲸,写街景,写书店,写浮世绘,写辞世歌,也是精彩、精致又精辟。叙事,娓娓动听;状物,不厌其烦;写人,道地白描功夫。不明白了:他那支笔是怎么练的?

去年9月,李长声积20多年对日本的“零距离”的心得,推出了名为《哈,日本》的新著。《读书》杂志前主编沈昌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孙郁、翻译家林少华、清华大学教授王中忱、知日派学者刘柠等纷纷“评说李长声”。在此前后,旅日华人传媒人王东、孙秀萍、姜建强、萨苏等都推出著作,形成了一个旅日华人作家向国人传递真实日本的热潮。

为此,《日本新华侨报》和《现代中国报》联袂举办大型“李长声先生等华人作家作品研讨会”。在座谈会上,《日本新华侨报》主编蒋丰与李长声举行了对谈,《现代中国报》社长郭均成就这次研讨举行的背景、主题等发言,著名作家莫邦富也谈了他对华人作家、作品以及这次研讨会的感想。与会华人作家们在会上也就如何向中国传达一个真实的日本,又如何向日本传达一个真实的中国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发表了精辟的见解。

会后,举行了李长声等华人作家的签名赠书活动。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27/13532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