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筱 君
5月4号深夜长长的电话铃声把我唤醒,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兆来临,果然哥哥在电话那一端哭泣著告诉我,父亲刚刚匆匆离开了人世,一切都好像发生得太快,我还来不及做好心理准备,就被这消息打得不堪一击。
父亲走了,留下了对我们深切的关爱,留下了慈祥的音容笑貌,同时也留给我们深深的悲痛,无尽的思念。
父亲,您真的离开了我们吗?
时至今日,我心里仍然难以置信,恍惚之间觉得您仍然在家里,坐在书桌前阅读和写作,您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晚年视力下降还是每天坚持读书写作。当我提笔写这篇文章时,泪水又浸透我的脸颊,仿佛又看见您那熟悉的笑容,慈祥的眼眸,我无法相信,当我回国探亲时再也看不到您的身影,当我打电话时再也听不到您的声音。
小时候我是父亲的掌上明珠,我是父亲的小女儿,常跟著父亲星期日去加班,父亲在办公室忙碌,我则跑来跑去,甚至钻到写字台底下去看书,玩累了就坐在落地窗前的沙发上看著夕阳穿透玻璃照进来,窗外高大的绿树渐渐变成了黑色的影子。父亲偶尔会带我到办公室下面的庭院里玩,随著季节的变换教我背唐诗宋词。童年的那段日子是我度过的最美好的时光。
文革时父亲被打成走资派,反革命,受到秘密隔离审查。家里人不知道父亲的任何音讯,也不知被关押在何处,童年时的我一个人从西城走到东城,到处寻找著父亲的身影,10年以后才和父亲得以重逢。恢复工作后,父亲起早贪黑全身心投入工作,他要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父亲一直认为自己属牛,也应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所以这段时间经常用孺子牛的笔名发表文章,他毕生都致力于用手中的笔,赞美人性,悲悯人生,讴歌祖国,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即使在晚年也还是想著要为自己的祖国和民族做些什么。
最后一次回北京看父亲是在4年前,我在父亲的书房看到他正写了一半的书稿和搜集到的资料,我们谈到人生的意义,谈到死亡,他还建议我不要把绘画荒废了,再忙每天也画上几笔。临走时父亲把我送到大门口不厌其烦地告诉我怎样坐公交车,在哪儿倒车,注意交通安全,还拿出几元零钱硬塞给我买车票,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我多么希望永远被父亲这样疼爱,不要长大啊。
每次离开父亲我都充满内疚不安之感,没有多些时间来陪伴他,总是去忙著自己的事情,总以为时间还会有的,没想到生命飘尘,如风中的蜡烛瞬间就失去了。听姐姐说,父亲突然觉得不舒服,被送到医院时还是神志清醒的,看到他的儿女们来了满心欢喜地说人到心到。后来值班医生给他插上了呼吸器,又服用了利尿药后,被那护工莽撞地搬来抬去的,突然就不行了。其实完全有可能被救活,只是因为医院深夜里只有一两个毫无经验的年轻医生,病人却有十几个,而且还在不断有病人被送进来,抢救失误使父亲不幸早逝。
失去父亲后,在这人世间我失去了很多温暖,我想对于爱父亲也被父亲爱过的人们来说,父亲是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
父亲永远与我们同在,不断激励我们珍惜有限的生命,努力去创造生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