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导报记者 张石
日美政府6月21日上午在华盛顿的美国国务院办公大楼举行两国外长和防长出席的“日美安保磋商委员会(2+2)会议”,联合发表共同声明。声明指出,双方决定在名护市边野古市建立1800米的V字型军用飞机跑道,并放弃在2014年将冲绳县宜野湾市的美军普天间机场迁至名护市边野古的时间表,改为“尽早”实现。此外,日美将要求中国遵守国际规范、“采取负责任的行动”。
本次会议是自2007年5月以来首次召开。关于普天间机场搬迁问题,会议决定修建呈V字型的2条跑道作为替代设施,回到了自民党和公明党时代的目标。这个方案曾在2006年5月的“日美安保磋商委员会(2+2)”会上达成一致,但是2009年鸠山政权建立以后,日本提出了“冲绳县外移设”方针,使这一计划被搁置。2010年5月,双方又回到“边野古”方案;2010年8月末的日美协议中,提出了V字型和I字型两个方案。本次放弃了I字型方案,只留下了V字型方案。
不过,原来日美决定在2014年完成搬迁计划,而这次会议放弃了2014年的时间目标。之所以放弃这个目标,原因大致有两点:
1、冲绳强烈反对。去年10月14日,冲绳县知事仲井真弘多会见当时的内阁官房长官仙谷由人时表示,5月日美就基地搬迁到名护市边野古达成了一致,但这是极其困难的。他对鸠山前首相和民主党政权不履行县外搬迁的诺言表示“极其遗憾”。在今年的2+2会议结束后,仲井真弘多表示:日美明知道不可能为什么还要做?
去年1月24日举行的名户市市长选举,反对将美军基地搬迁到名户市的稻岭进当选。日本政府要将美军基地搬到名户市边野古,需要到边野古进行调查,但去年11月30日,名护市对冲绳防卫局提出的对边野古进行调查的4项申请、协议请求等都给予拒绝。副市长亲川敬来到冲绳防卫局,亲自将不同意和不许可的文书递交了防卫局。调查从2007年已经开始,名户市拒绝调查还属首次。拒绝的理由是:1、以建设普天间基地的搬迁设施为前提的调查无法同意;2、调查没有得到县民和市民的理解等。
2、美国财政困难。要把基地搬迁到边野古,需要把驻扎在普天间基地约8000名美军转移到关岛,但这需要大量资金。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在6月17日已经全额否决了移师关岛的政府预算,而奥巴马为了参加明年的总统大选,最主要的课题是对应财政赤字,因此对于普天间机场迁至名护市边野古的计划持消极态度。
那么,日美为什么还为这件事发表没有时间表的声明呢?其背景是敲山震虎,借著声明来牵制中国。
6月21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再次点名批评中国。会后,美日发表声明称,中国军力导致地区安保环境不稳定,因此美日两国将共同抑制中国军力扩张。共同声明还指出:”将敦促中国肩负起地区稳定和繁荣的责任,发挥建设性作用,对国际性问题提供合作,恪守国际惯例”,并“呼吁和平解决台海问题”。
共同声明还针对中国在南海和东海两个海域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加进了保障“航行自由”的字样,但是没有点中国的名。《朝日新闻》报道说:据外务省干部称,如果点明,中国会出来反驳,因此避免点明,但是一读就知道是中国。
日本多家媒体在6月22日都重点报道了这次“2+2”会谈,并强调日美均“点名批评中国”。《每日新闻》称,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日美“2+2”会谈上点名批评中国,认为中国加强在南海的活动,“导致地区紧张”。日本外相松本刚明也声称,“中国在东海、南海制造摩擦”。报道称,虽然在会后发表的共同声明中,没有将直接批评中国的内容写进去,但会谈上双方都指名道姓地表示强烈担忧。
《读卖新闻》以“2+2以日美为基轴探索‘包围中国网’”为题称,日美外长均对扩大海洋活动的中国表示强烈警惕感。日美4名官员就联合韩国、澳大利亚、印度、东南亚各国,要求中国遵守国际规范达成一致。会谈探索以日美同盟关系为基轴,构建“包围中国网”的意见也开始出现。外相松本刚明提到“东海、南海上的自由航行引起摩擦”后,又称“亚洲地区论坛(ARF)等组织的合作很有效果”,表明了“由日美主导规则制定”的想法。
《产经新闻》则报道了澳大利亚防长史密斯表示,将针对亚太地区和印度洋安全环境的变化,大幅修改国防体制的消息。《产经新闻》分析说,澳洲主要是针对中国威胁增大,因此要强化面向东南亚、印度洋一面的西北部基地的装备等。
中方未有就美日联合声明作出回应,但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强调,南海局势紧张,原因不在中方,并重申外国船只在南海自由通行“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