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淡泊生死忘乐忧
日期: 11年06月1期


■ 天涯草



中国有一幅传统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一语道破了人生的两大追求,幸福和长寿。然而现实常与愿望相左,不如意事常八九。



福在身边莫远求



《青鸟》是一部闻名世界的童话剧。樵夫的儿子和女儿在梦幻中接受了指点,为拯救邻居的重病女孩儿踏上寻找青鸟之旅。虽然经历了千难万险却空手而归。然而回到家时却突然发现青鸟就在自己家中。他们把青鸟拿给那个卧床不起小女孩儿,女孩儿立刻恢复了健康。于是,青鸟成了象征幸福和希望的代名词,人们误以为青鸟远在天边,没想到它却近在眼前


幸福是什么?众说纷纭。它看不到摸不著,也无法用仪器测量,只存在于人的意识中,如套用一句哲学术语,叫做形而上吧。不消说,幸福多种多样,争论一万年也不会有正解。我觉得人们在讨论幸福时往往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即幸福必须以不幸做对比和前提。传说当年朱元璋穷困潦倒,喝了乞丐用青菜加豆腐做的所谓珍珠翡翠白玉汤,觉得味道美极了。及其称帝后再次叫人做给他吃,却觉得不是滋味儿了。正所谓饿了吃糠甜似蜜,饱了吃蜜也不甜



宏宇微尘各千秋



中国人受出人头地,衣锦还乡的传统思想影响深重,当今社会更是物欲横流、金钱至上。不可否认穿锦衣、住豪宅是人生的一种幸福,有人称之为物质幸福。然而不应忘记的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物质幸福容易破灭,而古今圣贤所追求的精神幸福才能天长日久。


苏东坡在《超然台记》中开门见山地写道: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铺糟啜漓、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智者境界。仔细想来,世界无论在大的方面还是在小的方面皆属无限,寻求人生乐趣既可著眼于无穷大、亦可著眼于无穷小。爱因斯坦放眼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提出了相对论;普朗克埋头于无限可分的微观世界,创建了量子论。富人乘飞机走遍大千世界,堪称其乐无穷。穷人去荒郊野外看鱼虫花鸟,亦可舒心养性。有古训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布衣茅舍式的生活比锦衣豪宅更具保持幸福感的内在潜力。



寿有长短尊天意



随著年龄的增长,耳边传来的讣讯也似乎多了起来。这两年几位身体原本硬朗的长辈相继去世,而年仅47岁的表妹也于去年突然病故。这令多病缠身的我也不得不直面生死问题。本来中国人忌讳谈,但任何人都无法回避这一最终结局。虽说贪生怕死是一个贬义词,但又不得不承认它反映了普通人的心态。即便是古代的贤人隐士,躲进深山老林不求名,不求利,却也求个长命百岁。可见不求名利易,淡泊寿命难。


白居易在生死问题上似乎比常人看得开,有诗为证。…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可见白乐天不刻意追求长寿,而是听其自然。



看破生死远烦忧



谈到死不禁会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从相关的书籍上看,不仅我等凡夫俗子说不清楚,就连古今圣贤也争论不休。虽然我们可以从他人的死来体会和认知死是怎么一回事,但我们永远不会体验自己的死,我们既不能预见自己的死期,也看不到自己的死相,更不知死后有无灵魂及其去向。这或许是造成常人贪生怕死的根源。


然而在哲人和智者的眼里,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死亡和我们没有关系,因为只要我们存在一天,死亡就不会来临,而死亡来临时,我们也不再存在了。他认为对死亡的恐惧是既无根据也非理性的。这与庄子在妻子死后却鼓盆而歌的态度真是异曲同工,不谋而合。庄子之所以妻死后不悲痛反而鼓盆而歌的原因,用现代语简而言之就是:妻子原本处于混沌之中无形无体,然后逐渐由气凝聚成形进而演化为生命。现在她死了无非是返回老家的巨大房屋里安歇,我为什么要嗷嗷痛哭呢?


人之所以贪生,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将之解释为惰性或曰惯性。就像运动著的物体力图保持自己的运动状态一样,生命体也力争永远生存下去,成为一种本能。不过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其行为有时可以超越本能。正因为这样,历史上有过数不清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志士,现实生活中也有选择安乐死的凡人。记得念大学时有一位同窗好友说话很幽默。有一次在谈到僧多粥少的社会问题时,他说:现在人太多,如果号召死一半儿,我算一个!一句笑谈令我至今记忆犹新,也折射出对生死问题的淡泊。


佛家曰生死事大。如果我们能看破生死,忘却乐忧,就会感到日日是好日,当下最幸福。本文的四个小标题可组成一首小诗,愿与志同道合者共勉。


福在身边莫远求,宏宇微尘各千秋。寿有长短尊天意,看破生死远烦忧。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4/13458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