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干旱的持续加剧背景下,相关产品价格的上涨预期,给中国5月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造成压力,有机构昨日预测,5月CPI将维持高位,同比增长在5%以上,更有研究员表示,这一数据将达5.5%,创出新高。中国4月CPI为5.3%。
《每日经济新闻》昨日报道,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早稻已进入返青分蘖期,但如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稻米主产区旱情进一步加剧,早稻生长可能面临缺水的威胁。
报道称,目前中国“粮食圈子的人一见面,就说其他粮食和食品价格都在涨,大米(白米)还能扛多久?”。而且,相比于小麦、玉米及食品涨价,白米涨价将对市场带来更大影响。
该报调查获悉中国各地市场24日的最新数据均显示,南方稻米主产区的价格近期已开始上涨。
中国商务部最新数据也显示,上周(5月16日-22日)白米价格小幅上涨0.2%,维持自4月以来的上涨趋势。
报道引述业内人士分析称,尽管国家粮食库存比较充裕,夏粮生产形势向好,但是从目前来看,主要是旱情控制很困难,另外其他产品价格也在上涨,给农民心理层面造成的影响比较大。这导致粮食价格上涨压力犹存。后市,粮食价格将进一步稳中有升。
郑州中华粮网分析师接受彭博社采访时也指出,如果干旱在未来两周未能获得缓解,将对白米产量造成显著冲击。
在白米价格蠢蠢欲动的同时,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水产品5月也出现了涨价苗头。
商务部前日发布监测数据显示,淡水鱼平均批发价格连续三周环比上涨,涨幅分别为1.2%、1.5%和1.2%,鲢鱼、鲤鱼、鲫鱼价格上涨均比较明显。
水产也将涨价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仅是局部地区的水产品出现上涨,但如果长江中下游地区旱灾再持续一个月,可能将下半年水产品价格推高20%。
持续干旱也已经对中国部分地区蔬菜价格产生影响。武汉《长江日报》报道,武汉主要市场的叶菜价格普遍上涨了10%左右,而小白菜一周里已经上涨逾一倍。前日小白菜每公斤均价达到人民币2.95元(0.57新元),油麦菜达到3.05元。而5月16日两种蔬菜的价格仅为1.44元、2.2元,10天来分别上涨了104%、37%。
市场管理员预计,随着夏季来临气温升高,叶菜的需求量还将逐渐增大,而干旱情况无法在短期内缓解,叶菜价格或将持续一段时间。
中国国家统计局前日也公布了5月11-20日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叶类蔬菜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部分蔬菜价格上涨高达16.4%。
针对部分食品价格上涨苗头重现,国泰君安预测,中国5月CPI同比涨幅为5.3%,其中食品同比11.2%,非食品同比2.8%。
花旗银行中国部研究主管沈明高预料,5月CPI涨幅在5%至5.5%左右,但考虑到下半年中央可能因应电力紧张而提高电价,下半年通胀形势仍不容乐观,料全年CPI同比增幅逼近5%。
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市场总体认为通胀压力在减弱,6月通胀见顶后将逐步回落。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马骏也认为,国内CPI从7月起可能进入下降周期。
不过,中信证券研究员表示,未来通胀仍存在超预期可能,超预期的因素可能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粮食、猪肉和蔬菜价格受天气影响超预期。其次,通胀压力从食品向非食品领域转移。未来几个月即使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趋缓,如果非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较大的话,CPI高位回落的预期仍可能出现一定的反复。